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旋律优美,景色旖旎的《沃尔塔瓦河》十个CD版本。 [复制链接]

查看: 21382|回复: 93
41#

各位,我只有那索斯和白头老个两张,按楼上的说法,应该是库贝里克指挥捷克爱乐的最原汁原味。不知有得卖无?边道有?请指路。
TOP
42#

金卡是比较完美的版本
TOP
43#

(转帖)其实作为听交响乐入门的曲子,最合适的莫过于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响诗《我的祖国》中的第二乐章,《伏尔塔瓦河》。我向有心欣赏交响音乐的朋友极力推荐这首久演不衰的名曲的理由很多:一是单乐章,全曲长十二分钟,对于新手来说,不易产生审美疲劳;二是结构简单,容易找到主题旋律;三是旋律优美,易形成音乐记忆;四是属于白描式的写实手法。从河流的发源,直到奔腾入海,脉络清楚,起伏明显,轻重缓急,如歌如颂。如何欣赏?只要参照这几句话就行了:“涓涓细流,汇成大川;水波浩渺,如画江岸;猎号几声,舞蹈翩翩;河入峡谷,浊浪滔天;胜利入海,渐行渐远……”。由于我笔拙,也只有在网上,才敢斗胆用如此粗俗低劣的语言来诠释这首美伦美奂的世界名曲。但这不是主要,只要对人们理解这首人间仙曲有所帮助,也就没有亵渎斯氏了。
[upload=jpg]Upload/200672414354578730.jpg[/upload]
最后编辑MBL1521
TOP
44#

肯定不止五次,我有1937年12月与捷克爱乐的录音。
最后编辑vincentlyl
TOP
45#

[upload=jpg]Upload/200672423355725386.jpg[/upload]

库贝利克1952/12与芝加哥交响合作在mercury的录音,是早期发烧录音的代表作,当时库贝利克已经与mercury合作过一张「展览会之画」,因此决定与已有三年默契的芝加哥交响在捷克以外地区首度合作灌录他最拿手「我的祖国」,录音师为c. robert fine使用的麦克风为德律风根u47型。此版精神抖擞充满着阳刚气,背景嘶声清楚,弦乐虽然厚实但飘逸感略显不足。严格说来这虽是早期发烧录音的见证,但只能说是中上表现,音乐显得粗旷有余精致不足。
TOP
46#

[upload=jpg]Upload/200672418125238809.jpg[/upload]

wit在1993/12与1994/1和波兰国立广播交响乐团所灌录的此版,有两个很诡异的地方。第一全曲六首分两次录音完成(前两首、后四首),前后时间差距大约一个月,令人担忧诠释的统一性。第二在同一天录音中,可以明显感觉乐团状况的不稳定,虽然在鼓动情绪方面此版偶有表现,但整体来说还是显得不够稳定,过度情绪化。(转台湾赖伟峰帖)
TOP
47#

d9 在 2006-7-23 1:31:39 发表的内容
听过几张库被里可的,发现总体水平还是orefo那张指挥巴发里亚乐团的最出色。


[upload=jpg]Upload/20067251013553936.jpg[/upload]

1984/5库贝利克与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在orfeo灌录的版本,「巍峨的城邑」比起波士顿版更为凝炼,气氛相当接近他的维也纳爱乐版偏向细致柔美。其实如果以完备性来论,这个时候的库贝利克对「我的祖国」的理解,早已超越其它指挥甚多。不过或许有人感到纳闷,为何本版没有得到任何奖项推荐呢?过于平稳的处理,少了点辛辣的个人特质或许是个中原因吧!(赖伟峰)
TOP
48#

NAXOS公司发行的安东尼·维特指挥波兰国家广播乐团的CD唱片(编号8.550931),片长有79分38秒,是所有已知版本中最慢的。维特的演绎充满想象力,全曲表达得非常柔美,富有浪漫气息,很多地方缓慢的处理又透出庄严的意味。乐团的表现力也很强,管乐独奏非常迷人,各种细节交代得一丝不苟,并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NAXOS公司的录音追求音乐厅式的效果,初听可能不会觉得音效突出,但实际上这样的制作有类似现场的效果,音质纯净,平衡良好,非常耐人品味。维特的这一版已经赢得了很高的评价,再加上这张唱片在国内的售价只有四十五元上下,就使得它更具吸引力了。
最后编辑MBL1521
TOP
49#

    1990年《布拉格之春》的音乐会至今仍令无数乐迷津津乐道。这张现场版真实地记录了当年激动人心的音响和情绪。斯美塔纳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是捷克民族的精神写照,库贝利克的诠释则是最权威的。当年库贝利克指挥这场音乐会时热泪盈眶、激情四射,原汁原味的捷克风格,品位独特,不愧大师版的佳品。(转帖)
    1996年8月11日,世界乐坛的一颗巨星陨落了——指挥大师拉斐尔.库贝利克溘然长逝。虽然库贝利克曾因政治原因而游历英伦及南美大陆达42年之久,但他始终心系自己的故土——波西米亚。也许是因为库贝利克长期流亡海外,对《我的祖国》有着与别不同的理解与感触,所以,在他的指挥棒下流淌出来的旋律,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在1990年“布拉格之春音乐节”上,阔别祖国长达42年之久的库贝利克登上指挥台,一曲终了,这位76岁的老人,已是老泪纵横。。。(转帖)
TOP
50#

[upload=jpg]Upload/20067258242799476.jpg[/upload]

库贝利克自己挑战自己可以说倒吃甘蔗、渐入佳境,1990年他因为捷克民主开放,以76岁高龄回到暌违42年的故乡,那种心情与史麦塔纳当时情况颇为相契。这是「布拉格之春」音乐节与捷克爱乐合作supraphon的录音,指挥、乐坛、地点、唱片公司、心情都是那么波西米亚,因此成为classic cd百大、日本究极百大榜单双料得主倒是不令人意外。圆熟的处理手法,令人动容的故事或许是此版最吸引人的地方,此版几乎是每位乐迷拥有「我的祖国」的第一选择,不过同为库贝利克指挥相差接近二十年的录音之间,还是有存在颇大的差异,对「我的祖国」有兴趣者建议至少该拥有两版库贝利克的录音,其中以本版以及波士顿交响两版为首要推荐。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