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2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常听常新的勃拉姆斯 [复制链接]

查看: 41828|回复: 281
41#

萨瓦利什的轮廓如刀削般的整齐,犹如电脑中观察各个角度旋转的3D图案,完整,工整。
TOP
42#

勃拉姆斯我平时听得少,但每次听都是最认真的。翻出了旧文,凑凑热闹。

记得很久以前看过一本小册子《平常的勃拉姆斯》。这个标题深得我心。从个性的角度来说,肖邦的优雅,缱倦和诗情可能和我更为接近。而勃拉姆斯的那种将一切埋在心底的晦涩和我相去甚远。但他的音乐却始终积淀在我心底。每当一段经历或一段感情滑过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我就会去听勃拉姆斯。勃拉姆斯堪称贝多芬以后最好的交响乐大师,然而我却更喜欢其间弥漫的室内乐气质。有一种幽幽的灯光下推心置腹话平生的味道,很温暖。虽然勃拉姆斯不大透彻,也不大爽快,不激烈也不太亮,但就是这种如同知己间掏心肺腑的表情和语气吸引我的凝视、关注和同情。记的有人说过:勃拉姆斯就象焦炭。是啊,你只要把肺腑里的气流对他吹上几口,就可以取暖。
    莫扎特和肖邦的音乐,都是裸露的心灵,具有天人合一的通灵气质。还有舒伯特。巴赫更是几小节的音符就可以引出整个世界。而勃拉姆斯做不到,这个北德佬不善于直抒胸臆,他心中的那种化不开的浓情使他只能小声的呜咽。都说柴科夫斯基情感丰富,但我以为勃拉姆斯远比老柴动人。柴科夫斯基一路充满啜泣,处处流露忧郁和伤感。而勃拉姆斯给人总的感觉是幽暗曲婉,苦涩沉郁,就象一条河流在没有月光的夜晚缓缓流淌。深遂而迷离,凄清而孤寂。虽然色调冷暗,但决不令人感到沉重和压抑,相反,在那一抹的苦涩的余味之中常常散发出深长隽永的一缕缕情丝,让人闻到一阵阵淡淡的清香,有曲径通幽、柳暗花明之妙。他的室内乐深沉婉转,旋律十分优美,像是在自我品尝着苦痛的人生况味。经常令我想到稀疏的阳光射进灰暗的阁楼。他的四部交响曲各个方面的情愫都得以匀称而充分的铺展,那种浓厚沉郁,幽深绵长的旋律经常在一个空旷遥远的空间孤独的鸣响,深沉感人,像一个历经苦痛的人在诉说,在压低了嗓子哼唱。
TOP
43#

好文!
TOP
44#

dj_simy 在 2006-9-19 17:41:36 发表的内容
亚河兄近来介绍了很多价廉物美的CD,受益非浅!



音乐第一。

互相切磋。
TOP
45#

山东大王 在 2006-9-19 22:15:06 发表的内容
chopin 在 2006-9-19 17:33:43 发表的内容
勃拉姆斯我平时听得少,但每次听都是最认真的。翻出了旧文,凑凑热闹。

记得很久以前看过一本小册子《平常的勃拉姆斯》。这个标题深得我心。从个性的角度来说,肖邦的优雅,缱倦和诗情可能和我更为接近。而勃拉姆斯的那种将一切埋在心底的晦涩和我相去甚远。但他的音乐却始终积淀在我心底。每当一段经历或一段感情滑过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我就会去听勃拉姆斯。勃拉姆斯堪称贝多芬以后最好的交响乐大师,然而我却更喜欢其间弥漫的室内乐气质。有一种幽幽的灯光下推心置腹话平生的味道,很温暖。虽然勃拉姆斯不大透彻,也不大爽快,不激烈也不太亮,但就是这种如同知己间掏心肺腑的表情和语气吸引我的凝视、关注和同情。记的有人说过:勃拉姆斯就象焦炭。是啊,你只要把肺腑里的气流对他吹上几口,就可以取暖。
    莫扎特和肖邦的音乐,都是裸露的心灵,具有天人合一的通灵气质。还有舒伯特。巴赫更是几小节的音符就可以引出整个世界。而勃拉姆斯做不到,这个北德佬不善于直抒胸臆,他心中的那种化不开的浓情使他只能小声的呜咽。都说柴科夫斯基情感丰富,但我以为勃拉姆斯远比老柴动人。柴科夫斯基一路充满啜泣,处处流露忧郁和伤感。而勃拉姆斯给人总的感觉是幽暗曲婉,苦涩沉郁,就象一条河流在没有月光的夜晚缓缓流淌。深遂而迷离,凄清而孤寂。虽然色调冷暗,但决不令人感到沉重和压抑,相反,在那一抹的苦涩的余味之中常常散发出深长隽永的一缕缕情丝,让人闻到一阵阵淡淡的清香,有曲径通幽、柳暗花明之妙。他的室内乐深沉婉转,旋律十分优美,像是在自我品尝着苦痛的人生况味。经常令我想到稀疏的阳光射进灰暗的阁楼。他的四部交响曲各个方面的情愫都得以匀称而充分的铺展,那种浓厚沉郁,幽深绵长的旋律经常在一个空旷遥远的空间孤独的鸣响,深沉感人,像一个历经苦痛的人在诉说,在压低了嗓子哼唱。

老胸写出的太对路了,俺听勃拉姆斯的感觉就是这样的




总但觉得他的音乐之中,总是带着一丝丝的清淡忧郁,
在严谨或欢愉的曲子之间也还是带着一股理性..

这种感觉或说是源自德国人的晦涩性`民族性,或说他个人性也好...
在某方面而言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这种调性.
TOP
46#

最能表达brahms心底最私密最柔软的情感,他的三首小提琴奏鸣曲最适合不过了。现场只听过薜伟和黄蒙拉的演奏,可惜的是他们对话的钢琴伴奏都差强人意。录音方面perlman 与ashkenazy的版本温情有余,内敛不足,相对而言mullova与Anderszewski的演绎现代感十足,清晰细腻,却略显暗淡,suk 与katchen版的度拿捏得最好,在前两版之间,郑京和的版本太过柔美啦,比perlman更腻。还有一些名家版本,可惜录不全。
TOP
47#

dj_simy 在 2006-9-19 15:13:18 发表的内容
看了兄的帖子,很认同兄的看法。

非常同意兄的一句“勃拉姆斯的音乐是最不适合用来当背景音乐的”,总觉得他的音乐比较内敛,在古典主义末期总给人一种孤芳自赏的感觉。我也只在能静下心的时候来听(不敢说成是欣赏,自觉还没到那种层次)他的音乐。

记得前段时间有位兄台在勃拉姆斯音乐的陪伴下复习,考上的一注建筑师,在这里发了一张帖子,真的很佩服他。可能这就是建筑师的“个性”吧。由于我也是建筑学出身的,所以有感而发。好像扯远了,勿怪。。。

勃拉姆斯严谨的古典风格,或许有建筑美在其中?这点我不敢瞎说了:)
TOP
48#


[upload=jpg]Upload/20069191814376580.jpg[/upload][/quote]


富氏那套是立体声还是单声?[/quote]


當然是mono的......
TOP
49#

dj_simy 在 2006-9-19 15:13:18 发表的内容
看了兄的帖子,很认同兄的看法。

非常同意兄的一句“勃拉姆斯的音乐是最不适合用来当背景音乐的”,总觉得他的音乐比较内敛,在古典主义末期总给人一种孤芳自赏的感觉。我也只在能静下心的时候来听(不敢说成是欣赏,自觉还没到那种层次)他的音乐。

记得前段时间有位兄台在勃拉姆斯音乐的陪伴下复习,考上的一注建筑师,在这里发了一张帖子,真的很佩服他。可能这就是建筑师的“个性”吧。由于我也是建筑学出身的,所以有感而发。好像扯远了,勿怪。。。


有意思。
TOP
50#

老C 在 2006-9-19 16:24:36 发表的内容
亚河兄,NAXOS的这张六重奏音质如何?


1989年11月录音,音质很好,演绎也佳。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