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地线”的引接(P5: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高层大楼的“等电... [复制链接]

查看: 35530|回复: 130
11#

回复: 关于“地线”的引接

呵呵!!都三页了,都是讨论“地线”问题。可是“地线”问题里的“引接”也很关键哦。
谁来先说说呢。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2#

回复:关于“地线”的引接

家用电器的地线是为了防止机器万一漏电击伤人。
只要家用电器的接地阻抗远远小于人体阻抗,绝大部分漏电流就从地线释放掉了,使家用电器机壳上电位接近零,这样就保证了人体的安全。
但是音响器材就不同,对接地阻抗的大小非常敏感。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3#

回复:关于“地线”的引接

避雷针的引线大多数用镀锌低碳钢钢筋连接。地下部分也是用低碳(角、扁)钢。这样,低碳钢钢筋与低碳(角、扁)钢就可以直接焊接在一起,由于他们的金属电位相同,不容易起金属电位锈蚀反应,这样就保证了他们在地下潮湿的环境里,能够较长时间里不被腐蚀。

有的发烧友为了追求尽量小的接地阻抗,直接用铜线、或者铝线,在地下(潮湿的环境里)将两种金属电位不同的金属连接起来。刚刚开始还好,时间一长,几天过后它们之间就发生了明显的金属电位锈蚀反应,接触电阻迅速增加。挖出来一看,呵呵!锈蚀的不成样子了。

两年来不断有朋友就来电话问我为什么?这其实就是不同金属电位的金属连接在一起时,在潮湿的环境下加快了锈蚀反应。高中化学里就讲到过,不同的金属有不同的金属电位,大家应该还有印象的。在潮湿的环境下这种金属电位锈蚀反应会“非常”快的。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7-11-08 21:22:48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4#

回复:关于“地线”的引接

那么,关于“地线”的引接我们应该怎么做才比较好呢?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5#

回复: 关于“地线”的引接

原帖由 蚂蚁新手 于 2007-11-9 1:33: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tianlang 于 2007-11-8 22:26:00 发表
在听音室装修前,曾经也咨询过电力部门专业人员和请教了一些老电工还有专业音响人士,他们的指导大同小异,挖地2-3米,每间隔几米挖个坑打一条角钢,共打5到......


盐对大多数金属有腐蚀性,土壤潮湿的南方或地区,最好不用;木炭是“好”导体,而且没有腐蚀性,可混入土中增强导电能力。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6#

回复: 关于“地线”的引接

原帖由 蚂蚁新手 于 2007-11-9 1:33: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tianlang 于 2007-11-8 22:26:00 发表
在听音室装修前,曾经也咨询过电力部门专业人员和请教了一些老电工还有专业音响人士,他们的指导大同小异,挖地2-3米,每间隔几米挖个坑打一条角钢,共打5到......

对,就用铜棍。


铜棍自身的导电性是好,但是你能打多少支呢?
地线最终目标是接地阻抗要小,可土壤的导电性远远小于我们常用的金属导体。
导体导电能力与截面积成正比,土壤的“导电能力”则与接触面积有关。
接地阻抗的大小,关键是土壤的(潮湿程度)导电性能和金属导体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大小相关。地极金属导体是铜还是铁,其实影响已经相对不大。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7#

回复:关于“地线”的引接

土壤的导电性能除了和潮湿程度有关,还与土质有关。沙质土的导电性能就非常差。二十支角钢打下去,往往还不如潮湿的普通土壤里打三支角钢的效果好。
哈哈!要学习了解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还是咨询当地气象有关人士可靠些…………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8#

回复: 关于“地线”的引接

原帖由 溪秀兰 于 2007-11-9 13:13:00 发表
我估计松兄那里的地址是粘性土,而非砂土,含水率较高,用常规的方法应当能够解决问题。


地基就建在原来的大鱼塘里,TMD,当时花掉我不少银子。直到现在,地下不到一米仍然是取不完的水。这下可好,充分利用起来了,接地效果非常理想。原来计划第二步再并加几条角钢,现在看来不用了。建基础花去的银子没想到今天还能继续“开发利用”,高兴!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19#

回复: 关于“地线”的引接

那么,关于“地线”的引接我们应该怎么做才比较好呢?

避雷针的引线大多数用镀锌低碳钢钢筋连接。地下部分也是用低碳(角、扁)钢。这样,低碳钢钢筋与低碳(角、扁)钢就可以直接焊接在一起,由于他们的金属电位相同,不容易起金属电位锈蚀反应,这样就保证了他们在地下潮湿的环境里,能够较长时间里不被腐蚀。

有的发烧友为了追求尽量小的接地阻抗,直接用铜线、或者铝线,在地下(潮湿的环境里)将两种金属电位不同的金属连接起来。刚刚开始还好,时间一长,几天过后它们之间就发生了明显的金属电位锈蚀反应,接触电阻迅速增加。挖出来一看,呵呵!锈蚀的不成样子了。

两年来不断有朋友就来电话问我为什么?这其实就是不同金属电位的金属连接在一起时,在潮湿的环境下加快了锈蚀反应。高中化学里就讲到过,不同的金属有不同的金属电位,大家应该还有印象的。在潮湿的环境下这种金属电位锈蚀反应会“非常”快的。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7-11-09 17:13:17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0#

回复: 关于“地线”的引接

比较好的“地线”引接是:用相同的金属导线将“地极”从地下引出地面以后,选择恰当的位置,再使用铜或铝等金属导线连接到器材使用的位置,并做好连接接点的防潮、防锈蚀保护。如果是铁质(钢筋)材料,上些机油或者黄油后再用绝缘胶包严即可。

如果地极是采用铜(拄、板)材料,当然可以直接选用铜线引出地面并连接到器材使用位置就行了。

所以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1、千万不要用与“地极”不相同的金属导线去“引接”“地极”;
2、不主张“地极”周围加食盐水;
3、可在“地极”周围填充些木炭提高土壤导电性;
4、“地极”“引接”以焊接为首选。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