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Melodiya「執念百想」系列, 光輝十月初登場!!(精彩陸續有來,11... [复制链接]

21#

回复 19楼shinelb的帖子

是的,新系列的柴小協就是取自其中的第一集
TOP
22#

回复 18楼shinelb的帖子

建议出黑胶
TOP
23#

回复 22楼Rossi的帖子

多謝建議!!
TOP
24#



ANDRE 发表于 2023/10/6 17:39:46
2023/10月號  香港<音響技術>評文

at1.jpg (, 下载次数:0)

(2023/10/9 15:14:34 上传)

at1.jpg

TOP
25#

回复 18楼shinelb的帖子

建议出黑胶
Rossi 发表于 2023/10/8 17:45:22
对,黑胶的大提琴小品好听。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6#

杜普蕾、斯塔克、罗森、麦斯基,等等。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27#

原來早在半年前(2023/3月),澳門日報已有專文報導了!如今首度發行實體唱片,也算是有對這銘盤有所呼應。祈望這盤限量發行CD(日本壓碟/無压縮輸出)可符合古典發烧友
ANDRE 发表于 2023/9/6 12:16:25

2023/10/12 HIFI168E版 樂友/獨孤爱樂 評文

https://mp.weixin.qq.com/s/vWYD2mH4sUM20m4v2hnF_w
TOP
28#



ANDRE 发表于 2023/9/7 18:55:29 2023/10//12 台資深音響達人蔡克信 評文
c1.jpg (, 下载次数:0)

(2023/10/13 17:23:48 上传)

c1.jpg

c2.jpg (, 下载次数:0)

(2023/10/13 17:23:48 上传)

c2.jpg

c3.jpg (, 下载次数:0)

(2023/10/13 17:23:48 上传)

c3.jpg

c4.jpg (, 下载次数:0)

(2023/10/13 17:23:48 上传)

c4.jpg

c5.jpg (, 下载次数:0)

(2023/10/13 17:23:48 上传)

c5.jpg

c6.jpg (, 下载次数:0)

(2023/10/13 17:23:48 上传)

c6.jpg

c7.jpg (, 下载次数:0)

(2023/10/13 17:23:48 上传)

c7.jpg

TOP
29#


2023/10/12 HIFI168E版 樂友/獨孤爱樂 評文

https://mp.weixin.qq.com/s/vWYD2mH4sUM......
ANDRE 发表于 2023/10/13 10:13:45
特约碟评 | 无意苦争春,只有香如故--上扬爱乐《杜普蕾/英国BBC交响乐团首访莫斯科音乐会》CD。
这是一篇论文级别的碟评,也是eric收到的最好的碟评!

独孤爱乐 HIFI168E版
2023-10-12
最近网上有一个大提琴视频《殇》,演奏者“杜普蕾”,在发烧友的朋友圈经常有人转发这段视频。
其实《殇》并不是杜普蕾演奏的,是香港作曲家徐嘉良2002年创作的作品,由韩慧云演奏,所以作为发烧友的你,看到这篇文章后,以后谁再说《殇》是杜普蕾的作品,一定要及时纠正,避免张冠李戴,以讹传讹。

关于杜普蕾,乐迷们最为熟知的一个故事是:匈牙利大提琴家斯塔克与友人一起在火车上的广播里听到杜普蕾的演奏,当时他并不知道是杜普蕾,听完后对友人说:“像这样将所有复杂矛盾的感情都投入到大提琴里去演奏,恐怕是活不长的。”
谁知一语成谶,不久后杜普蕾罹患多发性硬化症,至1987年逝世,遍历人间42载春秋。
那么既然斯塔克当时听到的不是《殇》,那会是什么曲子能让他这么感慨呢?
其实是杜普蕾演奏的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而斯塔克作为成名已久的大提琴前辈,出于对《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熟识和理解,他从杜普蕾的演奏中听出了这是用生命在演奏!

真是知音难觅、惺惺相惜啊。


关于杜普蕾的故事,大家可以去看一部很有争议的电影《她比烟花更寂寞》,就是根据她的生平改编的。
杜普蕾是上帝派到人间的大提琴天使,然而,上帝并不打算让天使在人间过久逗留。她5岁学琴,16岁开始职业生涯,28岁患病,艺术生涯只有短短的十年光辉岁月,如烟花般绚烂,也如流星般短暂,但这十年间的成就,足够不朽。

今天介绍的这张上扬爱乐新碟,就是1967年1月7日,时年22岁的杜普蕾同英国BBC交响乐团首访莫斯科的实况演出录音。
从时间上算,这应该是杜普蕾艺术修为日臻成熟的阶段,同时也是杜普蕾人生最幸福快乐的一年,因为她在1966年12月通过傅聪夫妇的介绍认识了巴伦博伊姆,并在1967年6月与其结婚,而这场演出正是这对音乐界的金童玉女热恋的时候,所以,我们在听这张专辑的时候,能否听出这种幸福的感觉?!

这是一场真正的音乐盛宴,整张唱片由两张CD组成,共分五部分,我们可以理解成西餐的五道“菜品”。
“开胃菜”:分别是苏联、英国两首国歌,整个乐团暖场热身之作,没什么可说的,反正是没有《义勇军进行曲》好听。
“前菜”:《海顿第83交响曲》。
《第83交响曲》外号"母鸡交响曲",是海顿创作于1785年的六首巴黎交响曲之一,将高贵、端庄、讽刺、幽默等熔于一炉。
此曲较为轻松欢快,因是交响曲,杜普蕾的大提琴表演并不突出,作为前菜,向人们展示了BBC交响乐团的整体实力和水平,是一道合格的头盘“菜品”。
“主菜”:《艾尔加大提琴协奏曲》。
不知道是艾尔加成全了杜普蕾,还是杜普蕾成全了艾尔加。
杜普蕾的一生仿佛都捆绑在了这首艾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上,也多亏了她的演奏才使得这部作品得以推广和流行。
相信无人会反驳杜普蕾的演奏是史上最经典的版本。
乐曲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较为悲剧色彩,大提琴如泣如诉,之后单簧管、巴松圆号进行了同情的回应。
第二乐章大提琴快速拨弦慢慢渐强,变得轻快明朗,经过了一段短暂的华彩片段之后,又逐渐变得庄严肃穆。
第三乐章变得深情款款,大提琴延绵不断的音色夹杂着淡淡的哀伤。
第四乐章到了高潮部分,旋律变得快速渐强,强音之后引出大提琴独奏,主题高贵而庄严。这首长达半个小时的曲子应该是这场演出的重中之重了,作为“主菜”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因为杜普蕾曾在苏联学习大提琴半年,回英国后很快一鸣惊人,如今再次回到苏联,已今非昔比,成为当时最为炙手可热的乐坛新星,从演出前的掌声热烈程度就听得出来。
我特意对比了一下1965年同样是巴比罗利指挥的录音版本,从录音效果上看肯定是65年的录音好,这段现场录音的动态范围要小一些,好在母带处理的很干净,听不出明显的杂讯和噪点,但**感和现场感强烈,模拟味道十足,杜普蕾的现场演绎变得更加温柔细腻一些,没65年版本那么悲情,这似乎也映衬了我前面说的,品出了一丝幸福甜蜜的味道,这就是爱情的伟大之处。
而与巴伦博伊姆结婚后,有了夫君的助力,杜普蕾的演绎如鱼得水,如虎添翼,逐渐达至巅峰状态。
“副菜”:《西贝柳斯第二交响曲》。
西贝柳斯D大调《第二交响曲》创作于1900年至1902年之间,由西贝柳斯亲自指挥初演,是他所有交响乐作品中最流行的一部,有人将它称为西贝柳斯的 “田园交响曲”。
乐曲有着强烈的芬兰风土气息和浓厚的北欧民谣色彩,旋律简朴深沉,充满力量,是19世纪末浪漫主义壮丽篇章的典型。
西贝柳斯《第二交响曲》是巴比罗利的拿手指挥曲目,这场演出是同样的高潮迭起、精彩不断,不愧为“西贝柳斯”专家称号。
在CD的最后附录的是“餐后甜点”:《布瑞顿: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乐段彩排花絮,现场收录了彩排实况,要是有视频资料就更好了,一定会发现一些精彩有趣的幕后花絮。
这张专辑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上扬爱乐唱片联手俄罗斯第一音乐厂牌Melodiya,让久存仓库中的珍贵录音重见天日,实乃乐迷之幸事。
而碟片在日本印制,制作精良,包装精美,限量发行,实为古典乐迷和杜普蕾粉丝们不能错过的收藏经典。




































































TOP
30#


ANDRE 发表于 2023/10/4 16:10:36

<沙夫蘭大提琴安可曲>詳见:
https://weibo.com/2518372443/4957839825047356
TOP
31#


<沙夫蘭大提琴安可曲>詳见:
https://weibo.com/2518372443/4957839825047356


ANDRE 发表于 2023/10/18 12:55:41
7 14:36 来自 微博网页版


【永遠的大提琴紳士📀Daniil Shafran絕版銘盤再度面世】
古典樂界有個討論,在蘇俄能與Mstislav Rostropovich(1927 - 2007)匹敵的只有Daniil Shafran (1923 - 1997),前者於國際舞台大放異彩; 後者則選擇留在自己的國家繼續鑽研琴藝 (這裡不用"技"字,不足以形容沙夫蘭對音色與旋律性的堅持) 沙夫蘭沉默寡言,注重琴音的質感和音與音之間的連貫性,抱著Amati大提琴的他無比溫柔,展現紳士風範。此張來自俄羅斯音樂廠牌Melodiya的銘盤已絕版多年,收錄16首耳熟能詳的「安哥曲」: 巴赫:調觸技曲與賦格、聖桑:天鵝、 拉赫曼尼諾夫:無言歌、德布西:貝加馬斯克組曲...常言道,家常便飯要煮得好是最難的,沙夫蘭就在這尋常的曲目中顯出功架。專輯《Encores》現推出限量日本壓碟CD,上揚愛樂全球獨家發行。
TOP
32#

回复 11楼ANDRE的帖子

问下现在上扬的产品淘宝上哪家在卖
52violin 发表于 2023/10/3 10:46:41
2023/11/1 上市
  

SMELCO1000927   < 魔指 >                

  

  

Mihail Rozhkov (1918~2018) 演奏  巴拉萊卡琴( Balalaika, 又名: 俄羅斯三角琴 )

  

l    獲指揮帝王卡拉揚譽為「巴拉萊卡帕格尼尼亅

  

l    精彩演繹15首古今名曲, 包括俄羅斯傳統民謠、情歌、古典; 琴藝之高超, 令人瞠「耳」結舌

  

l    特別推介:  T#12<查爾達斯(Czardas) 狂想>

  

l     俄羅斯源音母帶無壓縮輸出、低音染,原味十足!!

{魔指} ,它是<旋律/執念(Melodiya x Obsession )系列新輯:俄羅斯三角琴(=巴拉萊卡琴)的渾名。曲目涵蓋古今,錄音自然(屬很耐聽的那種),CD在日本制。
演奏家Mikhail Rozhkov/羅茲科夫 (1918 - 2018,終年99歲),被指揮家卡拉揚譽為「巴拉萊卡琴界帕格尼尼」
私房推介曲:
Track#12:古典名曲<查爾達斯狂想曲(Czardas)>
Track#13:電影「A Simple story」插曲情歌(初聽此曲,直覺是:咦!?這不正是中國知名唱作人 李健 的神曲"貝加爾湖畔"的濫觴嗎?)
意者可請参考:
https://sunrisemusic.com.hk/en/product_detail.php?pid=3461


【Melodiya X Obsession系列📀巴拉萊卡琴界帕格尼尼 - Mikhail Rozhkov】巴拉萊卡琴是俄羅斯傳統音樂中必會出現的樂器,琴身呈三角形,有不同的大小以定音域,琴頸幼,有三弦,先天的外形優勢方便演奏者彈撥迅速的旋律。獨特的聲音成為了俄羅斯音樂的標誌。Melodiya X Obsession系列這次迎來巴拉萊卡琴國寶級的演奏家 - Mikhail Rozhkov羅茲科夫 (1918 - 2018) ,說他是國寶級最適合不過,多次國家授勳,1994年封他為人民藝術家,指揮家卡拉揚更給他「巴拉萊卡琴界帕格尼尼」的美譽。他的琴技超然,令人嘩然的「摩打手」是他的強項,而我們聽他的音樂不止有欣賞技巧,也能從中了解當時蘇俄的人民情懷,悲喜交雜,五味雜陳。羅茲科夫的音樂也出現在多部著名電影之中: 戰爭與和平 (1956)、這裡的黎明靜悄悄(The Dawns Here Are Quiet, 1972)、普通的故事 (1978)...當然還有2006年名導演Vyacheslav Orekhov為他執導的紀錄片電影Life is Beautiful。此專輯收錄多首古典、民樂名曲包括: 波利安卡舞曲、夜鶯、查爾達斯、巴瑞娜等等。鋼琴、吉他、巴揚手風琴、古斯里琴伴奏,精彩絕倫! 過往只推出過黑膠唱片,絕版多時,現推出限量日本壓碟CD,全球獨家發行‼
SMELCO1000927.jpg (, 下载次数:0)

(2023/10/25 13:48:45 上传)

SMELCO1000927.jpg

TOP
33#

[/td][/tr]
[/table]{魔指} ,它是<旋律/執念(Melodiya x Obsession )系列新輯:俄羅斯三角琴(=巴拉萊卡琴)的渾名。曲目涵蓋古今,錄音自然(屬很耐聽的那種),CD在日本制。
演奏家Mikhail Rozhkov/
ANDRE 发表于 2023/10/25 13:48:45
    
  


SMELCO1000927 { 魔指 }   首度CD,  日本     

  

Mihail Rozhkov (1918~2018) 演奏  巴拉萊卡琴( Balalaika, 又名: 俄羅斯三角琴 )

  

l    獲指揮帝王卡拉揚譽為「巴拉萊卡帕格尼尼亅

  

l    精彩演繹15首古今名曲, 包括俄羅斯傳統民謠、情歌、古典; 琴藝之高超, 令人瞠「耳」結舌

  

l    特別推介:  T#12<查爾達斯(Czardas) 狂想>

  

l     俄羅斯源音母帶無壓縮輸出、低音染,原味十足!!


詳見:

https://sunrisemusic.com.hk/en/product_detail.php?pid=3461


  
  
  
TOP
34#


ANDRE 发表于 2023/10/4 16:10:36 評文載自《仿若晴空》

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各版本比較 完整評文詳見: https://yuehzai.blogspot.com/2018/09/d.html

大衛·費奧多羅維奇·歐伊斯特拉赫(俄語:Давид Фёдорович Ойстрах190893019741024),猶太裔蘇聯小提琴家。

歐伊斯特拉赫於1908年出生在烏克蘭的海港城市敖德薩。從小他的音樂才華就備受重視。在當時最知名的小提琴教育家史托利亞斯基Pjotr Stoljarski1871-1944)指導下,歐伊斯特拉赫在學生時期便得獎無數。更於29歲獲得首屆布魯塞爾國際小提琴比賽的首獎,為當時在鐵幕下的蘇聯爭取光榮。

20世紀的小提琴大師中,他的名字足以與克萊斯勒和海飛茲並駕齊驅,前蘇聯著名的弦樂理論家著作家拉阿本(Lev Nikolaevich Raaben)曾這樣評述過大衛·歐伊斯特拉赫:「他是我們這個年代中最樂觀和最抒情的小提琴演奏大師,是一位給人們帶來希望和光明的傑出藝術家。」

對於歐伊斯特拉赫而言,活在舞台上演奏音樂,是他最喜愛的生活,因此音樂會的邀約不斷,即使是二次大戰期間,歐伊斯特拉赫也沒有停下演奏,繼續在前線、後方與醫院等地演奏,安慰在戰爭間受難的靈魂們。

大衛·歐伊斯特拉赫一向被認為是最能代表蘇聯小提琴演奏藝術的小提琴家。他溫暖的音色及完美的技巧,常令台下聽眾如癡如醉。他一生的演奏事業代表的正是一部俄國二十世紀小提琴音樂的發展史。

抒情派的代表我認為是大衛·歐伊斯特拉赫。這裡的抒情指的不是純粹的柔和、緩慢,而是在演繹中用音色營造出的一種純粹地感情流露,尤其是緩慢的抒情段落裡,琴聲甚至可以用揪心來形容。

歐伊斯特拉赫一共留下了十多次柴可夫斯基《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的錄音,我自己收集了4張,撇除單聲道後剩下1959年尤金·奧曼迪(Eugene Ormandy)指揮費城管弦樂團和1968Gennady Rozhdestvensky指揮莫斯科愛樂的LIVE版本。

以演繹來說,我更喜歡1968年的LIVE版,這年剛好是大衛·歐伊斯特拉赫的60歲生日,他在自己的慶生音樂會上演奏最摯愛的曲目,顯得格外珍貴。

相較於海飛茲的快速精湛(15:50),歐伊斯特拉赫演奏的時間慢得很多(18:46),其實樂團的合奏段落速度是差不多的,差別在於小提琴獨奏如何將感情注入,細膩處理樂句,既能夠抓住音樂內在的情感,又能夠表現出豐富的戲劇性效果,做到靈活又富有感染力,他的琴音很像用很濃的色彩在作畫,這使得我們聽到他演奏孟德爾頌、柴可夫斯基協奏曲和克萊斯勒、史克里亞賓、德布西的小品時,好像是一位浪漫哀愁的詩人。


在技巧上,大衛·歐伊斯特拉赫不會輸海飛茲,他擁有一手神乎奇技的弓法,運弓不管上弓或下弓都聽不出差別,總是音色飽滿,換弓之間也讓人無法察覺,在一個下弓或上弓之間,可以拉出好像永恆一般的長樂句。精湛的技巧展現出豐富、細膩和大幅度的層次變化,演奏出來的音色溫暖甜美,明淨光澤,既有著銀鈴般的清晰感,又有著天鵝絨般的柔美感,帶給聽者一種沁人肺腑的感受。

一個演奏者的音樂往往和心裡所想的一致,有的是灰色沮喪的,它使你嚐到悲慘的味道,另一種則是帶來快樂、安慰或者能為你做心靈的治療,歐伊斯特拉赫則是屬於後者。聽到他的演奏,會發現歐氏的天性和他的內在世界十分和諧,過著樂觀、光明的生活。

有人說,海飛茲的演奏是最精緻的演奏,展現了現代小提琴演奏中最為科學和精確的一面,而大衛·歐伊斯特拉赫的演奏是最富有人情味的演奏,代表著宇宙間自然和人性的特徵,這話不無道理,以整體來看,在他們各自的演奏方式中,的確有著很多不同的差異。海飛茲是一位自我意識很強的演奏家,在演奏中天生的因素佔著很大的比重,而大衛·歐伊斯特拉赫則是一位有著嚴密邏輯性的演奏家,他的演出總是讓人感到有條有理,張弛有度。雖然表面上大衛·歐伊斯特拉赫的演奏顯得溫暖、寬闊和宏偉,而海飛茲的演奏則顯得冷峻、精緻和輝煌,但這主要是兩位大師的不同氣質和性格所致。

曾有人作出這樣的評論:「海飛茲的演奏就如同一件珍貴的象牙雕刻工藝品,它雖然精美絕倫,但卻免不了有些『冷』的感覺,而大衛·歐伊斯特拉赫的演奏則像是充滿著陽光的大草原一樣,其中蘊含著博大的氣宇和豐富的情感。」在我看來兩位大師都具有無與倫比的價值和成就,在小提琴藝術史上永放光彩。

SMELCD1000740.jpg (, 下载次数:0)

(2023/10/27 12:14:29 上传)

SMELCD1000740.jpg

TOP
35#



ANDRE 发表于 2023/10/27 12:14:29
文章写得很好,适合我们这些老乐迷看。
音乐是使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方式之一。

TOP
36#

沙弗兰上市了吗?
TOP
37#

回复 36楼Rossi的帖子

Yes!
TOP
38#

[table]
[tr]  [td=391]  

SMELCO1000927 { 魔指 }   首度CD[
ANDRE 发表于 2023/10/26 13:01:12

評文載自 台灣資深音響達人蔡克信 臉書 (2023/11/12 )
s1.jpg (, 下载次数:0)

(2023/11/13 11:38:51 上传)

s1.jpg

s2.jpg (, 下载次数:0)

(2023/11/13 11:38:51 上传)

s2.jpg

s3.jpg (, 下载次数:0)

(2023/11/13 11:38:51 上传)

s3.jpg

s4.jpg (, 下载次数:0)

(2023/11/13 11:38:51 上传)

s4.jpg

SMELCO1000927 (poster).jpg (, 下载次数:0)

(2023/11/13 11:38:51 上传)

SMELCO1000927 (poster).jpg

TOP
39#

原來早在半年前(2023/3月),澳門日報已有專文報導了!如今首度發行實體唱片,也算是有對這銘盤有所呼應。祈望這盤限量發行CD(日本壓碟/無压縮輸出)可符合古典發烧友
ANDRE 发表于 2023/9/6 12:16:25


噢,「鋼鐵」原來是如此煉成的!
攝于 俄羅斯/莫斯科 Melodiya唱片錄音工程部,進行「執念系列(Melodiya x Obsession)」原始類比(Analog)母帶轉製作業,精彩百款陸續有來。







OBS1.jpg (, 下载次数:0)

(2023/11/22 13:23:02 上传)

OBS1.jpg

OBS2.jpg (, 下载次数:0)

(2023/11/22 13:23:02 上传)

OBS2.jpg

OBS3.jpg (, 下载次数:0)

(2023/11/22 13:23:02 上传)

OBS3.jpg

OBS4.jpg (, 下载次数:0)

(2023/11/22 13:23:02 上传)

OBS4.jpg

OBS5.jpg (, 下载次数:0)

(2023/11/22 13:23:02 上传)

OBS5.jpg

SMELCO1000927 (poster).jpg (, 下载次数:0)

(2023/11/22 13:23:02 上传)

SMELCO1000927 (poster).jpg

SMELCO1001087(2CD) poster.jpg (, 下载次数:0)

(2023/11/22 13:23:02 上传)

SMELCO1001087(2CD) poster.jpg

TOP
40#

評文載自 台灣資深音響達人蔡克信 臉書 (2023/11/12 )
ANDRE 发表于 2023/11/13 11:38:51 2023/12月 香港<hifi review>評文
OB reivew Dec 20223.jpg (, 下载次数:0)

(2023/12/6 10:54:02 上传)

OB reivew Dec 20223.jpg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