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P15:关于听感“快”与... [复制链接]

61#

回复: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

回 ray_ji 兄;
哈哈!!这坛子上最敢用形容词的要数名琴老兄了,在我的系统上记得他也曾“零零星星”地用过一些的,不要完完全全信以为真就是。
大家都是吹水,吹着的人痛快!看着的人过瘾!也是一种乐趣。
但是吹过了头就准备接砖好了……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8-08-05 13:56:22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62#

回复: 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

原帖由 Eggleston 于 2008-8-5 14:25:00 发表
凡事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也就是说是有一个标准可作为参照物的,如果不强调这个标准,只强调主观意识,我想听音响也一样,只听初感觉是很难领会其精髓和作出正确的判断的,认真的态度和科学的做法更行之有效。


对头!!过分以“感性”意识左右一切,排斥理性意识和科学解释,就不会相信有“标准”存在,或者把“标准”挂靠到一种“感性”的唯心概念上,实质还是没有“标准”。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63#

回复: 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

很好的讨论话题。
唯美派与唯真派?没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其实唯真的根本就是唯美啊,所以个人认为唯真的实质已经包容唯美,倒是完全纯粹的“唯美”不知道靠什么站住脚跟呢?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64#

回复: 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

原帖由 guoki8 于 2008-8-5 13:40:00 发表
………… 不过玩音响听罐头音乐,不一定要懂技术才可以玩得好滴,就好比懂做小提琴滴,不代表他拉得好琴。。。。拉得好琴滴 不一定就要会做琴。。  


非常高兴看到兄弟参与讨论,而且观点明确不遮不掩,好!!喜欢这样直来直去的坦诚交换观点或误会的方式。
关于“罐头音乐”一词,坛子上早有提到,当时没有发言是因为没有时间和兴趣,现在看来还是有必要谈谈自己的观点供大家批评吧。
所有的唱片(录音产品)都可以说是“罐头音乐”,对于一向严谨的录音公司,区别仅仅是相对来说谁更“原汁原味”而已;而对于许多年轻的录音公司(不绝对),以及录制“流行音乐”来说,或者是谁更能“把握”大众口味吧。

但是,我相信这些大大小小录音公司里的录音师们,他们的鉴赏能力应该不比大多数发烧友差,甚至高出许多许多,他们也会尽量努力地去把唱片做好,尽量获得他们自己满意的录音效果和自己期望艺术效果。我们把这个情形令为——【假设一】
(未完待续)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65#

回复: 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

假如所有大大小小录音公司里的录音师们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都不错,但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和录音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我们把这个情形令为——【假设二】

假如所有大大小小录音公司里的录音师们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很差很“异类”,与发烧友的“口味”完全背道而驰。我们把这个情形令为——【假设三】

显然,上面谈到的【假设一】、【假设二】如果成立(个人认为事实上也应该是这样把?),【假设三】就可以排除了(个人观点【假设三】是完全可以排除的)。
(未完待续)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66#

回复: 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

如果【假设一】成立(这些大大小小录音公司里的录音师们,他们的鉴赏能力应该不比大多数发烧友差,甚至高出许多许多,他们也会尽量努力地去把唱片做好,尽量获得他们自己满意的录音效果和自己期望艺术效果。下称【假设一】),以现代的录音设备条件和录音技术看,录音师们是比较容易实现或靠近自己的录音“目标”的,也就是说他们出品的唱片基本上可代表(或接近)他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以及他们自己认为满意的录音效果和自己期望的艺术效果。
太好了!因为他们的鉴赏能力通常会比大多数发烧友强,甚至强出许多许多,他们认为基本满意的录音效果和音乐艺术效果就一定不会太差了。
可事实上大多数发烧友的系统常常只能“适合”少数或部分音乐产品,许多音乐产品被评得遍地找牙,难道【假设一】不能成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如果【假设二】成立(假如所有大大小小录音公司里的录音师们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都不错,只是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和录音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下称【假设二】),这里面的不定因素就比较多了,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偏差可成形许多的感觉差异,录音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更可形成优劣对比,这些就是唱片存在优劣之分的重要原因吧。不过对音乐艺术理解偏差太大或录音技术水平太低劣的母带,恐怕根本就过不了录音师自己那一关,更何况还有监制人、出版商等等关卡,能形成产品流放市场的,应该就有些“能耐”了吧?至少不应该是“一塌糊涂、不堪人耳”的所谓“垃圾”哦。那么问题又出在那里呢?
(未完待续)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67#

回复: 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

如果对【假设一】、【假设二】的分析是合乎情理的,我想,问题主要就出在我们自己辛辛苦苦组建起来的音响系统了。一位外国发烧友(也是电声专家)曾经说到:“没有不好的音乐(唱片),只有不合格的音响器材,或暂时不习惯的音乐形式”。我想这不是没有道理哦。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罐头音乐”还原好了,虽然仍然存在“优劣差别”,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应该不会出现“一塌糊涂,不堪入耳”的“垃圾声”吧。
(注:因为从生产工艺技术的角度看,麦克风的生产制造工艺技术(工作于小功率)远比扬声器(工作于大功率)成熟和完美得多。麦克风性能的相对完美成熟,保证了录音产品的相对品质。)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8-08-05 21:29:21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68#

回复: 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

说句容易得罪人的大实话;把太多的唱片抨击为“垃圾声”的,并不能证明自己的听音水平有多高,也不能证明录音师的水平是多么的糟糕,恰恰证明自己常常玩的音响系统可能存在明显问题哦。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69#

回复: 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

原帖由 guoki8 于 2008-8-5 18:09:00 发表
hehe  无论怎么还原 最高的境界就是 忠实还原CD信息。。永远不可能还原现场滴。。。。
美可以有不同形式的美,但是拿丑当美那就是。。。。。。。


“最高的境界就是 忠实还原CD信息。。永远不可能还原现场滴。。。。”非常赞同这个观点!

“美可以有不同形式的美”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拿丑当美那就是。。。。。。。 ”现实生活中,小学生恐怕都不会拿丑当美吧,可是把美不以为然的好像就比较多见哦…………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70#

回复: 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8-8-5 17:51:00 发表
很好的讨论话题。
唯美派与唯真派?没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其实唯真的根本就是唯美啊,所以个人认为唯真的实质已经包容唯美,倒是完全纯粹的“唯美”不知道靠什么站住脚跟呢?


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罐头音乐”还原好了,虽然仍然存在“优劣差别”,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应该不会出现“一塌糊涂,不堪入耳”的“垃圾声”吧。
前面也曾经提到声音感觉“快”或“慢”的现象,而且可以确定,“快”比“慢”更保真。怎样判断自己的系统基本够“快”了呢?

测试中表现在:没有互调失真,频率响应平坦,干净利落的脉冲响应。


我们也可以用脉冲分量信号丰富的大鼓录音或打击乐录音的唱片去自己检测,《鬼太鼓座》是一张录音非常优秀的发烧天碟,播放其中的任何片段,看看出来的鼓声有没有类似“鼓皮受潮”的声音现象?如果没有,鼓声非常有凝聚力,非常有弹性和张力,低频收放自如,下潜自然流畅,像真度高,恭喜你!你的系统过关了。相反,如果鼓声出现类似“鼓皮受潮”的声音现象,这样的鼓声怎么能叫“美”呢?不管你是如何的喜欢他(或许播放人声或者弦乐还比较好但绝对明显偏离音源信息),但是他在瞬态反应、互调失真等方面,是一定存在明显问题的。这样的声音,恐怕不能用“唯美”来解释吧。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71#

回复: 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

原帖由 guoki8 于 2008-8-6 18:32:00 发表
这里的快 应该是指瞬态快,该快就快,该慢就慢。。。
该慢那时你也快,那是系统出了问题拉。。


前面的帖子有些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再转贴上来,以回复兄的问题;

还有的说:适当的"快"些才好,太快就不好。呵呵,看起来很讲“原则”的,几乎“无懈可击”。但是仔细想想,扬声器的反应速度会不会超过信号的速度啊?我认为绝对不会。我只知道大多数扬声器的反应速度都是明显跟不上信号的反应速度的,这是造成扬声器箱“动态压缩和丢失微小瞬态信息”的主要原因。

下面转贴一个外国电声专家对扬声器箱分析的译文片段,供大家参考。

刚性意味着来自音圈的加速度被精确地转化为在锥盆或球顶整个表面的加速度;这样就可以获得平直的频率响应,迅速的脉冲上升,低的互调失真以及声音的透明感。


………………………………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72#

回复: 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

原帖由 海涛123 于 2008-8-6 18:45:00 发表
只有快,才会慢,只有慢,不会有快  




“慢”的声音听多了,习惯了,甚至不知不觉地把“慢”的声音当标准了,听到迅速的脉冲上升,低的互调失真,以及极具透明感的声音”反而不习惯了,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普遍现象”。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8-08-06 20:13:16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73#

回复: 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

原帖由 cktony 于 2008-8-6 20:27:00 发表


朱兄
我需然习慣家里慢的LP,也適應外面快的MM啊.   


明白个中内涵,就OK啦!!
我也常常在听LP,而且感觉良好,甚至还比较喜欢,但是我明白他没有性能良好的CD“真”。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74#

回复: 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

原帖由 Eggleston 于 2008-8-6 18:28:00 发表
真正的快,快得有内容千金难求。
FM、高文等都很快,都有超人秘籍,下面这个论坛高人发的帖,是我近年来在168看到最精彩的帖,说的就是快速而又有丰富内容的高文旗舰后级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35127.aspx


电信号放大的功率放大器都在追求“快”,音响系统里以物理振动方式进行电声转换的扬声器,应该是系统中最“慢”的环节(瓶颈)了,有什么理由不努力“跟上去”呢?静电扬声器、带式扬声器以超薄超轻的振膜工作发声不就是为了“快”吗?这些可使扬声器“快”起来的技术应该是未来扬声器的发展方向,可以预测,当可使扬声器“快”起来的技术逐步成熟完善后,锥盆扬声器和半球顶扬声器将被逐步淘汰(它们的音圈和振膜的物理质量相对实在太重了,这注定它们很难做的足够“快”),或者可能只作为低端经济产品继续使用吧。(??)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8-08-07 00:42:28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75#

回复: 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P15:关于听感“快”与“慢”的讨论)

原帖由 Eggleston 于 2008-8-7 2:15:00 发表
刘烧哥说的"看器说音"绝对没有错!
这个说法不妥,等到16号大伙一起聊咯,哈哈!


哈哈!!如果还“绝对没有错”!那就是“只要宝剑在手,一定天下无敌!”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76#

回复: 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P15:关于听感“快”与“慢”的讨论)

原帖由 Eggleston 于 2008-8-7 2:35:00 发表
系统动态有压缩迹象,就已表明速度不够快了,听听铜管乐、交响乐时什么毛病都会暴露出来,通常玩得只有不够快速的,而不是听惯了快的,根本就是海涛兄说的:“只有快,才会慢,只有慢,不会有快”  


瞬态反应速度方面,整个音响系统里,扬声器箱以目前的音响产品制造工艺技术来说,大概就是最最主要的“瓶颈”了,瞬态反应速度再慢的功率放大器都会比它“快”(阻尼和控制能力另当别论),这就是现实。
因此,只有扬声器箱的瞬态反应速度做到足够(尽量)地“快”,同时放大器又有良好的“阻尼”能力,播放出来的声音表现才能够快速地跟随音乐信号的变化而变化,音乐信号“快”就快,音乐信号“慢”就慢,这才叫真正意义上的“保真”(扬声器箱的頻响平坦度另当别论)。但是要想把扬声器箱做到“足够地快”谈何容易!!在这方面,小口径扬声器反而相对就容易做的“快”起来,所以常常看到一些朋友说电脑箱也HIFI,我认为他们并没有“胡说八道”,而是说了大实话。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77#

回复: 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P15:关于听感“快”与“慢”的讨论)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8-8-3 20:04:00 发表
箱子今天已经“出嫁”,虽然自己也认为确实非常不错,但是我更相信自己“把握产品一致性”的能力,所以不心痛,争取下周五前再“产出”一对“数码克隆”品,同时“密度感”可能还会有“微妙提高”…………


今天中午已经“克隆”出另一对新箱子,这是自己留着慢慢玩的了。中午、晚上听了下,虽然还在“煲箱”过程,但已经可以确定能够达到预期目的。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78#

回复: 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P15:关于听感“快”与“慢”的讨论)

原帖由 ray_ji 于 2008-8-7 21:56:00 发表
靠! 学单拿! 把高音放底下

把箱子倒过来放, 是什么效果?  


主要是为了让倒相管能够从箱体中获取最多的谐振能量,效率最高,同时也更趋向“理想完美”地谐振,失真也最少。
我在很早以前(大约二十年前)就采取这样一种设计方案了,当时还没有电脑,我也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违法常规”的设计,我现在这对书架箱仍然采用这样一种设计方案,为什么我这里一对小小书架箱能让人有“刮目相看”的低频表现,除了其他一些技术措施以外,这一设计方案是“功不可没”的。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79#

回复: 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P15:关于听感“快”与“慢”的讨论)

原帖由 老哥 于 2008-8-8 1:07:00 发表
所谓快是指对信号跟得紧的意思,并不会比信号还快。


是这个意思!!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80#

回复: 哈哈!!名琴LP 被《名琴.梁祝》CD毒翻(P15:关于听感“快”与“慢”的讨论)

原帖由 GL牛魔王 于 2008-8-8 10:51:00 发表
有的系统聆听起来好象是躺洋在音乐的海洋中 有的系统聆听就好想淘醉在生龙活现HIFI的音响中 以前偶们也讨论过一套系统到底是在听音乐还是在音响... 


个人认为:“快”——真实——尽量的真实,就是听音乐;
所谓的“美”——会不会是在听风格,听音响呢?因为一听就知道是音响系统出来的声音,与“真实”实在偏离太明显…………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