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P的高频究竟能到多少?提供一些客观资料. [复制链接]

查看: 5702|回复: 38
31#

csdam 在 2006-4-24 20:13:40 发表的内容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播放机系利获时,Ampex,Uher,较次一级的就玩日本的雅佳,Teac

母带是德国的AFFA(牌子)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LP的高频可以达到25khz以上?
TOP
32#

我就非常怀疑超高音频段是造成CD和LP听感差异的原因,同样不相信SACD和CD之间的听感差异是由超高音造成的。
TOP
33#

dr kuang 在 2006-4-26 1:11:24 发表的内容
线圈通过磁带极其微弱的磁场去产生音乐讯号,磁头的屏蔽和灵敏度之间的平衡问题,磁带转动的机电驱动过程(抖晃),摩擦背噪,地磁的磁化效应,带基的老化变形问题,磁粉使用过程中的脱落问题,磁带的背噪问题,复制效应,磁头的磨损,不同磁带机之间的转速和抖晃误差,因背噪造成的动态范围限制。

集这么多无法根本解决只能改善的缺点,请那位DX用严格的数据分析出开盘母带比24/96PCM,DSD这两种格式优越所在。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在下無意用長编的文字來解说分析出开盘母带比24/96PCM,DSD这两种格式优越所在!

因為實際意義不大,而且小弟用手寫版扒格子多不容易啊!
但可以告訴你门一个事實!

現今99%被奉為天碟的LP..........它的Master 音源都是耒自開盤式錄音机!

LP比数碼声音好!不是各DX都有定論了嗎?

討論和分析就是為了求出事實!

事實如此....這還須解说分析优越所在嗎?....版主大人意下如何?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最后编辑csdam
TOP
34#

Raxel 在 2006-4-23 23:51:28 发表的内容
科研级旗舰 在 2006-4-23 23:47:49 发表的内容
其实纯粹的高频延伸量并不是很重要,但一些CD机不重视CD20K左右的锐截止滚降问题带来的高频相位偏差,和数码滤波器带来的某些非线形失真。。。。。。。。。。


我就是单纯谈LP的高频,因为我觉得有时候谣言传多了就变真理了.就是想讨论个究竟.LP上面有超高频一说在港台杂志上有时候也看到.



LP的高频能够到多少?这应该与唱针接触坑纹面积有关。最细小的椭圆唱针接触坑纹面积(直径)是10u,普通唱针接触坑纹面积大约是15~20u;
下面是harvey前辈的部分文章,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从前辈的文章里可以了解到,最细小的椭圆唱针还原20KHz是可以的,…………
全文请连接这里: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ntypeid=10&titleid=87259&page=10


激光拾音器是线性循迹方式拾读唱片信息,拾读头总是放置在与唱片坑纹正交的位置,摹仿唱片刻割机的精确刻割唱片坑纹的情况去循迹,消除去通常传统唱臂的唱针接触错误上、唱片内部坑纹的循迹失真。

新窗口打开图片


图中红色的表示激光波束laser beam,红色的圆点表示激光波束接触槽壁的面积(直径为2 µ);红色的弧形表示普通唱针的接触槽壁的情况,蓝色圆点表示唱针的接触槽壁的面积(直径为10 µ) ;单声道唱针monaural needle;槽壁肩should;坑纹宽度groove wide51-58µ;图中尺寸放大了4000倍。

这一个图举例说明LT 的极小激光波束,与标准的模拟单声道monaural唱针比较,是怎样读取唱片坑纹的墙壁上的信息。

没有声音的音染Sound Coloration

LT激光模拟唱盘只管读取刻割机所刻割在唱片上的信息。—不同于其它传统唱臂的针杆谐振,移动线圈和磁铁,惯性和质量、唱臂谐振等等,全部产生它们自己的声音音染。LT 没有增添声音音染,它的回放再现可能是最接近母主带的声音。频率响应是25 kHz 的 20 Hz。 不存在任何针速度”粗锉”或针”刮”声音。

超级的逼真度Superb Fidelity

LT能再生其它的再生器材不能够读取的录音的最隐蔽敏锐细节。这是因为激光束仅是最细小椭圆唱针约1/4的大小的面积,因此能够进入到达一个刻录刀头刻割成的唱片坑纹坑壁的微小断面之内。 一个 Shibata 形式唱针是比较好的进入小的角,但是每次回放的时候,都会造成对唱片的伤害。激光束能够读取坑纹上每一个微细信息,却没有实际的与唱片坑纹上接触。

新窗口打开图片

坑纹调幅图:最上图中纵坐标表示声音的振幅,横坐标表示声音的波长,图中尺寸放大了1500倍。参考音压reference level为1 k Hz,5 cm/秒(横向) ,3,54 cm/秒 (LorR) ,振幅A=5.6 µ。

中间图中是在每分钟33.3转的LP坑纹里,1 k Hz的(内坑纹)波长=0.2 mm (200 µ) ;10 k Hz的波长是20 µ;20 k Hz的波长是10 µ;红色圆点表示激光束接触坑纹面积,椭圆黑色点表示高级立体声唱针接触坑纹面积,圆黑色点表示单声道唱针接触坑纹面积。绿色Can’t read表示不能读取到的信息。
TOP
35#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36#

csdam 在 2006-4-26 6:08:26 发表的内容

LP比数碼声音好!不是各DX都有定論了嗎?


如果有定论了为什么还要每隔一段时间来一场大争论,你看见有人每隔一段时间争论是否太阳从东方升起吗?你明白"定论"是什么意思吗?

但是我这个帖子并非要争论LP和CD哪个声音好.我只是觉得,有些客观的事情,大家还是说一些有依据的话,不要因为你说,我说,大家说就好像一定是正确的.例如LP是否有超高频,LP的高频可以到多少.这个不需要主观判断,这个是可以有客观依据的.如果LP和CD的听感有差异.对于认为LP比CD好声的人,是否有必要找一个毫无依据,故弄玄虚的LP有超高频的理由来解释?我的观点是有些客观的事情,还是要言之有据.

当然LP没有超高频,没有25khz以上的高频信息,不代表它就一下子声音不行了.主观和客观的问题可以分开讨论.
TOP
37#

线圈通过磁带极其微弱的磁场去产生音乐讯号,磁头的屏蔽和灵敏度之间的平衡问题,磁带转动的机电驱动过程(抖晃),摩擦背噪,地磁的磁化效应,带基的老化变形问题,磁粉使用过程中的脱落问题,磁带的背噪问题,复制效应,磁头的磨损,不同磁带机之间的转速和抖晃误差,因背噪造成的动态范围限制。

集这么多无法根本解决只能改善的缺点,请那位DX用严格的数据分析出开盘母带比24/96PCM,DSD这两种格式优越所在。
TOP
38#

哈哈!!关注!
TOP
39#

有个很基本的问题:谁能论证记录到唱片上(包括开盘母带/CD/LP/SACD等各种声源在内)在2万赫兹以上,被示波器捕捉到的讯号是音乐的谐波讯号而不是电子原件的内部噪声?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