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闲话音乐厅 一请李商隐大侠指正 [复制链接]

查看: 11169|回复: 65
11#

回复:闲话音乐厅 一请李商隐大侠指正

只会说好听话啊?! 要听点实际的!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12#

回复:闲话音乐厅 一请李商隐大侠指正

所谓懂不懂,还是要着眼于对音乐的认识。具体说,是对音乐的声音的认识!从实际情况来说,不仅是搞建筑的,搞声学的,还有搞录音的,甚至一些搞音乐的,未必都真正明白这个道理!

为什么好声厅堂的混响时间,都是长一些?如果明白“德意志兰”这个概念,明白勃拉姆斯这些德奥作曲家搞的民族音乐为何就不叫民族音乐,明白德国人追求的声音是什么,就不难找到答案了。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13#

回复:闲话音乐厅 一请李商隐大侠指正

说到北京的项端祈和上海的章奎生,想请教一下李兄,上海章奎生这个人,除了大剧院大厅的声学设计,还有其他什么作品?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14#

回复:闲话音乐厅 一请李商隐大侠指正

北京项端祈这个人补充点情况:

一,他的主要作品,不仅只是广州星海音乐厅和北京保利剧院,还有北京民族文化宫礼堂、辽宁大剧院、河北艺术中心音乐厅等,与他人合作有北京天桥剧场、大连文化中心剧场、东莞文化中心剧场等,可以查查,好像很多主要的都是他或他为主设计的。

他担任过中央音乐学院新音乐厅建设的中方声学顾问,可惜这个厅的建声基本属于失败。这些年具体承担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深圳音乐厅和国家大剧院等老外设计项目的模型试验。

二,按照中国现有的标准,北京保利剧院有近1400个座位。不能算是小厅吧?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15#

回复:闲话音乐厅 一请李商隐大侠指正

德意志兰是个地域或范畴的概念,类似我们所说的华夏、九州,但又不能相等,从音乐的角度来说,似乎还有类似汉语区、儒家文化区这样的含义。强调这个,主要是强调西方古典音乐的源流,强调主流声音的追求。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16#

回复:闲话音乐厅 一请李商隐大侠指正

场所设计最有意思的是民族宫礼堂。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搞的时候,可谓京城一处好声场所,七十年代末重新装修以后,却把声音搞的不对头了。这个设计好像就是项端祈?

这种情况,其他地方也遭遇过。同样的场所,同样的设计师,老的设计,建声非常好,可是新的设计,却失败了。是脑袋不如过去,还是技术不如过去?令人费解!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17#

回复:闲话音乐厅 一请李商隐大侠指正

我一贯的观点,北京的项端祈也好,上海的章奎生也好,他们搞了那么些东西了,也没什么大名堂。他们应该把更多机会让给后生,那些肯动脑子的年轻人!事业是一代代相传的,不是自己可以通吃几辈子的事!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18#

回复:闲话音乐厅 一请李商隐大侠指正

大厅小厅是个很重要的概念。

厅堂空间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各项指标,如响度、清晰度。混响等。德国人对空间大小,似乎有个基本把握点。戏剧的在1000座位之内,歌剧的在1600座位左右,交响乐可以超过1800座位。日本人调查研究之后确定的歌剧院数据,极限是1800座。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19#

回复:闲话音乐厅 一请李商隐大侠指正

以歌剧院来说,吐字清晰与嗓音饱满,是二种追求方向,对混响的要求不同。交响乐这类器乐演奏,对清晰度的要求小于人声,场所一般都比较大。

空间太大了,势必直接影响吐字的清晰度,需要演唱者更大的音量,如果混响太短,又缺乏反射声,发声势必非常吃力。对东方人来说,体能本来就不占据优势,国家大剧院搞的2500座,如果建声不好,没做特别处理,或改变原设计,对中国的歌唱者挑战很大。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20#

回复:闲话音乐厅 一请李商隐大侠指正

卡内基音乐厅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声音到底如何了?应该说是不错的,分歧主要是重新装修之后。

卡内基音乐厅经过重新设计装修之后,大家都说声音不好。准确说,是不如以前的。据《留声机中文版》2006年第5期介绍,1995年他们找到了原因,是10年前重新装修时候,在舞台下留下了一整块水泥板造成的。现已把水泥板移走。
经常光顾《立体声》
http://lts.bbs.net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