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Kirill Kondrashin -《天方夜谭》(Rimsky-Korsakov Scheherazade)Concertgebouw, 1979 Philips,1980年头版日本版
品相:NM+
曲目:【大海与辛巴达的船】
01. "The Sea and Sinbad's Ship"
【卡兰德王子的故事】
02. "The Story of the Calender Prince"
【年轻的王子与年轻的公主】
03. "The Young Prince and the Young Princess"
【巴格达节庆——大海——船难】
04. "Festival at Baghdad - The Sea - The Shipwreck"
180元
[upload=jpg]Upload/2006122716321283667.jpg[/upload]
俄国人心目中的近东,相当于19世纪美国人想象中的荒蛮西部。这些地方充满了奇异的风景和传奇的神话,至少这是当时俄罗斯知识分子可能有的想象。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曾经在沙皇海军中担任军官,因此漂泊四海,在中年之时已有丰富的游历。《天方夜谭》(直译《舍赫拉查德》)这部大型管弦乐组曲的灵感,即是来自于他心中对于东方神话的印象。
这部作品从舍赫拉查德王后对苏丹王讲的《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挑出四个故事来作四个乐章的标题,每个乐章中都有柔美的小提琴独奏来代表舍赫拉查德王后作主题的"叙述"。音响绚丽而精致,每一段曲子都引人入胜。第一乐章《大海与辛巴达的船》描绘的意象十分明确,低音弦乐的起伏展现出的是"甲板上勇敢的水手",迎着定音鼓代表的"汹涌波涛"乘风破浪;第二乐章《卡兰达王子的故事》急驰的节奏、战争似的号鼓与如偃月刀闪现的铜钹,诉说着沙漠上的冒险故事;而第三乐章《年轻的王子和公主》则略带温柔的阿拉伯曲风;第四乐章《巴格达节庆》则象是一场狂乱的欢宴,夹带着紧迫的暗流;在尾声,辛巴达的船在暴风雨的袭击下撞上巨石而沉没,木管、弦乐、打击乐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惊涛骇浪翻滚气势......"但这只是个故事"......"舍赫拉查德王后"最终还是以"温柔的小提琴独奏"来安慰饶她一命的国王。
对于这部作品,各大"唱片天书"几乎都一致认定RCA"LIVING STEREO"版的莱纳/芝加哥为首选版本。事实上,我要说,PHILIPS 1980年的这个孔德拉辛/阿姆斯特丹音乐会堂乐团版,论演绎和录音都一点不让前者专美,只是,这个版本在市场上比较稀罕少见而已。孔德拉辛是当年冒险投奔西方的俄罗斯指挥家,但他从未忘却自己的俄国根源,对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等的作品更是理解透彻,堪称专家。他在PHILIPS的这个录音,以极高的敏感度在阴柔和阳刚之间取得最佳的平衡。他驱策和编织的管弦乐声音丰沛,洋溢着东方色彩,风格宏伟堂皇,表情似乎比莱纳更细腻端庄,却一样的令人酣畅淋漓。在录音的凌厉动态和张狂霸气上,这个版本虽然稍逊于"LIVING STEREO"版,但弦乐如薄翼般轻灵透明,可以交织出千变万化的明暗层次,音场空间的纵深辽阔更是无人能及。和"LIVING STEREO"版的浓厚与壮阔相比,它呈现的是欧陆式的精确和细致之美。如果"LIVING STEREO"版"粗线条"的Hi-Fi性任何普通音响都可以交代的话,那么这张日本PHILIPS版恐怕只有Hi-End音响玩家才会视之为至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