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复制链接]

查看: 52431|回复: 229
61#

回复: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那么你认为B&W805的声音平衡度怎样呢?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62#

回复: 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原帖由 下毒人 于 2007-9-30 15:30:00 发表
不好


我说的就是B&W S805,同样感觉。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63#

回复: 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原帖由 Real 于 2007-9-30 20:27:00 发表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7-9-30 17:56:00 发表
原帖由 下毒人 于 2007-9-30 15:30:00 发表
不好


我说的就是B&W S805,同样感觉。







不是我放......



是啊,听过B&W的其他型号,风格大体上变化不明显,基本就那样。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64#

回复: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分頻器对扬声器声音还原的负面影响是明显的。无分頻器自然就少了个“香炉”,声音更“迷人”自然是有根据。

全頻扬声器就不需要分頻器,中频音色通常的确是比较“迷人”。但是高频和低频都很难达到“完美”,尽管音色“迷人”也不能忽略这些明显的问题。有评价说:“无可讳言,全频单元确实有先天上的限制,如高低频延伸的不足、 高频的指向性较强、绝对音压不可能太大……等等,都使得全频单元一派无法荣登Hi-End的殿堂。……”所以它与HIFI(包括Hi-End)是有一定距离的。

如果你去找到两只高素质的低音单元和高音单元,它们的灵敏度一样,功率足够(特别是高音单元的功率要足够),并且低频单元的高频延伸与高音单元的低频延伸正好能够平滑自然地衔接,那么他们就同样不需要分頻器了,装到设计良好的箱子听听,哈哈!!我想一定会让你惊喜。它不但HIFI,而且同样会更加“迷人”的。

非常遗憾的是,这样能够理想搭配的单元太难找了!
1、低音单元的高频延伸往往不平滑,并且存在许多较大的“峰谷”失真,(高频部分)指向性差;
2、灵敏度方面,高音单元往往会比低音单元高,而且功率又比低音单元小。功率上、最大声压上都很难搭配。

这里把困难抛给大家,也希望搞扬声器设计的朋友,在开发扬声器的时候开动脑筋去解决困难,说不好这样的单元搭配能够解决长期以来没能解决的问题哦!!

不管怎么说,虽然难!!但是仍然是一个努力的方向吧。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7-09-30 23:53:05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65#

回复: 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老帖子,有关于扬声器在声音还原时可能产生多普勒效应的问题讨论,各种不同意见都在上面了,顶起来供大家参考。
另外这里还有一个相关讨论的链接,有兴趣的也可以去看看…………
http://www.china-papercone.com/bbs/dispbbs.asp?boardID=23&ID=750&page=1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66#

回复: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67#

回复: 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HIFI不应该是“尖锐的高音,薄薄的中音”吧?

个人认为,全频段声音平衡流畅、透明又厚暖、信息量丰富且密度感、能量感强烈,高低两端延伸“实有若无”,才是HIFI的重要特征…………


要达到这个境界不容易,方方面面的问题就需要考虑并克服解决,包括本帖谈及的多普勒效应等等。但作为大多数“普通要求者”来说多普勒效应的确“影响不大”,所以平衡常常就显得最最重要,也最能获得大多数朋友们的认同。

人耳最敏感的中频段上表现得比较“平衡流畅”是全频扬声器箱和障板箱比较容易达到的“效果”,而分频箱往往就要在这些频率段里进行“分频”,由于“分频”的原因而带来了许许多多影响声音平衡流畅的负面影响,如果深入了解了这些现象的实质和原因,我们就能够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

解决了这些问题,分频箱就一定会比全频扬声器箱或障板箱更优秀。 :D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68#

回复: 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推荐几张非常不错的古典音乐唱片;


门德尔松 小提琴奏鸣曲


中文名称:门德尔松 小提琴奏鸣曲
英文名称Mendelssohn Violin Sonatas
版本Paul Ostrovsky[Flac]
发行时间2003
专辑歌手Shlomo Mintz
地区:德国
简介


作曲:Felix Mendelssohn
演奏:
Shlomo Mintz_violin
Paul Ostrovsky_piano
录音:Nijmwegen, Grote Zaal, 5/1986
CD
编号:Deutsche G 474 690-2
资源出处(Credit)Emule

专辑介绍:

英国版留声机唱片大奖系列—门德尔松的两首F调小提琴奏鸣曲
什洛莫·明茨,小提琴/奥斯特罗夫斯基,钢琴

F小调小提琴奏鸣曲》(Op.4)是门德尔松十四岁的作品,虽然风格受到贝多芬与莫札特的影响极深,但是已经可以看出少年门德尔松令人惊讶的创造力。《F大调小提琴奏鸣曲》(无编号)创作于1838年,是门德尔松在莱比锡多产时期的优秀创作之一。

什洛莫·明茨被视为新生代小提琴家中的佼佼者。虽然前有同为犹太裔的前辈小提琴帕尔曼及祖克曼,明茨仍然以他温暖而亲切的演奏风格在古典乐界占有一席之地。这张录制于八○年代的专辑曲目是门德尔松比较不为人熟知的小提琴奏鸣曲。明茨与奥斯特罗夫斯基的演出敏锐细腻而且颇具灵气。优美的小提琴音色配合完美无瑕的钢琴伴奏让人沉醉,可称为门德尔松这两首曲目录音中的典范。(books.tw)


专辑曲目

Felix Mendelssohn
(1809-1847)
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in F minor, Op.4
1. I- Allegro moderato
2. II- Poco adagio
3. III- Allegro agitato
Sonata for Violin and Piano in F major (without opus number)
4. I- Allegro vivace
5. II- Adagio
6. III- Assai vivace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69#

回复: 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有一类“全频扬声器”,他已经把中低频和高频分别使用两个(或更多)独立的磁路系统、音圈、振盆去完成工作,它实际上已经由两个(或更多)不同的扬声器构成,而且高音扬声器通常安装在中低音扬声器的中心位置,这类扬声器通常称呼为“同轴扬声器”,但是许多人仍然喜欢(或习惯)把它叫做“全频扬声器”,可是它与真正意义的全频扬声器是有严格区别的:真正意义的全频扬声器是指所有的频率完全由一个扬声器(一个磁路一个振盆的)单元独立完成播放的扬声器。

由两个(或更多)不同的磁路振盆系统构成扬声器,虽然看上去是一个整体,但是本质上是由两个(或更多)不同的扬声器构成。所以它更确切的名称应该是“同轴扬声器”,并非全频扬声器。不管你喜欢怎么“称呼”,但是心中还是很有必要明白这些问题和区别,才有利于你把它玩的更好。

同轴扬声器在理论和技术上,已经比全频扬声器更趋成熟,但是制造工艺技术上的限制仍然是突出的,同时更接近“点声源”的优点也是非常突出的。有能力“扬长避短”地应用好她,相信会有不错的效果。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70#

回复: 全频扬声器是否适合用于HIFI?{[转帖]多普勒效应}

【温馨提示】:由于本质上的差别,“全频扬声器”(单元)与“同轴扬声器”(单元)是不能“等同拼论”的。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