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1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纪念贝多芬逝世180周年】出自心灵而回归心灵!! [复制链接]

121#

回复:【纪念贝多芬逝世180周年】出自心灵而回归心灵!!

3.苦恼的贝多芬

贝多芬在1797年的冬日的日记簿上这样记录着:

“身体无论怎样弱,我的心一定要征服他。我今年25岁了。我必须尽我所能,成遂一切愿望。”

写了这段日记之后,不久就达到了剥夺他的后半生的幸福的肉体上的大苦痛。他的聋疾发生于1798年的夏日。

贝多芬的艺术生活,在十八九世纪的交代期起一大变化。以前即是海顿和莫扎特的影响的时代,以后是自己的乐风独立的时代。十八九两世纪之交的数年间,贝多芬正在埋头于作曲中,对于自己的健康状态差不多全不注意。因这原故,耳疾愈加重了。到了1801年,他在剧场中必须坐在第一排椅子上,方能听见歌手的唱声。

他在写给一个知友的信上这样说:

“你所亲爱的贝多芬,完全是一个不幸的人,他已经在和自然与神相冲突了!我常常诅咒神明。因为神明在拿他的所造物来当作自然界的极细微的事故的牺牲品。又在破坏人间可成为最美的事业。

到了次年,即1802年,他的耳疾更加深起来,又常常耳鸣。他是自然爱好者,野外散步是他的最大的慰安。这时候他到野外,听不出农夫的吹笛的声响,顿时又起悲观,写了“遗言”寄送朋友。然而他终于是强者,用不屈不挠的态度,来同这聋疾战斗,他曾经对人说:

“我一定要克制我的命运。”

从此以后的生活,全部是对于聋疾的苦战了。1809年,拿破仑军队侵入维也纳,炮弹飞走空中的时候,贝多芬恐怕炮弹的声音增进他耳疾,用两手指紧紧地塞住自己的耳孔,满腔忧闷地躺在床上。

聋疾是贝多芬的生涯中的一大悲哀。他的作品常是生活的反映。他能在黑暗中打出光明。故在贝多芬,音乐是苦恼的赴诉处,同时又是苦恼的逃避所。

(选自《近世西洋十大音乐家故事》,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最后编辑shinelb 最后编辑于 2007-05-25 10:23:39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22#

回复:【纪念贝多芬逝世180周年】出自心灵而回归心灵!!

四、罗曼·罗兰和《贝多芬传》(傅雷)

贝多芬传存世已无虑几百种之多,流传最广的要数罗曼·罗兰所撰的这薄薄一本,为其别出诸家而自成一书,不溺于繁枝细节而以宏显传主精神取胜。随着科技的进步,物质的丰富,人类的生存状况渐趋舒适,“扼住命运的咽喉”以反抗苦难作为其生存方式的贝多芬精神,时下已稍显疏阔,但是,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挫折与忧患还是需要我们直面的人生课题,故贝多芬的榜样于我们仍能有所感悟。

文学史家朱东润先生推许罗曼·罗兰《贝多芬传》为世界三大传记之一,不失为值得一读的好书。

隐遁在自己的内心生活里,和其余的人类隔绝着,他只有在自然中觅得些许安慰。特雷泽·特·布伦瑞克说:“自然是他惟一的知己。”它成为他的托庇所。1815年时认识他的查理·纳德,说他从未见过像他这样的爱花木、云彩、自然……他似乎靠着自然而生活。贝多芬写道:“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的爱田野……我爱一株树甚于爱一个人……”在维也纳时,每天他沿着城墙绕一个圈子。在乡间,从黎明到黑夜,他独自在外散步,不戴帽子,冒着太阳,冒着风雨。“全能的上帝!——在森林中我快乐了,——在森林中我快乐了,——每株树都传达着你的声音。——天哪!何等的神奇!——在这些树林里,在这些岗峦上,——一片宁谧,——供你役使的宁谧。”

贝多芬去世前耳聋了二十多年,平时他日夜希望自己的耳朵能复聪。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断断续续地说:“到了天堂,我就能听得见了。”床旁侍侯的人无不潸然泪下。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23#

回复: 【纪念贝多芬逝世180周年】出自心灵而回归心灵!!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7-5-25 10:01:00 发表
其他协奏曲5首


除了三重协奏、用钢琴演奏的op61之外,另三首是什么?
壮士豪情怀天下
英雄仗义本无名

江门市青年音响爱好者协会
TOP
124#

回复:【纪念贝多芬逝世180周年】出自心灵而回归心灵!!

向罗曼罗兰和傅雷致敬!!



他是一位艺术家,但他也是一个人,一个普通的人,一个有着最丰富情感的人。由于他隐遁在自己的内心生活里,因此有人说他充满敌意;由于他压抑了自己的感情,因此有人说他冷漠。是呀,只有经过磨练的人才能知难而进!……他一直是孤独的,因为他没有找到第二个自我。然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对所有的人都保持着一颗善良的心灵,对他的人民,对整个世界,都保持着一颗慈父般的心灵。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25#

回复: 【纪念贝多芬逝世180周年】出自心灵而回归心灵!!

原帖由 audio 于 2007-5-25 10:33:00 发表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7-5-25 10:01:00 发表
其他协奏曲5首


除了三重协奏、用钢琴演奏的op61之外,另三首是什么?


我只记得还有个0号钢协。要请教肖邦兄,他有全集。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26#

回复:【纪念贝多芬逝世180周年】出自心灵而回归心灵!!

罗曼·罗兰著《贝多芬传》译者序  傅雷

    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唯有看到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够帮助我们承担残酷的命运;唯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这是我十五年前初次读到本书时所得的教训。
    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磨炼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伤:这是我十五年来与日俱增的信念。而这一切都由于贝多芬的启示。
    我不敢把这样的启示自秘,所以十年前就移译了本书。现在阴霾遮蔽了整个天空,我们比任何时都更需要精神的支持,比任何时都更需要坚忍、奋斗、敢于向神明挑战的大勇主义。现在,当初生的音乐界只知训练手的技巧,而忘记培养心灵的神圣工作的时候,这部《贝多芬传》对读者该有更深刻的意义。--由于这个动机,我重译了本书。
    此外,我还有个人的理由。医治我青年时世纪病的是贝多芬,扶植我在人生中的战斗意志的是贝多芬,在我灵智的成长中给我大影响的是贝多芬,多少次的颠扑曾由他搀扶,多少的创伤曾由他抚慰,--且不说引我进音乐王国的这件次要的恩泽。除了把我所受的恩泽转赠给比我年青的一代之外,我不知道还有甚么方法可以偿还我对贝多芬,和对他伟大的传记家罗曼·罗兰所负的债务。表示感激的最好的方式,是施予。
    为完成介绍的责任起见,我在译文以外,附加了一篇分析贝多芬作品的文字。我明知这是一件越俎的工作,但望这番力不从心的努力,能够发生抛砖引玉的作用。
译者 一九四二年三月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27#

回复:【纪念贝多芬逝世180周年】出自心灵而回归心灵!!

贝多芬年表

1770年 12月17日生于德国波恩。父亲是贪得无厌的酒徒,总希望贝多芬像当 年莫扎特一样成为驰名于欧洲的神童,到处演出,给家里赚钱。母亲 是宫廷厨师的女儿。
  1774年 父亲教他钢琴。
  1778年 跟艾登学管风琴。3月26日第一次在科伦登台演奏,为了让儿子成为 神童,父亲故意隐瞒了贝多芬的年龄。
  1781年 随同母亲去荷兰鹿特丹旅行。
  1782-1783年 于聂费门下正式学习音乐。聂费是贝多芬的启蒙老师,对贝多芬的一 生有深远的影响。并在科赫等人门下学管风琴;摆罗凡提尼为师,学 习演奏小提琴。开始作曲, 发表变奏进行曲、三首钢琴奏鸣曲、赋 格曲、两首钢琴回旋曲和一首钢琴协奏曲等。1783年11月在海牙举行 音乐会。
  1784年 新上任的选帝侯法郎茨委任贝多芬为第二宫廷乐师,并付给薪水。
  1785年 拜李斯为小提琴老师。创作三首钢琴四重奏。
  1787年 4月在维也纳逗留。曾拜访过莫扎特。返回波恩奔丧。1787至1789年 创作f小调前奏曲、两首前奏曲和两首钢琴三重奏等。
  1790年 与华尔斯坦伯爵相识。创作《骑士芭蕾》(献给华尔斯坦。1791年3 月6日上演)
  1791年 12月5日莫扎特去世。
  1792年 11月第二次赴维也纳。拜海顿等人为师。至1795年共创作作品第1,2 ,3,87,103,19,46,129等。(其中作品第2号为三首钢琴奏鸣 曲,作品第19号为钢琴协奏曲)波恩时期结束。
  1793年 贝多芬决定定居维也纳。
  1795年 春,学业结束。在维也纳第一次演奏自己的作品。三首钢琴三重奏( 作品第一号)出版。
  1796年 2月赴布拉格、德累斯顿、莱比锡和柏林。会见普鲁士国王费迪南。
  1797年 其早期作品开始受维也纳重视。开始招收学生。1796年-1797年创作 《降E大调弦乐五重奏》(作品第4号)、两首钢琴和大提琴奏鸣曲( 作品第5号)以及作品第6,7,8,25,16,71,816,15,65,51(1 )。是年舒伯特诞生。
  1798年 听觉渐弱,开始人生的大苦闷、大烦忧和大压抑。至1799年,创作作 品第9,10,11,12,13(《悲怆钢琴奏鸣曲》),14,20和21号( 《第一交响曲》)。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28#

回复:【纪念贝多芬逝世180周年】出自心灵而回归心灵!!

1800年 在一场比赛中击败史太白。李赫诺夫斯基亲王赠奥币六百为生活费。
  1801年 在荷夫堡上演芭蕾舞剧《普罗米休斯的创造》。与朱丽叶塔.琪夏尔 蒂相恋。失聪给他带来极大的痛苦。从1800至1801年创作作品第17, 18,22,23,24,26,27,28,29,37(即《第三钢琴协奏曲》), 43,85,51(2),49号等作品。
  1802年 收车尔尼和里斯为学生。是年10月写下《海利根斯塔特遗嘱》,嘱两 个兄弟在他死后拆开。创作作品第30,31,33,34,35,40(即G大 调浪漫曲),50(即F大调浪漫曲)和36号(即《第二交响曲》)等 作品。
  1803年 至1804年创作《第三交响曲》,进入创作的成熟期。
  1804年 改原来献给拿破仑的《第三交响曲》为《英雄交响曲》。
  1805年 4月7日首次公演《英雄交响曲》。1804年-1805年创作作品第32,53 ,54,57,56和72号等作品。11月13日法军攻占维也纳。
  1806年 12月23日首次演奏《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创作《第四钢琴协奏曲 》、三首弦乐四重奏(作品第59号)和《田园交响曲》等作品。
  1807-1808年 创作《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以及作品第62,69,70,80 和86号等作品。
  1809年 金斯基王子、罗布科维茨和鲁道夫公爵成为贝多芬的赞助者。海顿逝 世。
  1809-1810年 创作《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埃格蒙特》以及作品第74、76、77、78、79、81(a),即《钢琴奏鸣曲》,75,83和95号等作品。耳聋更严重,与许多亲友疏远,陷入根本的孤境。
  1811-1812年 创作《第七交响曲》、《第八交响曲》,以及作品第96,97,113和117号等作品。在特普利茨第二次同歌德会晤。写信给“不朽的爱人”。
  1813年 12月8日写完《威灵顿的胜利》。进入生活危机和创作危机时期。瓦格纳和威尔第诞生。
  1814年 1813-1814年创作作品第89,90,94,115,118,116,91,136号等作品。
  1815年 弟弟去世。领养不成器的侄子卡尔,给贝多芬日后带来许多人生的烦忧。欧洲反动君主们结成神圣同盟。
  1816年 因耳聋停止公开演奏钢琴。为要求对侄子的监护权,开始诉讼,痛苦非常。1815-1816年创作第98,101,102,112,108号等作品。
  1817年 创作《五重奏赋格》(作品第137号)。
  1818年 创作《B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第106号)
  1819年 听觉完全丧失,开始使用谈话簿。申德勒成为贝多芬的秘书。在贝多芬一生中,申德勒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开始写《庄严弥撒》。
  1820年 诉讼对贝多芬有利,最后获胜。
  1821年 黄疸病。创作第110号钢琴奏鸣曲。
  1822年 贝多芬会见罗西尼和C.M.von.威伯。10月罗西尼获得极大成功。舒伯特创作《未完成交响曲》。1820年至1822年,贝多芬创作第109,111,119,121(a),124,120号等作品。
  1823年 《庄严弥撒》完成。致函歌德等人。维也纳的圆舞曲开始崛起。李斯特在维也纳举行音乐会。
  1824年 《第九交响曲》完成。创作《弦乐四重奏》(作品第127号)。
  1825年 同霍茨(K.HOLZ)交往。创作最后几首弦乐四重奏。四月在德国的法兰克福首演《第九交响曲》。
  1826年 计划写作《第十交响曲》,重病。
  1827年 来访者络绎不绝,舒伯特就是其中一个。3月26日逝世。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29#

回复: 【纪念贝多芬逝世180周年】出自心灵而回归心灵!!

一张发烧名碟:
001.jpg (, 下载次数:55)

jpg(2007/5/25 16:11:07 上传)

001.jpg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30#

回复: 【纪念贝多芬逝世180周年】出自心灵而回归心灵!!

《 狄亚贝里变奏曲》

OP。120,作于1823年。狄亚贝里是奥地利的出版商,他当时写了一首圆舞曲,请其他作曲家每人写一首变奏曲。当时参加者有贝多芬舒伯特等人,乐圣写得过长,就单独成册。这是音乐史上最著名的变奏曲,表达出高深莫测的技巧,全曲一共33段变奏,变化多端又异常高雅宜人。




最后编辑shinelb 最后编辑于 2007-05-25 17:03:58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31#

回复:【纪念贝多芬逝世180周年】出自心灵而回归心灵!!

我感觉《 狄亚贝里变奏曲》这首作品比较难,听了无数遍才有一点感觉。李斯特那个B小调也是。不知到为什么?晕!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32#

回复:【纪念贝多芬逝世180周年】出自心灵而回归心灵!!

三重奏是比四重奏更难的曲式,有人说四重奏就是四个德高望重的哲人聚在一起抒发个人的深沉见解,既要和谐,也要突出,既有雄辩,也有轻吟低唱,所以每一声部都是配角,也都是主角。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四重奏团体都是数十年的老搭当的主要原因,因为“均衡”可说是四重奏的最高境界!而且只有四把乐器,哪一个人出了差错都会完全显露出来。而三重奏比起四重奏的难度更加一层,乐器更少了,声部的平衡也更加的难以维持,这就是为什么这类的作品极少的主要原因。而敢于组合演奏的人如果没有几把刷子是会遗笑大方的。贝多芬总共写了十一首钢琴三重奏,其中以编号97的“大公”三重奏最为出色,这首作品完成于1811年,题献给资助他的鲁道夫公爵,而在1814年的首演中,担任钢琴部份的正是贝多芬本人,这一次也是乐圣最后一次以钢琴家身份公开演出。这首曲子因为与“皇帝”钢琴协奏曲一样,都具有光辉灿烂,气势磅礡的气势,颇符合贵族高雅、大方的身份,又是题献给公爵,所以后人便称之为“大公”三重奏。全曲从头到尾充满活力,生动有神,似乎对人生充满无限的希望,对生命给予最大的歌颂!是贝多芬中期的代表作,乐曲结构完美均衡,和声多变却又朴实自然,乐器间的对话、呼应、独白、雄辩,变化多端却如诗如梦,最后强烈的渐强奏把情绪完全宣泄出来,听了颇有畅快淋漓、完全融入的感受。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33#

回复:【纪念贝多芬逝世180周年】出自心灵而回归心灵!!

因为关兄说得对,所以这个帖子主要谈室内乐了,交响曲会做简单的介绍。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34#

回复: 【纪念贝多芬逝世180周年】出自心灵而回归心灵!!

~~~~~~~~~~~~~~~
S3600001.JPG (, 下载次数:20)

jpg(2007/5/25 19:20:50 上传)

S3600001.JPG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35#

回复:【纪念贝多芬逝世180周年】出自心灵而回归心灵!!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36#

回复:【纪念贝多芬逝世180周年】出自心灵而回归心灵!!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37#

回复: 【纪念贝多芬逝世180周年】出自心灵而回归心灵!!

富特文革勒乐队版《大赋格》:
S3600002.JPG (, 下载次数:61)

jpg(2007/5/25 20:07:02 上传)

S3600002.JPG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38#

回复:【纪念贝多芬逝世180周年】出自心灵而回归心灵!!

在莫扎特的音乐中,我感受到了美.
在勃拉姆斯音乐中,我感受到了真.
在贝多芬的音乐中,我感受到了善.
TOP
139#

回复:【纪念贝多芬逝世180周年】出自心灵而回归心灵!!

我觉得他们三人都具备这3种美德。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140#

回复:【纪念贝多芬逝世180周年】出自心灵而回归心灵!!

大提琴奏鸣曲:
001.jpg (, 下载次数:54)

jpg(2007/5/26 3:27:05 上传)

001.jpg

最后编辑shinelb 最后编辑于 2007-05-26 03:27:05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