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是不可能拿的了,文字功夫太差.为多谢HIFI168,李源、大草等先来几句粗听"印象":
曲目选材广,HIFI 性,音乐性都不错.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首,牛筋四人帮的演奏,我的器材是听不到拉琴的人的急促的呼吸声了,但牛筋味之浓烈,我是深深地被吸引.导致的后果是:一大早7点多发短信给阿晓订碟.接着上网搜索出DR.PAN的相关贴子,发现原来是上扬代理的,出了两个专辑,又再发短信给晓MM追加订碟,一点都没考虑晓MM睡醒没有(电器城约9点半上班吧).
另外,印象深的有老易录的"阳春白雪",碟上大草已写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最后收尾的鼓的低频效应,我的器材虽很一般都能感受到它与众不同的出色录音。
还有一段选自“麦田之歌”的曲,则自我感觉不如LP的效果,恰好拿碟前一天晚上听的该LP,空间感非常强烈,第二天取到碟,听SACD,没有听LP的空间感好。但由于听LP与CD是两套完全不同的系统,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并非即场A/B对比,这种印象得出的结论不具科学性,合理性,故此请烧友门注意。第一首的歌珍纳的唱功与原唱有差距,因有先入为主的听感,因此不觉得它的很好。火鸟的选段因太爆,这正是我的音箱最薄弱的环节,结果“惨不忍听完”。阿淘的歌的选曲依然是真挚动人的童言童声,不大整齐的歌声却表现出非常吸引的现场感。半懂不懂的客家话听得很有味道。乡村生活的悠然自得,陶渊明的诗词意境自然而然地浮现眼前。但,曲子的结构好像连接不大好,象两首歌似的。其他的听大家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