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xjtlgxjhb
aimo6666 在 2006-9-19 13:27:21 发表的内容 [upload=jpg]Upload/200691913234240397.jpg[/upload]交响曲全集(柏林爱乐/卡拉扬) 这个小双张是卡拉扬1977-1978年的录音。老卡在60、70和80年代共录过三套勃拉姆斯交响曲,可见他一生对勃拉姆斯的用情之真了。这三个版本都可以说是经典之作。但整体看来,这个70年代版的要优于另外两个版本。这时正值卡拉扬控制柏林爱乐最得心应手的时候,抒情段落处理得精致而且从容。 这个小双张是最初我买的很少的D版之一,虽然音质相差不多,但心理却总感觉不是滋味,无论是对尊敬的勃拉姆斯,还是喜爱的卡拉扬,都感觉有一种窃取的味道。后来看到Z版,还是换了。
speed8888
老c
xjtlgxjhb 在 2006-9-19 14:01:07 发表的内容 aimo6666 在 2006-9-19 13:27:21 发表的内容 [upload=jpg]Upload/200691913234240397.jpg[/upload]交响曲全集(柏林爱乐/卡拉扬) 这个小双张是卡拉扬1977-1978年的录音。老卡在60、70和80年代共录过三套勃拉姆斯交响曲,可见他一生对勃拉姆斯的用情之真了。这三个版本都可以说是经典之作。但整体看来,这个70年代版的要优于另外两个版本。这时正值卡拉扬控制柏林爱乐最得心应手的时候,抒情段落处理得精致而且从容。 这个小双张是最初我买的很少的D版之一,虽然音质相差不多,但心理却总感觉不是滋味,无论是对尊敬的勃拉姆斯,还是喜爱的卡拉扬,都感觉有一种窃取的味道。后来看到Z版,还是换了。此版录音.制做的部分高频略冲而有毛刺.我买进后立马出手了!
dj_simy
施奈尔贝
aimo6666
reiner_fans 在 2006-9-19 13:27:41 发表的内容 微微的秋意已起,聽布拉姆斯的好時機啊 !!好久沒聽了.....需要複習了.
公牛
王小牛好
aimo6666 在 2006-9-19 12:16:24 发表的内容 当音乐的长河流到19世纪,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浪漫之潮。多少弄潮儿站立在这潮头之上,多少色彩鲜明的旗帜在潮头飞飘。在这巨大的洪流之外,却有一位鹤唳云端的独行客,他沿着巴赫和贝多芬开辟的道路,勇敢地捍卫着古典主义的最后荣耀。勃拉姆斯,一位令人尊敬、又有些神秘的德国佬。 勃拉姆斯的作品从数量上绝不能算多,但却以其完美的艺术形式、深邃的精神内涵,为我们重新确立了古典主义的典范。 3B之谓也许有些勉强,但不是汉斯·冯·彪罗无端的杜撰。巴罗克--古典--浪漫,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巴赫(1685-1750)把巴罗克音乐推向和谐美的极限,古典主义的大门也被他和他的儿子们悄悄推开;贝多芬(1770-1827)在海顿和莫扎特之后树立了古典主义的典范,却也让浪漫之潮初见倪端;勃拉姆斯(1833-1897)以非凡的冷静和超人的勇敢,在浪漫之潮汹涌澎湃之际,将古典之门在19世纪之末和缝关严。 勃拉姆斯严谨但绝不守旧,他满面髭须、表情严肃,甚至令人感到冰冷,内心里却充满着浓烈、温暖的浪漫感情! 听勃拉姆斯,十几年前我不知所云,十几年后我常听常新。 朋友,如果你还青春年少,如果你还风华正茂,最好别来打扰勃拉姆斯的思考。他喜欢孤独的清静,不喜欢热闹的纷扰。喜欢独自一人用你捉摸不透的方式静静地思考。 当历经岁月的沧桑,你再来和勃拉姆斯交谈,博大的情怀会让你感慨万千;当多年珍藏的那份情感的尘封一夕被风吹散,你再来倾听勃拉姆斯,你会感受到他无限的温暖。面对这喧哮的尘世,如果你不甘随波逐流,不甘堕落其间,来听勃拉姆斯吧,他会告诉你该怎么办!
亚河
chopin 在 2006-9-19 17:33:43 发表的内容 勃拉姆斯我平时听得少,但每次听都是最认真的。翻出了旧文,凑凑热闹。记得很久以前看过一本小册子《平常的勃拉姆斯》。这个标题深得我心。从个性的角度来说,肖邦的优雅,缱倦和诗情可能和我更为接近。而勃拉姆斯的那种将一切埋在心底的晦涩和我相去甚远。但他的音乐却始终积淀在我心底。每当一段经历或一段感情滑过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我就会去听勃拉姆斯。勃拉姆斯堪称贝多芬以后最好的交响乐大师,然而我却更喜欢其间弥漫的室内乐气质。有一种幽幽的灯光下推心置腹话平生的味道,很温暖。虽然勃拉姆斯不大透彻,也不大爽快,不激烈也不太亮,但就是这种如同知己间掏心肺腑的表情和语气吸引我的凝视、关注和同情。记的有人说过:勃拉姆斯就象焦炭。是啊,你只要把肺腑里的气流对他吹上几口,就可以取暖。 莫扎特和肖邦的音乐,都是裸露的心灵,具有天人合一的通灵气质。还有舒伯特。巴赫更是几小节的音符就可以引出整个世界。而勃拉姆斯做不到,这个北德佬不善于直抒胸臆,他心中的那种化不开的浓情使他只能小声的呜咽。都说柴科夫斯基情感丰富,但我以为勃拉姆斯远比老柴动人。柴科夫斯基一路充满啜泣,处处流露忧郁和伤感。而勃拉姆斯给人总的感觉是幽暗曲婉,苦涩沉郁,就象一条河流在没有月光的夜晚缓缓流淌。深遂而迷离,凄清而孤寂。虽然色调冷暗,但决不令人感到沉重和压抑,相反,在那一抹的苦涩的余味之中常常散发出深长隽永的一缕缕情丝,让人闻到一阵阵淡淡的清香,有曲径通幽、柳暗花明之妙。他的室内乐深沉婉转,旋律十分优美,像是在自我品尝着苦痛的人生况味。经常令我想到稀疏的阳光射进灰暗的阁楼。他的四部交响曲各个方面的情愫都得以匀称而充分的铺展,那种浓厚沉郁,幽深绵长的旋律经常在一个空旷遥远的空间孤独的鸣响,深沉感人,像一个历经苦痛的人在诉说,在压低了嗓子哼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