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13141516171819 / 1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化茧成蝶,可与言诗——沐声DA005解码器用家手记(此贴阅读量异... [复制链接]

301#

几年前玩过磁环,买了6种规格的TDK高频磁环,内径从5毫米到13毫米,每种4只,加在USB线、信号线、喇叭线、数字同轴线、HDMI线上试效果。试下来的效果是多数线上加磁环无效;部分线(USB线、HDMI线)似乎有点效果,但不甚明显,即使有点效果也是有得有失。所以玩了两个月之后,把所有磁环都去掉,打入冷宫。放在哪里已经不大清楚了,但手头恰好有4个内径9毫米的,一试,居然有效!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02#

分析原因有二:一是听音室内WIFI的电磁干扰强度比较大,二是TOP LINK 2号线的屏蔽不彻底(可能是基于校声的需要,稍后分析)。

前年起在听音室内单独设了一个TP-LINK路由器,4根天线那种,WAN口不接入网线(不能上网),LAN口接入享声D300REF,用手机遥控选曲播放,操控比较方便。因为知道WIFI路由器可能影响音质,所以把路由器放在墙角,离数字转盘1.2米左右,并且路由器(以及加热用的电热杯垫)全部使用市电墙插,与HIFI系统的电源隔离,尽量减少影响。

怀疑WIFI路由器是声音不理想的原因,在听音过程中,数次关掉路由器电源,似乎声音不够凝聚的缺点有所改善。本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原则进行尝试,给USB线先上了一个高频磁环,比较有效,再上一个磁环,继续有效。顺带给D300REF的网线端口的网线也套上一个磁环,听了两三天,确认原来声音不够凝聚、结像力有待改善的问题基本解决。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03#

FEVER老师历来非常注重线材的屏蔽,为何在LINK 2号USB线上出现了因屏蔽不够引起的问题?
分析TOP GUN 2号线,发现线材一如既往地粗、硬,而且中间一段显然更粗更硬。我对该线结构大胆推测:
1、2号线是两种材料的复合结构、双层叠加结构;
2、以1号线较粗的铜线为内层,加厚铜箔屏蔽,奠定TOP GUN的基本风格;
3、再在外层加2~4条较细的优质银线或金银线,以改善高频表现,同时对这部分线单独再加一层厚铜箔屏蔽(中间特别粗的部分);
4、为了避免全部屏蔽之后,声音过于严肃、刻板,故意在线头、线尾留下20来厘米的长度不加屏蔽(两端较细的部分,只有内层铜线有屏蔽,外层银线或金银线没有屏蔽,所以细一些),以保证声音的鲜活、生动。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04#

然而,可能就是因为插头两端这20来厘米外层线没有另加屏蔽的部分,导致了WIFI信号的电磁干扰(D300RFE后的USB输入端距WAN端口不过2~3厘米,另外附近还有一根蓝牙天线)。

在TOP GUN 2号USB线两端加上高频磁环,可基本消除这种干扰。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05#

FEVER老师U-LINK 2号的结构设计无可厚非,猜测是经过无数次试听确定的优化方案。

但是,在用户使用环境中,可能因为电磁干扰的原因,导致一些问题,解决方法就是两端加高频磁环(内径9~11毫米均可)。

看来,电磁干扰问题,特别是WIFI路由器对HIFI的干扰问题,需要引起必要的注意。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06#

USB线加磁环的设计,在大厂产品中并不少见。不过多数是IT厂家生产的低端线,发烧级USB线,似乎很少使用磁环的。
凡事不能一概而论,具体来说,在我的使用环境中,U-LINK 2号线加磁环,是一种很简单有效改善声音的方法。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07#

我也大胆推测一下,水手兄换了2号线没有微调喇叭摆位??用磁环不是好办法,微调喇叭摆位是音像凝聚,然后用些 辉柏嘉 万能粘土 “粘紧”头尾才是最佳办法!
升级了发烧线,会暴露出系统原先的许多问题的。。。
TOP GUN Audio  fans !
TOP
308#

回复 304楼马背上的水手的帖子

usb线加磁环,不是一个好方法,磁环吃掉的东西太多,关键还是线做的并不完美,只能这样说,这个线并不是符合你系统的线,另外简单靠线去改善声音,并不是治本的办法,只是让一种状态去改变另外一种状态,关键如果玩usb,首要的任务就是如何吧电脑过来的受污染的usb信号给剥离和重整,所有pchifi玩法都在往这方面靠拢,比如抛离干扰的开关电源。。。。。加强屏蔽。。。。。但这些只是隔靴抓痒。。。。如果有合适的处理办法,到时候usb线就没有这么大的功效了。。。。意大利界面的构架非常好,第一个芯片是剥离音频数据和其他数据的,第2个芯片专门为音频流做处理,说以能不能在第一个芯片开始剥离的时候去脏去误差,就很关键。。。。以上给马背兄一个参考。。。。。按马背兄的折腾经验和悟性,应该心中已经有方向了。。。。。
TOP
309#

煲线到8日,时间超过200小时,如同以前的两条1号线(1米、2米),声音基本稳定了,再出现变化,大概要500小时以后。所以停止24小时连续煲线,进入正常使用阶段。
与新线相比,200小时后的线高频更顺滑流畅,低频也更宽松饱满,基本没有了火气。

然而,两个缺点依然存在:一是高频不够凝聚,声像聚焦不是很理想,声线有点偏散漫,人声口型也略偏大,且有点模糊感;二是以前使用2米长的1号线时(累计使用120
马背上的水手 发表于 2020/10/12 0:09:52

水润的声音确实没有油润舒服,我理解为声音某些方面需要钝化,粘带感,这也是声音厚的一种体现方式,这才是高级的表现,并不是一味的清汤寡水的透明。。。。虽然,现在高级的声音走向一个重要的考核要素----透明感,但是也不是越透越好,有时候水清则无鱼。。。。。
TOP
310#

回复 143楼马背上的水手的帖子

楼主能否比较一下沐声005与泉2 R2R解码器的听感?
TOP
311#

近两天尝试使用固态硬盘SSD代替以前的机械硬盘存储音乐资源,结果出乎预料——理论分析SSD应该优于机械硬盘,但实际上不仅远远不如机械硬盘,甚至连声音基本入耳的合格标准都达不到,简直就是一个数码味的发源地,令人大跌眼镜!

这个探索不一定全面,也许影响SSD声音表现的因素与机械硬盘的因素不同,或许应该另起炉灶、围绕SSD重新配置线性电源与SATA线等,但SSD的声音表现实在是惨不忍睹,与SD卡、优盘级别相当甚至更低,没有折腾的价值。
玩数播,从此对SSD彻底拔草——建议大家继续采用价廉物美的机械硬盘作为存储介质,没必要尝试质次价高的SSD。
0全貌.jpg (, 下载次数:0)

(2020/10/25 1:00:04 上传)

0全貌.jpg

0安装.jpg (, 下载次数:0)

(2020/10/25 1:00:04 上传)

0安装.jpg

0固态硬盘.jpg (, 下载次数:0)

(2020/10/25 1:00:04 上传)

0固态硬盘.jpg

0固态硬盘1.jpg (, 下载次数:0)

(2020/10/25 1:00:04 上传)

0固态硬盘1.jpg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12#

从2013年转投数播以来,一直使用机械硬盘作为存储介质。优点是容量大、价格便宜,缺点是自身震动大、功耗高、发热多、体积大,需要妥善处理避震与散热问题。

固态硬盘SSD与机械硬盘相比,具有读取速度快、功耗低、无震动、体积小巧等优点,在电脑上使用固态硬盘系统盘,运行速度飞快,秒杀机械硬盘。
从原理分析,固态硬盘应该比机械硬盘更为先进、科学,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六七年前,就有发烧友在数播中用SSD(256~512G)取代机械硬盘,据说音质显著提高。心中有些羡慕,但由于SSD价格贵、容量小,自己手头资源多,不想听音乐时经常更换硬盘。所以一直用机械硬盘,从2T、3T、4T到10T,包括音乐资源、电影资源及备份盘,大概有十五六个之多。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13#

近两年固态硬盘价格大跳水,目前1T的SSD价格已经跌破千元,感觉橘子红了,可以下手了。
不过,为稳妥起见,决定先买个小容量的SSD试试效果,如果好,再考虑上1~2T的。

9月下旬买了个三星860EVO,256G的,价格不到200。准备尝试效果,却节外生枝而延误。先是因为升级USB线,关注的焦点转移;后来又发现U-LINK 2号线高频不够凝聚、声像聚焦略散、声线有点散漫的问题,绞尽脑汁分析原因,历经种种曲折之后,终于发现是无线路由器的电磁辐射污染+USB线不完全屏蔽共同引起的问题,最后简单地用加高频磁环的办法,比较有效地解决了问题。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14#

近几天略空闲,也有点心情,将平时比较喜欢、最常听的音乐资源拷贝到固态硬盘上,大概有SACD转的PCM资源80来张(用FLAC格式无损压缩以节约空间),CD资源二百来张。
没有买2.5吋转3.5吋的硬盘支架,无法使用硬盘盒拷贝,只好在电脑内用SATA线连接SSD进行拷贝,有点麻烦。

挑选曲目,拷贝,花了三四个小时,完成拷贝。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15#

安装固态硬盘时,选择欧博X1右边的硬盘座,废除了明显劣化音质的公转母转接插,直接用发烧SATA信号线、电源线连接固态硬盘,底部垫珍珠棉以调整高度,同时兼做减震。

注意看了这款SSD的指标,单5V供电,功耗写5.5、读6瓦。工作电流1.1~1.2A,欧博X1的5V电源最大电流是3A,供电应该比较充足。
以前还曾想过,这固态硬盘夏天需要加强散热处理。虽则功耗只有5~6瓦,但重量也只有100克。而机械硬盘功耗虽为12~15瓦,但重量700~800克。固态硬盘单位质量的功耗比机械硬盘还要高,所以夏天需要注意散热。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16#

熟练工,很顺利更换完固态硬盘,重新接线,开声。
跟以前的机械硬盘比,绝对是一耳朵的差别!

然而,是变得非常糟糕的“一耳朵的差别”!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17#

老同志了,比较淡定,遇事不慌,分析可能是:
1、系统处在冷机状态(下午3点,环境气温16度左右),效果欠佳,等加热升温之后就会好转;
2、也许,固态硬盘与机器、线材一样,需要煲一段时间(以前机械硬盘未发现有煲的必要,但固态硬盘也许有所不同)

加热装置全开,等待升温过程中用手机遥控操作,发现有两个优点:
1、响应速度飞快,手指一点曲目,音箱里立刻就出声了(机械硬盘明显有一个1~5秒的响应过程);
2、固态硬盘安静,没有震动,跟机械硬盘不可同日而语。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18#

1小时后,数播、解码器、前级升温到40度左右,声音依然难听;
90分钟后,前端器材温升到45度左右,声音还是难听!

是不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关机,重新连接固态硬盘的SATA信号线、电源线,重新插拔硬盘盒到数字转盘的USB线,再听,确实很难听!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19#

皱着眉头、硬着头皮听了三个小时,对声音的基本判断是,换上这个固态硬盘之后,相对于以前的机械硬盘,声音是全方位、大幅度的劣化,劣化程度远远超出预期。主要问题是:
1、声音能量分布从金字塔型变成了圆柱形,以前饱满、浓郁的低频明显减少,低音喇叭从10吋变成了8吋,声音重心上移;
2、声音能量感、密度感大幅度下降;
3、声音的控制力严重衰退,缺少张力,也缺少凝聚力,形同散沙;
4、高频有明显的毛刺感,不清晰、不够光滑;
5、系统以前所拥有的透明感、空气感、水润感消失殆尽;
6、音场、定位未见明显劣化,但声音的层次感变差;
7、声音变得比较单薄、空洞、干燥、粗涩;
8、整体听感极不耐听,吵耳、闹心

…………
…………
…………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20#

有没有优点呢?
前面说了两个优点:一是响应速度快,二是没有震动。
除此之外,还有别的优点吗?

听了又听,想了又想,拿着放大镜、戴着助听器恐怕也找不出声音方面的优点了。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