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3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他说“我不发烧” -- 记京城一大烧[混混] (32页:元宵快乐... [复制链接]

查看: 88873|回复: 354
1#
混混的听音室:

这个是我手持拍摄的,1/6秒,大家鼓掌!


为什么手持呢? 因为打了闪光就没有那种现场的色调了,如下图

虽然很清晰,但是(1)表面反光的物体会映出闪光,不自然。(2)现场那种自然光线调调的氛围也不见了!
虽然看的很清楚,黑的白的都有,比我用眼睛看得还清楚,但是现场不是这样的,现场我看到的不是这个样子。

为什么用手持的不用三脚架呀,因为我自己的没有带,而混混的球台和我的不一样不太熟悉。其实最关键的是呀:那样就显不出我的摄影功底了!;P





这个是混混的M1.5,两个5寸(6寸? 6寸半?)的低音,一个高音。

高音是D260,带一个浅号角设计,前方的导向孔方便靠墙摆放。两个中小尺寸中低音单元的设计,既可以提供等同大尺寸单元的低频下限和量感,又可以提供更好的瞬态响应,更优秀的中频表现,以及与高频单元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很多人都发现8寸以上的单元做二分频音箱的时候,很容易造成中频衔接不自然!M1.5的设计师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况且专业音箱来说,首要的仍然是保证整个频响范围内的声音的连贯和完整性,以便于最好的表现录音的原貌!

细心的人会发现,音箱的内测有一个类似散热孔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 请看图:

我想,他的确是散热孔,而且整个是一个可以取下来的板子,里面自然是分频器了,这样做显然是为玩电子分频做了预留,以后可以方便的升级成电子分频的方式,应该可以提供更好声音表现!



M1.5的背面设计非常简单,两个输入段子外,只有一个高频衰减选择:

噢,这根线也非常有特色,很细,但是我相信,内有乾坤!
最后编辑sprs 最后编辑于 2008-02-21 21:33:02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他说自己不发烧 -- 记京城一大烧“混混”

鼓掌!!支持;P ;P
关氏胆机: 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90530.aspx 全国总代理:13556676660 梁
官网:www.kuans51.com  微信公众号:kuanshiend
TOP
3#

回复:他说自己不发烧 -- 记京城一大烧“混混”

好!继续。混混兄准备又有动作了。
不吃天鹅肉的癞哈蟆不是癞哈蟆,吃了天鹅肉的癞哈蟆还是癞哈蟆
TOP
4#

回复: 他说自己不发烧 -- 记京城一大烧“混混”

他说“我不发烧”

混混很早就在北京的音乐音响论坛威望很高,似乎还干过版主,我记不太清楚了。但是我知道他和老虎、名线几乎代表了该论坛的核心!在北京发烧界鼎鼎大名,逢烧必晓!他们每年都会在北京发烧圈内举办声势浩大的烧友会,可谓北方发烧一派的代表人物。

可是就这样一位京城里数得着的大烧,经常挂在口头的一句话,却是“我不发烧”! 这一次的家访,正是满口自谦“我不发烧”的混混,让我们见识了一个发烧友可以达到的发烧境界! 那是一种细微之处见真功的境界,是一种精听细调的追求境界,是倾注了无数精力和爱心的专注境界,那更是一种发烧的境界。




一个简答而晚到的序:
M1.5的声音,我只说我的感受“非常喜欢”! 其他的就不多说了,因为不同的前端就会表现出不同的声音,我无法用一次的听音感受来表述它的特点!……!下面的内容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之前考虑要不要发这个家访报告的时候就很为难。我要在尽可能避开评价这对音箱的同时,完成这个家访报告,同时还要做到有充分的内容,而不仅仅只是一些图片而已。

因此最后我把这篇报告的重点落在了挖掘混混的发烧精神上,希望通过一些细微之处的表述,可以让大家略微的领略到一点混混在发烧上的良苦用心!
最后编辑sprs 最后编辑于 2008-01-19 21:17:34
TOP
5#

回复:他说“我不发烧 -- 记京城一大烧“混混”

鼓掌!!支持!!
TOP
6#

回复:他说“我不发烧” -- 记京城一大烧[混混] -=图文并茂=-

大肚能容天下不平之事。
放声只笑天下可笑之人。
TOP
7#

回复:他说“我不发烧” -- 记京城一大烧[混混] -=图文并茂=-

那个是8PR?
哇,M1.5
TOP
8#

回复:他说“我不发烧” -- 记京城一大烧[混混] -=图文并茂=-

很黄,很暴力.
混混长老越来越上镜了
TOP
9#

回复:他说“我不发烧” -- 记京城一大烧[混混] -=图文并茂=-

sprs老兄,悠着点,给我留点退路。;P
简单听音乐
TOP
10#

回复: 他说“我不发烧” -- 记京城一大烧[混混] -=图文并茂=-

混混家的系统简介


音源:Bensen(丹麦王子)400XS唱机
前级:叶立老师的8PR。
后级:叶立老师的300B单端 / Densen(丹麦王子)的330
音箱:DA的M1.5
脚架:美国Sound Anchors
器材架:美国Sound Anchors
线材:一水的那个很细的线,美国audience顶级。
电源处理:美国audience的AR6
避振钉:德国Finite Elemente Cerapuc



对于这个系统我一定要说的一句,(当天有一个初烧的JJ也一起去取经),也是家访之后,我一再祝福那位JJ的一句。虽然看起来都是cd机+功放+音箱,如果你买回家,有一样东西和混混这里的不一样,那么你一定出不了这么好的声音。就算是全部一模一样的搭配,包括线材、脚钉和架子,也未必能够调校到和混混家一样好的声音! 混混家声音的那个好听的状态,那是任何地方动一下,就立刻不在了的,包括一根线的插法。
最后编辑sprs 最后编辑于 2008-01-19 21:31:18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