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单拿焦点140大家认为如何? [复制链接]

查看: 107446|回复: 362
31#

回复:单拿焦点140大家认为如何?

哈哈!有意思!希望有兴趣的朋友都谈谈自己的观点!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7-07-16 18:44:16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2#

回复:单拿焦点140大家认为如何?

胡敏强、johnleeh 二位兄弟,看你们这样下去有什么好处?“人民内部矛盾”搞的象“敌我关系”一样,实在没有必要!咱们距离太远,不然我做东大家座下来内部交流交流,何必这样。
好了,欢迎二位兄弟有时间到阳朔指导交流。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3#

回复: 单拿焦点140大家认为如何?

原帖由 SMERT 于 2007-7-16 21:59:00 发表
[惠威喇叭是中性直白,这一点是有疑问的。就偶所听过的惠威箱子,没有一对是中性直白的风格,至少高频都是分析力中等,偏温暖的风格。

丹拿也被认为是中性风格,但一样有众多烧友喜欢,看来并非完全是风格问题。

Focus 140的性价比其实没有什么多谈的,卖17000性价比低,卖14000性价比就不错。还是多谈谈风格和搭配,才有实际意义。



比较同意这些观点,惠威的成品箱子感觉高频分析力中等,风格偏温暖,自己“摩改”后就不好说了。

丹拿虽然被认为是中性风格,以140的表现,平衡度、流畅性方面还算不错,声音仍然有少许偏温暖风格。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4#

回复: 单拿焦点140大家认为如何?

原帖由 SMERT 于 2007-7-17 0:17: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胡敏强 于 2007-7-16 23:52:00 发表
老兄的观点非常有意思。巧的是,在我的周围还有一些发烧友经常听戏曲,并且常常用戏曲去调整系统。安德生便是其中之一,他的戏曲唱片不会比我少。而且我们......




喜欢听戏曲,就用戏曲的CD来调整自己的系统,这是很正确的做法。但用戏曲的CD来作为参考评判器材,就是有失偏颇的做法。

戏曲的录音是偏薄的,我老爸有全套8个样板戏的LP,在wayned兄的LINN LP12、Melody前后级配Harbeth SHL5系统上放出来,声音就是比较清亮偏薄的。

如果兄的系统播放戏曲不偏薄,说明兄的系统根本不是中性直白的风格,而是偏温暖厚实的风格。
如果兄的系统的确如兄所说是中性直白的风格,那么就应该真实还原出戏曲CD偏薄的声音走向。

两者只可能存在其一。



赞同!看来和SMERT兄有更多一致的观点了。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5#

回复: 单拿焦点140大家认为如何?

原帖由 胡敏强 于 2007-7-17 5:27:00 发表
手上有张DG给中国爱乐录音的中国作品唱片(一只鹤),就我看来,各位不要动气,录音水平并不见得就在雨果之上。至于说中唱的录音好坏,我想也不应该是我们发烧友来下结论的,我认为应该是有他专业的东西在里面的。喜......



这样说吧:能够同时把“三星带花”和“TAS榜单”上的曲目都播放好了,那系统就基本过关了。(这要求是比较严格的噢)
但是如果达到了,这样的系统播放什么就象什么了,录音好坏完全可以准确地暴露反映出来,那就是参考级别的好系统啦…………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6#

回复: 单拿焦点140大家认为如何?

换句话说:能够同时把“三星带花”和“TAS榜单”上的曲目都播放好了,那系统就是参考级别的好系统啦…………(注:书架箱允许放宽低频下潜方面的要求,但不是放宽低频质量的表现哦。)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7#

回复: 单拿焦点140大家认为如何?

原帖由 SMERT 于 2007-7-17 8:29:00 发表
首先,大牌公司的唱片并非都是出色的。

别的不敢说,偶自己是学钢琴的,就说说钢琴。EMI/NAXOS/Philips/Sony公司录制的钢琴唱片,没有一张能够真实还原钢琴的高频泛音、低频动态和气势,能有70%就不错了,就算那张SACD版的《动态琴皇》也不行。很多烧友会拿蔡琴的片子,但很可惜的是那些录音里面的钢琴都是电钢琴。偶目前测试钢琴用的CD是美国New Age顶尖录音公司Real Music为 Kevin Kern所录制的几张专辑,用得最多的是2005年的The Imagination's Light和1999年的In My Life这两张。其钢琴的音色、高频的泛音、低频的规模感是相当不错的,但仅限于舒缓的曲子。

国内的录音并非没有出色的,“天边”那首曲子的录音就很有特色,滚石公司的“黄飞鸿”电影原声大碟,雨果出品的许多录音都很有水准。而国内的雨林等公司录制的口水碟是公认加了很多味精的,有些曲子很好听,有许多烧友喜欢听,这个是很正常的事情。用雨林的片子并不能用来全面测试系统,只能反应系统的韵味和齿音的多少。



很有体会!赞同!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8#

回复: 单拿焦点140大家认为如何?

原帖由 天神 于 2007-7-17 10:15:00 发表
原帖由 SMERT 于 2007-7-16 21:59:00 发表
Focus 140的性价比其实没有什么多谈的,卖17000性价比低,卖14000性价比就不错。还是多谈谈风格和搭配,才有实际意义。
箱子都已经买下了,这个时......

箱子都已经买下了,这个时候谈论其性价比有意义还是探讨如何用好它才有意义呢?当然是后者了,不过意外的是还有人说是前者......



出于对商家负责,我购买的价格就不明说了,属于性价比不错的价位吧。我基本上是不会在这些问题上出过太大偏差的,所以朋友们才会放心叫我“全权”组建系统,我也努力的尽量地做到对朋友负责,这些都是无偿的,好处就是多接触到些器材,多了解些情况,多积累些经验,或许还能学习、吸取、体会到些新知识,新特点、新概念等………………这些对我来说,感觉很有意义,包括到发烧友家里,我都会认真去体会系统的特点、优点包括存在问题,喜欢DIY的朋友是不是都这样?我不知道,但是感觉这样会有收获,…………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9#

回复: 单拿焦点140大家认为如何?

原帖由 名琴LP 于 2007-7-17 16:11:00 发表
引用: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7-7-12 21:06:00 发表
现在用我的系统推,感觉中频密度还不错,透明度和鲜活感相对缺少些,高频也还满意,低频收放自如,声场定位和平衡感也比较好,已经是过得去的箱子啦,比起相同价位的其他箱子,起码可以达到中......

为什么没有你的音箱那么活跳呢?你的音箱听LP与CD立马就可分辩,但听丹拿140呢......是那样木,这个听感不是我个人听到的,开心果也在场,过后我们也就是这样认为的,但是有一个质疑的地方,就是有一个网友提到的是不是前面器材音箱将把劣的东西给暴露无遗!


说实在话,感觉老兄您说话喜欢夸张,要不要改改,你自己决定,没有人能替代得了的。

丹拿140的声音表现怎么能用“那样木”来形容??就是用几百元最差的CD、功放和几元一米的线来推,也不可能出“那样木”来形容的声音吧?

……………………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0#

回复: 单拿焦点140大家认为如何?

原帖由 SMERT 于 2007-7-17 18:27:00 发表
丹拿箱子用几百块的功放出来的声音的确会很木,放不开,缩在箱子里面。这样的声音我也听多了,Burmeter 035+956推25周年就是一个例子。丹拿需要用声音活泼开扬一些的功放,这也是为什么Simaudio比Mark合适的原因。


没有实际听过,不好否定。丹拿需要用声音活泼开扬一些的功放,这个观点大概是对的,基本同意的。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