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又接着试听。昨天晚上把DAC解码器一直开着,煲了整个晚上,现在听起来感觉又不一样。我把原用的CD机和USB解码器分别接到功放的两个输入口,先把同一曲目翻录进硬盘,这样就方便做CD播放和USB解码播放AB比较。
先来一张发烧录音茨卡普康Capugan的小提琴协奏圣桑的《引子和回旋随想曲》。这张录音极尽发烧本色,开始小提琴轻柔抒情泛泛道来,忽然间庞大的铜管乐无任何前兆地喷将出来,动态之大令人吃惊!扩音机或音箱稍有不济立马出丑,或拖泥带水,或后劲不足场感混乱。很明显,从USB出来并无出现这个情况,场感宽阔扎实,和从CD出来的效果并无差别。小提琴的音色甜润而有光泽。再听俗称“大砧板”的BESTSELLER 古典精华中钢琴小品,钢琴声颗粒感强,低音量感恰当。又换上许岚岚的《荷花颂》,人声也非常的自然,其中的倍大提琴伴奏在很多系统听来都会感到偏肥偏硬,但现在从USB出来解码的情况是线条准确质感鲜明,也和从CD机出来的感觉不相上下。
之后是我觉得试作为试音非常关键的一环:用古典单声道录音的CD来考察,是否真的如大家知道的那样,从电脑USB出来的声音会更加数码化?声音是否会更为干和硬?古典单声道的录音给人的感觉平来就是单薄、干涩,一般的CD机和扩音系统出来的情况就是如此。这张50年代录音的小提琴独奏和协奏非常好听,演奏小提琴的是一代琴王莱昂.库刚Leonid Kogan,曲目选其中非常出名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老实说,听这样的录音,假如没有很好的细节再生能力,音色不润,听感是很不好的。所幸的是,现在从USB出来的效果非常令人满意,表现为细节丰富,泛音清晰,更难能可贵之处是和我原来的CD机比较完全没有所谓“原子粒”毛病,反倒很象在听LP的感觉,就是声音柔顺舒展,这是这台USB-DAC解码的最明显特色。
总结一下,这是一种全新(对我来讲)的“HIFI”体验,好玩,好听,具有比单纯玩CD不可比拟的优势。我们有个经验,通常买回来的CD是只有一两首好听的曲子,其他多为陪衬之作。而用电脑发烧,则可以单把自己喜欢的曲目收录进硬盘,编辑和播放。我们想,玩音响唯一的乐趣就是听音乐,有这种方便又好听的选择真是太好了。
现在的解码器暂转由音乐顽皮猪------家电音乐与CD板块的斑竹试听,他已经听过多台不同厂家、型号的USB-DAC,可以做个比较。到时听听他的介绍。
家里没有手提,把台式的抬出来
[upload=jpg]Upload/2006122217383285139.jpg[/upload]
摆好了
[upload=jpg]Upload/2006122217405365017.jpg[/up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