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复制链接]

查看: 52415|回复: 229
51#

回复: 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原帖由 深圳北佬 于 2007-9-27 21:14:00 发表
如果真正HIFI全数字电子分频,深圳有几位玩的很好,无论动态,解析力,音场都没的说,不过也有几位的全频出神入化,味道好极了...



电子分频最大的优点是在小电流小信号下完成分频任务,将分频电路的负面影响有效地降低了。由于是在小电流小信号下完成分频任务,所以比较普通的元件组成的电子分频效果,轻易地就能够达到甚至超过用优质元件设计组成的无源分频器效果。另外,电子分频的分频曲线也可以做得非常精确。
它的缺点是对单元的“缺陷”不能进行修正(如低音单元的高频峰需要修正时)。如果采用高阶电子分频设计以克服低音单元的高频峰的“缺陷”(把低音单元的高频峰切掉),这时候,高阶电子分频设计也会对声音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因此,如果单元没有明显的“缺陷”时,采用二阶(甚至一阶)电子分频声音效果就比较理想。其实它和无源分频器的设计也是有着许多相通之处的。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2#

回复: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呵呵!不好意思,全数字电子分频、单独的解码器只是听说,没有体会,孤陋寡闻了。
有机会是要了解了解啦。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3#

回复: 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quote] 原帖由 format 于 2007-9-28 10:04:00 发表
当然,个人的喜好是另外一回事,HIFI有人说很个性(这点我不太赞同,HIFI原意是尽力忠实于原作).
quote]

能够这样理解已经非常不简单。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4#

回复: 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原帖由 深圳北佬 于 2007-9-28 8:27:00 发表
本坛有小龙发的帖子,可惜回的人不多...


搜索了一下,没有找到。这样内容的帖子跟的人不多也正常,兄能否给个连接?我去看看。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5#

回复: 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原帖由 深圳北佬 于 2007-9-28 18:51:00 发表
.小龙,哈哈前边有一点
家电上的"焊机一派"也是他


家电原来是有注册的,由于上得非常少,密码忘记了,也就不再去了。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6#

回复: 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最后介绍一下国外扬声器及其系统的发展趋势
[转帖]
广泛采用计算机CAD技术,改变了过去按经典方法计算,根据实验和经验逐步修正的传统设计方法,使设计定量,更加科学、合理。  
扬声器单元向小口径、大功率、宽频带、低失真和高灵敏度方向发展。
振动系统。振膜采用高科技新材料及新工艺,低音单元的振盆掺入碳纤维、动物纤维和生物纤维素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是发展的主流;其他,如掺入聚丙烯、碳纤维编织、防弹布、PP、金属、云母等材料的振盆有一定的市场。中音扬声器单元的振盆和防尘帽有向一体化发展的趋势。高音扬声器单元的振膜有从采用航空钛材向天然丝质材料发展的趋向,在扩展高频响应的同时,改善高频音质,注重听感。音圈向大口径、耐高温骨架、扁型漆包线、涂复KAPTON材料等方面发展。
磁路系统。高磁能积的钕铁硼磁材的性能将会得到很大改进,会逐步取代铁氧体磁材;铝镍钴磁材在扬声器单元小型化方面将会重返舞台。新型先进的SFG磁路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磁流体的应用,将从高音单元逐步向低音单元发展。
计算机测量技术(CAT)和激光观测分析扬声器技术。此种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电声工程师们加深了对扬声器物理、机械性能的认识和了解。此种技术将使扬声器客观测试指标和主观听感的差异不断缩小。
先进的电路技术(如有源伺服技术)将会广泛用于扩展小型扬声器的低频响应。该技术将有力地推进扬声器向小型化方向发展。
各厂家在追求高保真重放的同时,又力图突出本公司扬声器的特色。将促使扬声器产品争奇斗艳,百花齐放,向给人以美的享受的方向发展。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7#

回复: 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计算机测量技术(CAT)和激光观测分析扬声器技术。此种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电声工程师们加深了对扬声器物理、机械性能的认识和了解。此种技术将使扬声器客观测试指标和主观听感的差异不断缩小。

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进步哦!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8#

回复: 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原帖由 johnleeh 于 2007-9-29 12:51:00 发表
B&W等厂前几年就采用了.


是吗,可B&W805玩了八个月,真不怎样.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9#

回复: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B&W高频单元的安装设计是非常成功的,指向性指标非常好。“皇帝位”基本上没有限制,即使你在正对左右音箱的位置上,聚焦定位仍然基本上不变(原来在中间就基本上仍然在中间位置)。这一点和MBL的“大葫芦”音箱非常相似。但是声音的平衡度和音色方面就需要全面改善提高了,相差比较远哦。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60#

回复: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平衡度各人有理解,

??????????????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