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何发烧友避讳自己的音响系统颇具音响性? [复制链接]

查看: 5224|回复: 22
21#

后街男孩 在 2006-12-29 22:18:36 发表的内容
看来看去还是看不明白,各位是如何定义音响的“音响性”和“音乐性”的呢?
音响(其实更应该叫“音响器材”)不是要来“还原”音乐讯源(软件)的本来面貌的吗?如果是这样,那就只有一个标准来衡量它,这个标准就是所谓“真实”。
但是第一,并没有一个“标尺”性的参考系统。所以一般情况下的“真实”是主观的、相对的。
第二,由于价格的因素,音响分出不同的档次(单纯从听音讲),不能要求不同档次的音响的“还原能力”是一致的。
从上面两点,我理解大家所说的“音响性”和“音乐性”是否指“相对真实”或“妥协性的真实”?所谓“妥协性的真实”是指在不能“真实还原”音乐讯源的情况下让音响系统来一点“美丽的失真”,好掩盖自身的缺点。
如果没有加上这点“美丽的失真”之前,你能保证你的音响系统是“真实”的吗?反之,对“真实还原”的任何妥协只能离音乐讯源的“原貌”越来越远,所谓的“音乐性”又从何谈起呢?
音响不是乐器,它的好坏与“音乐性”无关。
“音响性”的提法并没有令人信服的标准。
所以,关于音响的“音乐性”和“音响性”讨论的命题是一个伪命题,是不会有结果的。

这倒不算是伪命题,音乐本身就有“声”与“韵”,器材重播当然也有。
这里的“音响性”之音响,姑且不要想到器材上去,而是指声音的物理形态。
TOP
22#

壮家汉 在 2006-12-30 15:47:59 发表的内容
一个作曲家在作曲时,同样要考虑到“音响性”的问题,即乐队演奏出来的声响效果问题,安排什么乐器演奏、何时插入等。而指挥也会考虑整体演奏速度、某乐器的演奏力度、响度等。另外还有个环境的问题,设计音乐厅等表演场所,乃至露天演奏,都要考虑声响效果的问题。
这就是汉子所理解的“音响性”,觉得这个词还是可用的,如果不用这个词,一时还想不出更好的词。


这个准确的说是音乐本身的音响性,和器材应该没有关系。好的器材应该可以把音响性好的音乐的音响性表现的很好,把没有音响性的音乐表现的很柔和。这就是我上面提到的前者。

但是鸡翅谐波失真对人耳的激励作用的确可以增加音响性,让人觉得响亮刺激,不过这个器材加入的音响性会把本身没有音响性的音乐也硬给放的有音响性,就难听了。这就是我上面提到的后者。
最后编辑sprs
TOP
23#

器材不存在音乐性即是标准的音响性。假如某器材更适合重放人声而非器乐,则说明该器材音响性不够好或不够完美。音乐性是我们的欣赏的目的,它应该取决于音乐本身。比如演奏,演唱极其环境等,属于艺术范畴。录制及灌制软件也应该归于音响性范畴。这是技术与意识问题。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