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李商隐
原帖由 水天堂 于 2007-6-11 14:58:00 发表和李老师切磋一下:个人感觉埃尔加并不是英国味很浓的作曲家,在他的作品里几乎找不到英国音乐传统的一点痕迹。他的骨子里倒是德奥的东西更多些。也许这个就是他不讨好的缘故……要说真正要英国味的作曲家倒是几......
d9
原帖由 d9 于 2007-6-11 23:45:00 发表手头也有些elgar抽时间显显
mzt
原帖由 李商隐 于 2007-6-13 21:11:00 发表那些本来再电影中听到的,那种翻江倒海般的悲痛与缠绵,忽然这种感觉现在稀释了很多。真是要命。我现在听这部大协,再也无法体验到当时电影音乐所体会到的冲击强度。我看,美学体验的情境论还是有道理的。
原帖由 mzt 于 2007-6-14 8:31:00 发表 原帖由 李商隐 于 2007-6-13 21:11:00 发表那些本来再电影中听到的,那种翻江倒海般的悲痛与缠绵,忽然这种感觉现在稀释了很多。真是要命。我现在听这部大协,再也无法体验到当时电影音乐所体会到的...... .确实不如电影中来的强烈.感觉电影中对该曲进行了修改,演奏者也不是dupre.
原帖由 李商隐 于 2007-6-13 21:11:00 发表那些本来再电影中听到的,那种翻江倒海般的悲痛与缠绵,忽然这种感觉现在稀释了很多。真是要命。我现在听这部大协,再也无法体验到当时电影音乐所体会到的...... .
原帖由 mzt 于 2007-6-14 22:09:00 发表我的感觉这首曲子是很悲伤的,这种悲伤更多的是对命运无常的感叹,而非俄罗斯式的由于环境恶劣和残酷统治而产生的悲哀,这也是老罗拉这首曲子自认为找不到感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