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13141516171819 / 1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化茧成蝶,可与言诗——沐声DA005解码器用家手记(此贴阅读量异... [复制链接]

281#

认同音箱线、同轴信号线等模拟信号线对音质有影响,难以认同USB这种传输数字信号的线材对音质有影响,难道你用一根好USB线拷贝一个文件能比普通线考出更多的信息?USB线只有合格与不合格之分,在合格的里面没有好坏之分。

这里有真正严谨的usb传输测试 http://www.doc88.com/p-98536767294.html

测试结果是,30米长的USB线,传输20MHz
laochen88 发表于 2020/10/6 10:38:03
谢谢提供的USB信号传输测试论文,我认真读了4、5遍,因为远远超出自己的认知范围,所以只能尽力理解个大概,不能真正弄懂。
laochen88 提出了一个好问题,也是一个大问题,更是一个大难题——线材能否影响声音表现?如果能,又是如何影响声音的(线材影响声音的物理学原理、机制)?


这个问题是线材有用论和线材无用论争论的焦点:现实中部分发烧友能感受到线材对声音的影响,并尝试给出一些解释,但都不充分,难以令人信服;而线材无用论从现有的科学理论(注意:是“现有的”科学理论)出发,通过理论推导与实验,力图证明线材有用论没有科学依据,是一种心理暗示+商业炒作。两者各执一端,很难达成一致。


线材有用论者对线材无用论者的回应主要有三点:1、线材对HIFI有影响,对LOWFI无影响;2、线材的影响金耳朵能觉察,木耳不能;3、人耳不是仪器。

线材无用论者对线材有用论者的批驳主要也有三点:1、线材有用找不到足够的科学依据,是一种反科学的玄学;2、线材产生的效果主要是一种心理暗示,全靠开脑放;3、线材有用?有种你盲听啊!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82#

这种争论不会有结论,最后结果是不欢而散。
理性的分析讨论,有助于这个问题的逐步解决。

老兄认同线材在模拟电路中的作用,但质疑USB线对声音的影响,并引用了一个很规范的研究实验,证明了普通USB线在传输中出现信号失真的误差率极低:千亿分之4.7,应该远远超出人耳可以觉察的范围。这个实验本身,应该是科学的。
然而,很多发烧友都发现USB线、HDMI线(还有硬盘上的SATA信号线、电源线)对音质有很大影响,现实的听感与科学的实验不一致,该如何解释?

这个问题七八年以前就有过讨论,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USB传输实验中,是对初始文件与传输接收文件进行校验(CRC校验),也就是排除了时间分量的静态比较;而在听音过程中,数据是连续不断地发送、传输、接收、处理的,无法进行实时的动态校验,所以会出现差错——这使得不同的USB线对声音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83#

看了几遍《基于USB的LVDS信号传输误码率测试系统》,两台实验计算机PC1/PC2之间用USB2.0传输信号,再通过100M网络回传PC2接收的信号(有CRC校验),与PC1的本地信号进行比较。
从实验条件看,是将本地原始信号作为一个文件、接收回传信号作为另一个文件进行比较的,文件大小未做说明,可能是以小时计算,也可能是按分钟计算——但无论如何,都不是实时动态的数据流比较,而是静态文件的比较。

所以,USB线对文件传输的误码极低(有校验),但对数据流的动态传输(无校验)则有较大影响。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84#

我是从实际听感中体验到线材有用的。但迄今为止,线材有用论并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科学解释。分布电感、分布电容的存在,可以解释一些问题;趋肤效应也可以解释一些问题,传输线阻抗也可以解释一些问题——但都不足以建立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理论模型,全面地解释线材对声音的影响机制,以及如何利用这种机制去制作具有不同声音表现的线材。

线材有用论的理论基础极度薄弱,可以说是沙上建塔。
因此,制作发烧线就只能玩中医的模式。除了少数几家公司有实验室和专业人士进行理论研究、运用理论制作线材外,大多数线材制造者,往往是采用神农尝百草的方式进行试错,选择不同的线基(往往是通信、航天、军工等特殊领域的线材)搭配组合,一旦找到具有某种特殊声音表现的方案,就定型下来,制作成发烧线,卖到天价。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85#

正因为线材有用论的理论基础薄弱,就成了玄学的大本营,成为JS谋取暴利的手段——“人耳不是仪器”,于是冠冕堂皇地开征智商税。

在发烧器材中,线材、避震等道具的价格最离谱、最坑爹,N多JS浑水摸鱼,使许多人因此对线材有用论非常反感。

比如,某大牌线材商,一线品牌,标价都是5位数起步那种,无论喇叭线、信号线还是电源线,一律加上一个神秘的黑匣子(独门秘笈、葵花宝典),大牌、天价+专家(JS)推荐,引发众人摩拜。然而某天,有一胆大妄为之徒,竟然切开了用环氧树脂封装的黑匣子,才发现其中奥妙:就是一个小电容、一个小电感加一个小电阻,构成一个阻波器(陷波器)!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86#

各地发烧友搞的线材盲听活动的结果是:对于音箱线,绝大部分人能够听出普通线和贵价线的区别,对于电源线很少人能听出区别,对于USB线没人能在盲听中听出区别,后来盲听USB的活动没人再搞了。以上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不是亲历,仅供参考。
TOP
287#

各地发烧友搞的线材盲听活动的结果是:对于音箱线,绝大部分人能够听出普通线和贵价线的区别,对于电源线很少人能听出区别,对于USB线没人能在盲听中听出区别,后来盲听USB的活动没人再搞了。以上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不是亲历,仅供参考。
laochen88 发表于 2020/10/7 7:50:40
信号线呢,大多数人能在盲听中能听出区别来吗?
TOP
288#

信号线和喇叭线相对比较容易盲听出来,这基本没有什么争议的,特别是风格相反的两种来对比盲听,例如偏冷偏解析风格和偏润厚风格的信号线和喇叭线材盲听,一耳朵区别。争议大的是电源线和USB线这些,我就说了,让高手来
TOP
289#

USB线对声音的影响,不仅可以明显觉察到,而且在理论上已经可以给出合理的解释——只不过这属于IT、通信领域的课题,跟HIFI距离有点远。发烧友要搞明白盐打哪儿咸、醋打哪儿酸,都几乎要从盘古开天地说起,想想也真心不易!


有两个关键概念:传输线阻抗、时延(时间延迟),可以很好地解释USB线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还有三个前提条件:
1、USB线传输的是数字信号,不能用模拟信号类比;
2、USB线传输的是射频信号(高频信号),不能用音频信号(低频信号)简单类比;
3、播放音乐时,UBS线传输的数据流,不是文件。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90#

百度:传输线特性阻抗(characteristic impedance of transmission line)传输线处于行波传输状态时,同一点的电压电流比。它具有阻抗量纲,其数值只和传输线的结构、材料和频率有关。当传输线为无限长时,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也就是它的策动点阻抗。

闭路电视的传输线阻抗是75欧,AES数字信号的传输线阻抗是110欧。
USB的传输线阻抗是90欧。

如果USB线的传输线阻抗偏离90欧,信号传播时会产生折射现象,偏离越多折射就越严重。其结果是产生方波信号的过冲与振铃失真。

所以,如果USB线的传输线阻抗不符合90欧的标准,将会出现失真。


现实中,有不少发烧友喜欢自己DIY各种线材(俗称“搓线”),很多人不知道USB线传输线阻抗90欧这个标准,甚至有些人连传输线阻抗的概念都不知道,所以各种USB线水平参差不齐。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91#

时延(时间延迟):这是射频信号传输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电信号在电缆中传输的速度接近于光速(我查阅几家正规的线材生产厂如卡达斯、线世界提供的数据,这个速度大约是在光速的0.93~0.97之间,似乎传输速度越快,解析力越高,高频越好;传输速度低,中低频比较丰满,而高频则相对较弱一些),为方便计算,把这个速度v近似看做光速c,每秒30万公里。
假设电信号的频率为f,波长为λ,则有
v=fxλ

按照电信号波长与传输线缆的长度比较,可分为短线与长线两种不同的状态,两种情况下电信号的传输方式、计算公式完全不同。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92#

短线:如果线缆长度远远小于电信号的波长,此为短线状态。
例如,音频信号频率最高为20khz,其在电缆中传播速度为v=30万KM/s,20khz电信号的波长为
λ=v/f=15000米=15公里
同理,如果是20hz的音频信号,其在电缆中信号的波长为1.5万公里

而一般音频信号线长度为1.0~1.5米,喇叭线长度2.5~3.0米,所以这属于短线状态。

短线状态无需考虑时延问题。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93#

长线:如果线缆长度与信号波长相当,甚至数倍于信号波长(导线长度内包含一个以上完整的信号波形),则为长线状态,此时时延因素影响重大,必须予以考虑。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94#

USB线应看做是长线还是短线?这是个问题,实质就是要计算USB内传输的信号频率(带宽)与波长。

按照USB2.0的标准,传输上限为480Mbps,换算为频率(带宽)=240Mhz
对应的波长λ=v/f=1.25米

而一般USB线长度多在1.0~2.0米之间(最长5米),所以,这属于典型的长线状态了。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95#

既然USB线是长线,就必须考虑时延因素;而时延与绝缘体的介电系数平方成正比,不同的USB线可能因为绝缘、屏蔽的不同,造成时延参数差异,对信号传输产生影响。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96#

另外有个很重要的问题:播放音乐时USB线内传输的是数据流,不是文件,无法进行实时、动态的校验、纠错。数字信号传输的校验纠错对象是文件,只能在文件传输完成之后进行校验纠错。传输过程中的数据流(可以看做是传输了12%、80%、99.8%的不完整的文件),现有技术标准是无法进行校验纠错处理了。

这就决定了实时播放的音乐信号,无论是通过SATA线、USB线还是网线传输时,不同线材会产生不同的误码、并且无法校正,从而使线材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音质。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97#

小结一下:
1、数字通信中,预先知道传输过程中会出现误码(失真),因此引入了校验机制进行纠错(这是与模拟信号传输一个显著的差别)。
2、这种校验机制很强大,不仅可以判断是否出错,还能判断出错的位置在哪里、错误是什么,所以能高效率地纠错。
3、但是,校验机制的对象是文件,只能在文件传输完成之后,对文件中的数据进行校验纠错,确保正确无误。
4、遗憾的是,对于音频、视频播放的数据流(正在传输过程中的文件、未完成传输的文件),现有校验机制无法发挥作用——不能实时、动态校验纠错。
5、所以,复制文件可以保证基本无差错,但播放文件过程中则可能出现差错。

这可能就是USB线、SATA线、网线等影响HIFI声音表现的原因(应该不是全部原因,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98#

近两天琢磨USB线的问题,冥思苦想之后,找到一个办法:给TOP GUN 2号线两端加上高频磁环,克服WIFI路由器的电磁干扰,从而使声音更加干净、凝聚,有效解决了声像聚焦不太理想的问题,使声线更为纤细、人声口型更小。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299#

煲线到8日,时间超过200小时,如同以前的两条1号线(1米、2米),声音基本稳定了,再出现变化,大概要500小时以后。所以停止24小时连续煲线,进入正常使用阶段。
与新线相比,200小时后的线高频更顺滑流畅,低频也更宽松饱满,基本没有了火气。

然而,两个缺点依然存在:一是高频不够凝聚,声像聚焦不是很理想,声线有点偏散漫,人声口型也略偏大,且有点模糊感;二是以前使用2米长的1号线时(累计使用1200小时左右),数字转盘、解码器、前级温度上升到40~45度后,系统声音从水润变成油润,而现在却蜕化成了单纯的水润。虽然也不错,但是总感觉水润不如油润舒服。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300#

面对问题的时候,最痛苦的就是不知道产生问题的原因;一旦知道原因,问题往往迎刃而解。

中间过程省却N字,直接谈结论:怀疑是听音室内WIFI路由器的电磁干扰影响音质,所以尝试在TOP GUN 2号线的两端各加上一只TDK高频磁环(内径9毫米,外径20毫米、长35毫米,每只2.5元),效果立竿见影——声音确实变得相当凝聚、干净,结像力显著改善,原有问题至少改进了80%。
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心安处是吾乡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