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678910111213 / 1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复制链接]

查看: 37766|回复: 121
111#

回复:玩·音源比较·LP、CD、PC·同一录音

CD与PC比较

两种状态

一  CD用光纤输出,PC用同轴输出。

结果就是前面报告的,大卫的《苏格兰幻想曲》,CD胜出,其余两张,PC胜出。

二  CD、PC都用同轴输出。

结果CD全输。
藕乃草根

TOP
112#

回复:玩·音源比较·LP、CD、PC·同一录音

润之先生说:“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你必须亲口尝一尝!”

我尝过,也满足了。

至于怎么培育,怎么栽种,那是专家的事,与我无关。

我只是食客。
藕乃草根

TOP
113#

回复:玩·音源比较·LP、CD、PC·同一录音

在下的器材乃垃圾中的垃圾,唱片也是垃圾中的垃圾,一切皆自娱,无参考值。

有缘再会,88。
藕乃草根

TOP
114#

回复: 玩·音源比较·LP、CD、PC·同一录音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8-8-16 0:28:00 发表
“而DDD的LP,你要看他的原此数位录音是多少,如果本来是48KHZ或44.1KHZ的,应该是会差过CD的。…………”

如果“信息源”完全一样,怎么解释“CD好过LP也不出奇”呢?
很容易让人(误导)认为“CD制作和还原过程损失小,LP制作和还原过程损失大。”是不是呢??

[size=4


打个极端点的比如,如果原此信息源一样都是44.1khz时,你制作LP时要用刻片机,总不能直接刻数字吧,所以最少要经过一次数模转换了,这个转换已经对LP很不利了,而CD在这里就基本等于是直接拷贝了。(而96khz时,虽然有损失,但应该也可以好过44.1的CD。)

另外我的观点非常明确,就是“LP的容量比CD大,但制作和回放损失应该比较难控制,这方面CD应该会有点优势。”应该没有让人误导的意思吧。

PS:查了查,好像没有DDD LP这一说:)。
Aerofoam 吸声海绵 可代替3m Thinsulate 新雪丽,美国Auralex
taobao:http://micro-new.taobao.com/
weibo:http://weibo.com/asdffx
TOP
115#

回复:玩·音源比较·LP、CD、PC·同一录音

说得对,制作LP时要经过数模转换(解码),但是这个数模转换(解码)器通常都是非常专业的,至少可以达到民用高级解码器以上的水平;而CD机里的数模转换(解码)器就看机器的档次了,但是通常是很难达到专业解码器的水平的,但是为什么民用CD声音表现会好呢?应该另有原因吧?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16#

回复:玩·音源比较·LP、CD、PC·同一录音

而且播放LP时还要有损失。制作和播放两方面的损失加起来,在低指标数据源时,LP会更吃亏。

PS:其实我不觉得民用CD声音表现好。如果听过高格式录音(同一版本)对比,比如24,96khz的,就感觉到44.1的CD是多么的苍白。(不过高位格式录音内容很少,也没办法了)
有时我甚至觉得44.1khz 16bit这个规格是在强奸音乐。如果不是sony在搞搞阵,搞个dsd出来。。。
不过也只能接受了。
想玩LP,但唱片投入不是一般的大阿。
Aerofoam 吸声海绵 可代替3m Thinsulate 新雪丽,美国Auralex
taobao:http://micro-new.taobao.com/
weibo:http://weibo.com/asdffx
TOP
117#

大师在我这帖里洋洋洒洒......
但对这一问题却避而不答:

原帖由 3L-AUDIO 于 2009-4-12 1:52:00 发表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9-4-2 8:59:00 发表
O(∩_∩)O哈哈~胆唱放是很难做好低输入阻抗了,甚至1:5都很难做到吧??menn又急了,我应该想到的。

胆电路不能做好低输入阻抗?
多大数值才算低输入阻抗?


在网随便抓两张图,具备电子线路基础的人仕,都清楚图中的输入阻抗是怎回事。

藕乃草根

TOP
118#



藕乃草根

TOP
119#

上边的两张图,输入级均采用自偏流工作。

如果采用混合偏置,即给G极加上适当的负偏压,电路输入阻抗可更低。
藕乃草根

TOP
120#

来一张唱片。

Rubinstein,Mozart钢协No.20,21。




非常精彩的演录。

拥有或听过这张唱片的乐友,可曾听出这张唱片有问题?
藕乃草根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