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论坛博士后之请教LP老鸟——这个调校板怎么用? [复制链接]

查看: 4597|回复: 33
21#

开心果 在 2006-9-15 21:01:28 发表的内容
另外转摘文章里的有效臂长为237mm,是值得商讨的。为什么呢?请看下图(借用您的)。从图中可看出,当唱头装在不同的位置时,有效臂长是不同的,所以应该以实测为准。另外按效臂长为237mm的条件看,超距为15mm是不太妥当,应该取17.24mm以上。如果是我的机器,我会调到19mm。

[upload=jpg]Upload/2006915210627105.jpg[/upload]



我想,这里说的“有效臂长为237mm”可能是指使用“君子”自家的唱头时的有效臂长。请看以前俺用君子“Elys”唱头的图片,总共3颗螺钉,尤其最前面那颗螺钉,这三颗螺钉锁紧之后,RB-300唱臂的有效臂长和超距都是定值,也就是这款唱臂当初设计时设想的尺寸。

有人曾经教我一个笨办法,将君子“Elys”唱头的唱针的落点在转盘上做一个记号,以后无论安装任何唱头,比如现在的ELAC 792E唱头只有两颗螺钉,只要该唱头的唱针的落点与这个记号重合,就是正确的,此时的超距不言而喻就是正确的。当然这得假定前面的认识正确而且君子“Elys”唱头以前安装无误。

不知如此理解正确否?一直没有实践过……。如果如此理解正确,下回俺将ELAC 792E唱头卸下来,重新装上君子“Elys”唱头试试……

“按效臂长为237mm的条件看,超距为15mm是不太妥当,应该取17.24mm以上。如果是我的机器,我会调到19mm。”开心果兄,这俺就菜了。想弄明白其中的道理,请不吝指教。

[upload=jpg]Upload/200691614563548887.jpg[/upload]
TOP
22#

开心果 在 2006-9-15 21:01:28 发表的内容

正确的垂直循迹角应该是15到18度,但都在静态时调整,所以要调到20度左右。注意了,这个20度是指针尖轴线与唱片的垂直线之间的夹角。有人用针杆与唱片成20度为准,这只有针尖与针杆成直角的条件下才正确。

“不垫唱片音质棒些”不宜作为正确的依据。


““不垫唱片音质棒些”不宜作为正确的依据”。不错,只知道“不垫唱片音质棒些”,是相对棒些,是否为“最棒”目前就不得而知了。感觉似乎还有潜力……
TOP
23#

qiguang 在 2006-9-15 15:22:10 发表的内容
其实只要把A、B点调好,超距自然就正确了。超距其实也是为了保证在这二点唱臂和音轨成正切关系。


开心果 在 2006-9-15 21:01:28 发表的内容
溪秀兰 在 2006-9-15 14:56:03 发表的内容
嗯!唱头壳的边线是否也可理解为唱头的一条边线,在我的ELAC 792E动磁唱头上也就是与标有“D792E”字样那条线相垂直的线?当然这得假设该线与针杆平行。

一般是可以这样理解,但不能再假设该线与针杆平行了,应该确认它们是不是平行了。之所以用唱头壳的边线替代针杆来调整,是因为1 唱头壳的边线比针杆容易观察。2 多数情况下唱头壳的边线都与针杆基本平行,如果不平行,容易观察也白搭。

事实上针杆不可能和那些切线平行,正确的理解应该是针杆在唱片上的投影与测试点的切线平行。


南海十三郎 在 2006-9-15 23:53:45 发表的内容
提醒一点,用放大镜观看针尖有没有积物,要及时清洁唱针,否则怎调都会出现失真和杂音


嗯!多谢!
TOP
24#

也就是说,超距相差4mm,循迹误差不会大很多。现在倒是没感觉放唱唱到内圈失真。记得D版说过,动磁MM唱头超距不是太重要的参数,关键在循轨角。

下回将ELAC 792E唱头卸下来,重新装上君子“Elys”唱头做一个记号,再装上ELAC 792E唱头试试,然后用那个调校板检验检验,最后耳朵收活(干活的活)……
TOP
25#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26#

有关超距的问题有些复杂,一两句可能道不清其中的道理。
使用超距的目的是减少循迹误差,当唱臂确定后,它的有效臂长也就基本定了(随唱头安装的位置不同而有少量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循迹误差会随着超距的变化而变化。变化的基本规律是太小或太大时,循迹误差都比较大,只有在某个值(称为最佳值吧)时,循迹误差达最小。换句话说,就是对有效臂长已经确定的一个唱臂,超距取最佳值时,能使循迹误差最小。

超距的最佳值由有效臂长、放唱的最大半径、放唱的最小半径这三个参数共同决定。

至于君子臂的效臂长为237mm,而超距为15mm,为什么我认为不太妥当,是因为它离我认为的最佳值19mm远了点(这时调校卡的两个零点可改为63.5mm和123mm)。

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超距用15mm,循迹误差也不会大很多。
TOP
27#

JWang兄说得对,超距、循轨角纯粹是几何的问题,与唱头的类型没关系。说MM唱头超距不是太重要的参数,先别说在理论上站不住脚,就是对初烧黑胶的人来说就有误导的倾向。

事实上我们平常调的超距、循轨角等参数,都是在静态的条件下的进行的,但是唱机是在动态的条件下工作,这时的超距、循轨角都会发生变化。这时不同类型的唱头对超距、循轨角发生的变化就不同。前面说的垂直循迹角应该是15到18度,但都在静态时调整,所以要调到20度左右,就是这个道理。因此“MM唱头超距不是太重要的参数”可能是一个假象。
TOP
28#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29#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最后编辑JWang
TOP
30#

JWang 在 2006-9-18 3:52:14 发表的内容
回到这个帖子的主题,君子RB-300唱臂使用君子品牌的唱头时,三颗螺钉已经将唱头固定不可移动,此时的有效臂长、超距都是正确的,也就是最佳的,而且还是唯一最佳的,这至少在唱臂的设计者看来是如此。

唱头固定不可移动时,一般地说,这应该是它的有效长度。相应的超距是不是最佳超距就要看你用来调循轨角的量规。这里有两种情况。如果你的量规是按这个臂来设计的话,你可以取得最佳超距。如果你的量规不是按这个臂来设计的话,你是无法取得最佳超距的。即使是如此,你的LP唱机还是有可能达到比较理想的重放效果的。


这里有个问题俺就菜了,请问此时相应的超距难道不是唯一的?还可以用不同的量规来调整吗?姑且不论此时是不是最佳超距。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