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今时今日有必要全面地分析一下音展系统与自己系统的声音!自己说的听感总有偏颇,先来引用几段听过音展的五湖四海的发烧友的评述:
“音展上IM的声音不错,感觉比较正,高中低频金字塔能量分布清晰。当时外面展房播放大场面不乱,里面的黑胶系统瞬态很好,感受到国产器材的进步了。”
“IM 这个展厅房间我听了1个多小时,里外2套不同的风格,但都调教的很好。从个人的财力角度来看,更加喜欢外面的,因为买得起!如果财力充足,就买里面的,声音接近HIEND的水平。同时用黑胶系统,更能发挥器材的大气,饱满, 平衡的感觉。”
“如果说外间的系统是高级hifi的声底,那么里间的那套用盘王唱盘,筷子唱臂,SR唱放的黑胶音源+im家旗舰前后级驱动自觉陶瓷单元中低音+钻石高音的落地箱这套系统声音品质上可以与音展中一些国际hiend系统一比高下了。高班的前端音源加上顶级喇叭单元呈现出的是带有高贵感和精致感的声音,中高频空气感,细节泛音都非常丰富。低频的表现没有八爪鱼的那套那么有规模感和大气,但低频层次感和细节的呈现远高于外间八爪鱼单元系统。同行的东方蜘蛛兄对这套系统也是大为赞赏。”
胆敢将自己的系统放上音展,让千万人踩评,这需要点勇气的,话说当时临音展还有几天我才决定跟IM的许生讲要跟他一起玩音展,本来应该把器材拉到许生的店铺试一试,看搭不搭配的,但我嫌麻烦还找借口给推掉了,
虽然我是第一次玩音展,但是“玩”的底气还是很足的,我认为根本不用试!如本人提出的“极致平衡”,很多人质疑,但是,这是我在确定这款避震钉的单独使用时的效果后,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一百多个大大小小的钉让我天天不断地轮着来换,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次腰酸背痛,多少次伤到手脚,才总结出的一点搭配的心得。都是几十斤的器材,现在想起来都心寒,,我会因为那些找茬的人撇撇嘴皮子的质疑而在意吗?开玩笑!动动嘴皮子多容易啊,谁不会啊!
因为本身就是自己用的前端,这套1500瓦双单声道的大功率后级推动由当今最昂贵新单元组成的扬声器系统,竟然与本人的ALTEC号角系统的声底相接近!
一来说明IM的后级极中性、音染极少,素质高,前端什么风格后端出什么声音,这符合本人对后端器材的理解,后端应该具有“无为”的品格,正因为“无为”才能“无所不为”!
二来说明本人的胆机同样是中性无染的,这跟老关的设计理念有关系,更加重要的是本人完全疏通信号通道,电流与信号都只经过极短的传输,以致速度快速无比,瞬态惊人(我身边不少20年以上的发烧友朋友也无奈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说害人不浅),关键的唱臂线采用顶级的20年以上的陈年纯银唱臂线,价值六千元,市面绝迹买不到的,筷子唱臂中高频的解析力天下一流,在中高频的细节展现,可以用纤毫必现来形容!再者15寸低音加大号角的ALTEC的华仔玩好了,声音也是非常可观的。
要鸡蛋挑骨头,说出两套后端的区别的话:
一、钻石高音的干净、冷艳天下无敌,高频通透,而低频同样极佳,我的号角要做到这个高频的话,声音会过亮一点,听感不是很舒服,低频也会缺一点(这是当时的体会,但是现在通过空间处理,已经将这个问题几乎完全解决了)相比号角的味道浓郁、厚暖!
二,铝合金单元的中低频的爆炸力非同小可,ALTEC的纸盘跟它比差一口气!合金低音速度非常快,因为我也在自己的系统中体会过超级的快速干净的低频,但是还是得牺牲低频的量感和下潜。还有就是合金低音强劲的中低爆炸力营造的超低频的听感,ALTEC是没有的,纸盘的低音相对圆润一点,宽松一点,极端点也可以说松散一点。在全面性上,华仔比这对当代音箱要逊色一点。这是不同喇叭的天性,必须承认!
正因为是深切滴体会到两套系统低频的差距,所以才会在年关之时火急火燎地将重量级器材架的图纸交付加工厂生产,这个器材架将我辛苦攒下的零用钱一扫而空,没有红包钱,干脆连门都懒窜! 这个500斤的器材架的到来,正如意料之中的,令黑胶系统的声音再次大幅度提升,声音具有的微妙稳定度,密度大得惊人,而低频的爆炸力、下潜、层次、细节、泛音都显著提升。但是声音跟音展所用的蜂巢铝合金低音还是不同,纸盘低音声音自然、水润(对,好的低频会给人这样的感觉)、浓郁、写意一点,蜂巢低音线条明晰,干净无比!要说喜欢的话,我都喜欢!但是有一个问题还是得说明:音展的系统我只发挥了6.5-7成的功力,玩过心里有数,这套系统的潜力非常巨大!而自家系统随着器材架与空间处理附件的加入,可以大言不惭地讲发挥出8.5成以上的潜力,现在喇叭后面的细节密密麻麻,快装不下去了,所以说令我有点不快的是不足30平的听音环境,要是有四十平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