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桑:《骷髅之舞》(又名《死神之舞》)
(这段文字是网上看到的,很有趣,转载如下)
这是圣-桑4首交响诗中最著名者,作于1874年,呈献给莱玛丽夫人(C.Montigny Remaury)。
死神曾经是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常见的主题,例如德国画家荷尔本(H.Holbein,1497?-1543)在他的木版画《死神之舞》中,就曾把这死神描绘成敲击中世纪古木琴的可怖形象。古典主义是启蒙的时代,很自然地并不提倡应用类似感情过分夸张的主题,但是当浪漫主义转而从中世纪汲取灵感时(正如近世古典主义转向古代一样),死神重又吸引了艺术家的兴趣。早起浪漫主义为了对抗十八世纪的理性与启蒙,甚至连带有恐怖与怪诞这一类近乎病态的偏见,也成为当时的风格特征之一。圣-桑的《骷髅之舞》,看来并非从荷尔本的画作取材,而是依据法国诗人卡扎里斯(H.Cazalis,1840-1909)的同名幻想诗作写成,圣-桑原先把这个题材写成一首歌曲,但因它的旋律有点难唱,又把它改为管弦乐曲。至于卡扎里斯的原诗,如今看来的确比较粗鲁,而且也已过时,因为第二流的文学作品总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但为了便于了解圣-桑这首作品的内容,我们还是把这首诗用散文的格式译述如下:
咕咕,咕咕,咕咕,
这是死亡之舞,
脚跟着节拍起舞,
死神也敲着基石,
在深夜里猛奏舞蹈的音符;
咕咕,咕咕,咕咕。
这是死亡之舞,
深夜里寒风呼叫,
菩提树的呻吟像海浪呼啸,
发亮的骨架,
带着帷帐在东奔西逃;
咕咕,咕咕,咕咕,
骷髅拥抱着狂舞,
带给人们恐惧和痛苦,
嘘,
舞蹈的声浪已经停止,
骷髅们仓皇逃跑,
因为已鸡鸣破晓。
以好嘲弄出名的圣-桑就是围绕着这样一个相当明确的标题,怀着一种可怖的寓意,来构筑他的这首作品的。这是一则古老的神话所叙述的万圣节之夜,据说每年十一月一日,所有的鬼混在午夜里都聚在一起狂歌乱舞。乐曲开始时,竖琴在弦乐器持续和弦的陪伴下,准确的拨出十二个附点二分音符,宣告“鬼魔的时辰”已经到来,墓地的石门随即大开,众鬼魂都从自己的墓穴里爬出来,为首的一个拿着一把小提琴,这就是死神。现在,他正在调试他的乐器——按作者的要求,乐队的独奏小提琴的调弦比较特别,他的第四根弦(E弦)调低伴音,同第三根琴弦(A弦)构成一个减五度音程,因此给人一种古怪的感觉。接着诸鬼魂的群舞便开始了。
这是乐曲的第一主题,主要是急骤的八分音符音型,全是新音,作者标明是一只圆舞曲,但他的节奏却刻板、鲁莽,加上长笛独奏,使音乐更加显得阴森和惨淡。乐曲的这一主题改由小提琴声部复奏后,独奏小提琴立即奏出乐曲的另一主题。同前一主题形成鲜明对比,这里的旋律进行流畅、连贯,带有一种嘲弄时的热情,但它的小调调性和圆舞曲式节奏则同前一主题保持一致。
这两个主题以各种不同的戏剧性笔法和巧妙的技巧进行无数次的变奏反复,其中当木琴参加演奏旋律时,好像有意模仿骷髅跳舞时用脚踝骨敲击墓石的声响,从而更逼真地再现了弹奏中世纪古木琴的死神形象。此外,还有另一只旋律穿插在这两个主题的发展之间,这是中世纪歌调《愤怒的日子》(Dies Lrae)的滑稽模仿——这首原来属于罗马天主教安魂曲的部分歌调,现在改为大调并被纳入圆舞曲的轨道,用来作为对死神的颂赞。
这段音乐有时借第二主题本身的赋格式进行来发展,有时用半音阶乐句的穿插以强调阴风呼啸和鬼魂悲鸣,甚至也可以想象为幽灵的狞笑,到乐曲的最高潮,则是第一和第二主题的对位结合。舞蹈的旋风越刮越猛,力度越来越强,气焰越来越嚣张。但是,狂乱的舞蹈突然中止,法国号的和弦暗示了黎明的微曦,双簧管立即模仿雄鸡的啼叫,象征诸鬼魂竞相逃入各自墓穴的神秘和弦渐次减弱并消失,只有死神的小提琴勉强发出几声有气无力的哀鸣,随即也在神秘的簌簌声中隐去。
《骷髅之舞》创作于1874年,翌年初演后便使作者的声名传遍全欧。无疑的,《骷髅之舞》是圣-桑流行最广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