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2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音响组合与听音室:唯美6号+钟神大旗舰世纪版+金诗韵DAX2+E3 [复制链接]

查看: 160529|回复: 241
81#

文章整理下可以发表了
TOP
82#

偶也曾是唯美六号的玩主,偶和前来欣赏的朋友们喜欢这箱。

提醒楼主,稳压器是有使用寿命的,在它重伤之前要换掉!
TOP
83#

马背上的水手 在 2006-9-16 16:10:29 发表的内容
田园牧歌2 在 2006-9-16 15:53:05 发表的内容
握手握手。都是唯六的用家,都是全套国货。


呵呵,以后多交流吧!好像阁下现在换了美星的2A3前级?我对那个前级也很感兴趣,准备明年再买个蛋前级,形成两种不同的风格(听人声和室内乐用蛋前级,听交响乐用JA2)。请短信告知一下购买的成交价格。

建议阁下升级一下音源,你现在对系统表现很满意,如果再升级音源,你会发现其实现在唯美6号的潜力可能只发挥了5~6成。

我本想全套国货的,但是最后关头还是选择了金诗韵DAX2,算是中西合璧吧!
~~~~~~~~~~~~~~~~~~~~~~~~~~~~~~~~~~~~~~~~~~~~~~~~~~~我也是唯六,也听古典,DD!
TOP
84#


篡改一下毕加索的格言,发表点感慨:
如果你懂电子技术,你可以成为一个音响工程师;
如果你懂音响艺术,你可以成为一个音乐家;
如果你既不懂电子技术,又不懂音乐艺术,那你将成为一个——




发烧友!  
我也是!
TOP
85#

调整升级的设想

按照发烧友的心理,找到问题之后下面就是如何折腾改善了——
针对第一个问题,首先想到的是换数码线——160元的鲨鱼散线,谁看了都会建议换一换的,已经有热心的发烧友建议上3000元左右的二手数码线了——呵呵,以为偶家是开银行的吧!
第二呢,显然是换转盘了,东方之声的E3,也就是两千多点的玩意儿,恐怕也是千夫所指的,呵呵!(关于东方之声,稍候我还有话说)。
第三呢,电源线、信号线都可以尝试换一下搭配,挑选比较温暖、厚润的,估计应该有改善。问题是,要花多少钱?

其实,可能最后是换一个胆前级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听过几次美星的2A3,特别是配德颂的V6推LIINN和金琅的书架箱,完全是另外一种风格。只是,甘蔗没有两头甜,到时候估计系统 的HIFI性又要下降一些。
配两台前级,这个想法不错!


至于声像聚焦的改善,估计换电源线、信号线和转盘会有改善,但是无法从根本解决这个问题——结构决定功能,三分频的落地箱,在声像聚焦方面绝对不能用2分频书架箱的标准去要求。真要想解决声像聚焦的问题,哪天吃饱了撑着了之后把闲置的监听2号接上去,估计就没问题了(不过,其他表现下降也就无法避免了)。
最后编辑马背上的水手
TOP
86#

预留
TOP
87#

这次我想U-571兄要说点什么了....
一样的钟神
一样的经历了从大空间到小房间.
TOP
88#

时势造英雄与英雄造时势

初步分析,国内发烧音响和音响发烧这个圈子20来年的发展,有一个大的背景和三条主线:
大背景就是中国经济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使国家的综合实力增强,人均收入不断增加;同时,加入国际经济大循环之后特别是WTO之后,中国与世界的距离更加贴近,无论是学习、借鉴、模仿、创新,许多方面都逐步与国际接轨;改革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在总体上激活了积淀多年的民族力量,中国众多的人口和廉价劳动力,使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制造能力非常强大,不可低估。据说,欧美国家的家庭中,几乎找不到没有MADE IN CHINA的东西,许多在国外生活的同学都说,中国现在的势头有些象7、80年代的日本。看看纺织品贸易的争端、彩电反倾销以及西班牙焚烧中国鞋类的情况,就可以知道中国的制造能力对其他国家造成的冲击,也可以知道中国的制造能力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去年一同事去德国洪堡大学做访问学者,开了一门“当代中国经济”的选修课,结果非常受欢迎!因为要回国,无法按每周一次上课,所以校方专门调整课程安排,一周上课4次,把课讲完才能走。其实,那位同事的教学水平是很一般的,但是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根源在于德国人对中国经济的浓厚兴趣——连续20多年的高增长,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声明一下,本人绝非dang员,以前有人要偶入党,偶赶紧入了个民主党派,后来连民主党派都不是了——只是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力图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评价)

三条主线之一:
收入增加带来的市场升级。老百姓的整体收入水平增加,生活质量提高,购买力增强。特别是产生了除工薪阶层之外的中产阶级和新贵阶层,购买力不容低估,由此为音响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需求引导供给)。
三条主线之二:
与国际接轨带来的更好的学习机会。进口音响的档次提高,中国人眼界大开,同时高档洋货(HI-END)级的产品的设计理念及市场运作手法,为国人学习借鉴(说模仿抄袭也行)提供了更好的蓝本。客观地说,在音响方面,洋货是中国人的老师,不过在90年代是一个拿着小学课本的一般老师在给中国音响上课;而现在呢,可能是拿着大学甚至硕士课本的优秀老师在给中国人上课——这个比喻还可引申开去,按下不表。
三条主线之三:
国内音响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胡适N年前就批评过,中国人做事不认真,许多事情差不多就行,所以许多事情做不好。但是,中国人一旦认真做事,还真能做出点令人佩服的事情来。发烧音响是必须认真、马虎不得的,这市场刚启动时,极度混乱、混沌,有些素质很差的企业也在里面浑水摸鱼,捞了一把,最终被市场无情地淘汰。但是,毕竟也有一些有点追求、素质较高的企业,经过若干年的风雨之后,也慢慢积累了实力、熟悉了市场,也提高了设计、制造的能力,这些企业才是真正能代表中国音响发展未来的中流砥柱。
而且,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崛起,这些企业还会不断进步、逐渐壮大。



还有一点让人觉得很遗憾,就是中国的发烧音响,似乎都是民间资本在经营。大概是这个行业对于国计民生并不重要,属于国退民进的领域,所以国家对这个领域并不重视。整个中国的发烧音响行业,说悲惨点,就是一个没爹没娘的孩子,全靠自己才能活下去。
最后编辑马背上的水手
TOP
89#

预留
TOP
90#

器材升级的投入-产出——边际效益分析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所有发烧友的信条。
谁若连这个都不知道,就不能叫做发烧友了(靠,“发烧友”这个名号是不是有政府特殊津贴啊?这么多人都想当?)

不过,从理性的角度看,如何升级需要谨慎从事。
在下的专业是管理(人力资源和市场营销),所以站在发烧之外从管理的角度看发烧,会有一些不同的见解,供大家参考。

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核心,是如何用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效用。前提是资源有限,而人的需求无限(数量和质量),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需要。

在某个项目投入一定的资源(投资),获得一定的需要满足(收益),对这种投资行为进行评价常用效用/费用比(收益率或性价比)来评价,这个大家都很熟悉。
在一个已经运行发挥作用的项目进行再投入(边际投入),获得一种更大的需要满足或者说改进(边际效益),对再投资行为的评价是用边际效益/边际投入(边际收益率)来评价的。
再投资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率大于等于已有项目的平均收益率,这是个常识性的原则。

比如,我这套系统,原来投入5万左右,后来加金诗韵解码器,增加1.6万,主观感觉是系统性能提升了50%左右,边际投入是30%,边际收益是50%,边际收益率=50%/30%=166%,高于以前系统的平均收益率水平,所以是理性的、可行的。

按此思路评价:
如果买条3000元的二手数码线,边际投入增加5%,边际收益呢?谁能保证有5%?!
如果花500~1000元买条数码线呢,边际投入增加1~1.5%,系统的提升超过2%有没有把握?

呵呵,大家明白了吧!
可能卖线材的JS要气得吐血了,哈哈!

所以,如果阁下非大富大贵之人、可以很有底气地说“钱不是问题”这类豪言壮语的话(确实有这样的人),建议诸位在升级前仔细想一想“边际收益”这个词,慢慢就熟悉了。
最后编辑马背上的水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