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暮秋悲歌——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版本比较) [复制链接]

查看: 20106|回复: 118
81#

海廷克那套也是我的目标。
TOP
82#

奥曼蒂指挥费城管弦乐团
一次流畅精彩的演绎。奥曼蒂对音色的掌控是完美的,费城之声自然不会令人失望。如同长江滔滔东去,听完觉得感觉不错。虽然禁不起长久回味。
曾听过斯托科夫斯基对此曲的演绎,极具戏剧性。而奥曼蒂显然将其淡化,更大众化了。
[upload=jpg]Upload/2006121516234742932.jpg[/upload]
TOP
83#

我听这首勃4 总共版本加起来不超过6遍。
TOP
84#

索尔第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
初听就感觉很厚重。弦乐更似吸饱了水的海绵——软硬适中;管乐部则依稀可闻莱纳棒下的神采奕奕。虽然速度不快,但与马苏尔的拖沓相比,又有较多内容。曲子高潮处把握很到位,豪迈而伟岸。可总觉得索爵爷用演绎瓦格纳的手法,在这对付勃拉姆斯稍显过度。勃拉姆斯坚韧顽强的一面是做出来了,而那份淡淡的怆然就弱化了。
此版由威尔金森操刀,音效纵深感十足。倘若索爵爷能再内敛些,这也将是个绝妙演绎了。[upload=jpg]Upload/20061216005332680.jpg[/upload]
TOP
85#

有一张他跟纽约的天方夜谈
怪异无比
是我唯一一张没完整听完的CD~
奇怪的是批马苏尔的却没几个,难道他人缘真的那么好?
呵呵
TOP
86#

实在敬佩公子对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的钟爱,
听了收了这么多版本.

                                   :)
TOP
87#

马苏尔指挥纽约爱乐
这张是和韦因加特纳版同时买进的。
只道它混在一堆打折片中,售价三十;看到旁边的同系列“伯一”却卖七十,不禁窃喜。程老师当时也没注意,呵呵。
结果听后颇感失望:若说伯姆是柔美,巴比罗里是悠然,马苏尔就是拖沓了。纽约爱乐在伯恩斯坦时代的凌厉,在此荡然无存;扭捏作态,拖泥带水。本指望尾声铜管能阳刚一下,但仅仅点到为止罢了。
把勃拉姆斯演绎得如此病病歪歪,马苏尔同志也蛮容易了。[upload=jpg]Upload/200612151730412720.jpg[/upload]
TOP
88#

老头看似也蛮和气的,他的贝多芬我同样不大认同。
TOP
89#

惭愧惭愧,我大多也是下载听的而已。
TOP
90#

朱里尼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
此为我收的第二张伯四版本。与先前的小克莱伯相比,速度沉稳严谨,慢乐章中更是优美动人。朱里尼指挥得颇有歌剧的味道,使得乐曲中的细节展露无遗,如同浮雕一般清晰而鲜活。再和奥曼迪相比,同样流畅又十分自然。
虽然朱里尼在这次演绎中,夹杂了不少个人情绪;但也是适可而止的,柔情而不滥情,激昂又不乏理性。
这是EMI伟大录音系列目录的随片,却称得上物美价廉。朱里尼那时正逢壮年,收一张听何乐而不为?
[upload=jpg]Upload/2006121720111087607.jpg[/upload]
TOP
91#

切力指挥斯图加特交响乐团
相比上个录音,乐团的整体水平有了大大提高。铜管扎实饱满,弦乐清丽优美,精神力量贯穿了全曲,孤独而高雅的气质毕现。比起晚年他的个别录音,更为神采飞扬。抑扬顿挫,简明有力。
我没听过他和慕尼黑爱乐的版本,有位朋友说慕尼黑版并不是最佳。不过有机会还是要听听的,毕竟斯图加特版还是很不错的。慕尼黑想必也是炉火纯青的吧。
[upload=jpg]Upload/2006121822411728379.jpg[/upload]
TOP
92#

切力毕达克指挥米兰交响乐团
切力59年的现场录音,估计也是个海盗版。弦乐怯生生地进入,亦充满自信,之后则是渐入佳境。拨弦很有特色,与整个弦乐组相得益彰。但总觉得乐队稍显笨重,第三乐章的个别段落有些气喘吁吁。末乐章开始定音鼓的滚奏,却灵动活泼。随后乐队陷入沉寂,弦乐几不可闻,铜管有阵吹得走火入魔。切力的跺脚声,以及最后的叫好声不绝于耳。
[upload=jpg]Upload/200612182110786872.jpg[/upload]
TOP
93#

克莱茨基指挥捷克爱乐乐团
“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的现场录音同样是优劣参半。第一乐章再次是成功的,克列茨基使音乐流畅地表达出来,同时保留了应有的起落,捷克爱乐的弦乐声部是十分令人陶醉。慢板乐章当然很慢,比规定的“行板”要慢得多,而且有时流于自我沉醉。但圆号在那一大段独奏中的音色则达到了所应具有丰满、圆润、高雅的特质,极具表现力(圆号在第三乐章更消沉的那个乐段中表现同样十分出色)。极为可惜的是这种张力在后来音乐的发展中渐渐消失了。”

——以上转载古典音乐网的评论。还是比较中肯的。个人觉得乐队比较松散,总是提不起劲。不在推荐之内。
[upload=jpg]Upload/200612192339480533.jpg[/upload]
TOP
94#

历时近一个月,我手头的图文都发完了。对勃拉姆斯第四的聆听及感悟却不会停止。其实仍有许多版本还没介绍,出于各种原因:

舒里特希版,忘了是不是维也纳爱乐。觉得其弦乐部分粗糙得很,凌乱嘈杂,没听几遍就删了。留到现在听可能又有新的感受,可惜了。

马克斯版,是二十年代的录音。据说此公曾在勃拉姆斯面前指挥他的交响曲,并得到好评。无奈音质过于凄惨,权当历史文物仅作参考。

桑德林版,指挥德累斯顿乐团。虽然只听过首乐章,但印象着实不错。充满激情却不肆意张扬,条理分明。相信之后的三个乐章也应该很好吧。

萨瓦利施版,指挥伦敦爱乐。切力评价他是“一位大学教授似的指挥”。的确比起伯姆的温文尔雅,他还多了三分学者气派。演绎的伯四不温不火,充满理性。但因电脑系统重装,遗憾地丢失了。

巴伦波依姆版,指挥芝加哥爱乐。起首的气势就不够,之后则更为力不从心。纵然是数码录音,也於事无补。


还有很多目标:
富特文格勒43年柏林爱乐版,50年代维也纳爱乐版。
托斯卡尼尼爱乐乐团版
朱里尼维也纳爱乐版
塞尔版
阿本特洛斯版
切力慕尼黑爱乐版

革命尚未成功,若飞仍需努力!
TOP
95#

不知下载的音乐质量如何,可能和听CD片还是有差距的吧。
还有兄若是用电脑音响,是否有好的效果呢?
TOP
96#

然也然也,我尽量不太刻意去关注音效。
各种条件限制,我现在多听,多感受吧。
TOP
97#

也是,明白你的用心,尽量使自己陶醉在音乐的氛围中,用心去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一切,而忘掉其他外物。是吗?
TOP
98#

若飞兄的勃四确实厉害。再次狂顶。
TOP
99#

shinelb 在 2006-12-14 15:54:32 发表的内容
[upload=jpg]Upload/200612141552816055.jpg[/upload]

第四交响曲

勃拉姆斯的最后一部交响曲,我常常这样想:
如果勃拉姆斯能象乐圣那样也写九首就好了。
勃拉姆斯在完成这部作品时只有五十二岁。
这部作品体现了一种近乎严峻的矜持以及一种忧郁,
然而并非浪漫的愤世疾俗,
而是一种伤感与理解融为一体的少有的情绪。
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
具有悲壮浩大的气势。
一开始便由弦乐器呈示宁静伤感的主部主题。
反复变奏中情绪激烈。
副部第一主题在号角般引子后由贺号和大提琴奏出,
明朗而宽广。
副部第二主题由部分管乐器吹出,
平静而柔和。
第二乐章中速的行板。
没有展开部的奏鸣曲式,
是支优美的浪漫曲。
主部主题委婉明净。
副部主题在小提琴装饰音型的背景上由大提琴奏出。,
深沉诚挚, 经过一系列变奏,
充满了生活的温馨,
宛如一首无伴奏的合唱曲。
第三乐章欢快的快板,
在奔放中有优美也有幽默的插入。
主部主题具有粗犷的舞曲特点,
副部主题则柔美抒情。
第四乐章充满活力和热情的快板,
变奏曲式,满含壮丽的英雄悲剧性和深刻的哲学思想。
这是一首宏伟的变奏曲,
尤如一支圣咏旋律,
整个乐章共三十二个变奏。
小克里伯的版本充满内在张力。
他表达出了勃拉姆斯全部的孤漠与忧郁,
转折处理交代得清清楚楚毫不含糊。

S兄,我能否将此文转载一下,发到我博客上?
TOP
100#

哦?他的EMI版迟早要见识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