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说交流稳压和滤波的问题。
为这套音响专门买了个国产的交流稳压器(5000VA)。
关于交流稳压是否需要的问题,一直有两种意见。支持的意见是认为首先必须保证电压稳定才能有好声音;反对意见认为多个香炉多个鬼,交流稳压使器材在播放大动态信号时反应延迟(大电感的作用)、影响瞬态表现,应坚决不用。
我的观点很明确:如果电压不稳,器材的声音表现值得怀疑,甚至连安全性都存在严重隐患,所以原则上应尽量采用。
94年时的器材非常低档:国产的one 497CD、天逸586(?)卡拉OK前级、湖山BK2*100JMKII后级、低频霸主,自己动手进行了摩机(功放和低频霸主,还在音响报刊上发了几篇摩机的文章,呵呵!),当时住的地方电压严重不稳定,可以明显感受到电压波动对声音的影响是很明显的。
我当时没有用稳压电源的时候,常常能听到电压偏低偏高带来的音质变化,经过1、2月的“专门训练”,我已经可以从声音来猜测电压的实际数值——先猜,再用万用表测量,误差在3伏特以内。
以上经历,绝非虚构!所以,从95年开始,我就坚持要给音响配交流稳压器——现在也不例外。只是功率裕量要留大点,按实际消耗功率的5倍以上考虑,还有就是挑选好一些的品牌。95年我买的是上海振华3000VA的,现在的系统用的是同厂(改名了)5000VA的,其实整套系统消耗功率大概就是500瓦,10倍裕量应该足够吧?
其实用交流稳压器的弊端,可能充其量就是影响大动态时的瞬态响应;但是好处是很多的,除了稳定电压保证设计的工作点之外,自耦变压器就是一个大电感,可以把电网中的高频污染有效去除的。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有些地方电压严重偏高,甚至有240~250伏的,难道大家就不担心哪天器材被报销了?
至于交流滤波,因为同样的道理,我认为加上之后至少可以获得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
实话实说,我还从没比较过加或不加交流滤波的差别,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