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有谁听过这个版本的柴一? [复制链接]

查看: 2463|回复: 7
1#
里赫特与穆拉文斯基合作版 Melodiya  的 不知道怎么样 没听过      请dx们说说
分享 转发
TOP
2#

1959年的录音,音质个人可以接受。
听起来的总感觉好象情绪投入不够似的,可能是技术过于完美了吧。有几段音色级佳,分句另类。
开篇略慢些,估计是个人听音习惯问题。最后一个乐章显得有些潦草。
个人觉得不是最好的版本。
TOP
3#

里赫特与穆拉文斯基的这版是俺听过的最好的。毫无保留的推荐。

不过有乐评人说柴一这个曲子,最完美的版本应该是穆拉文斯基的乐队与吉列尔斯的钢琴。这样的录音确实存在,可惜没有听过。

EMIL GILELS

30/3/1971 - Leningrad - Live - Leningrad P.O./Mravinsky

RUSSIAN DISC RD CD 11 170 (CD)
CZAR CLASSICS 260 3082 (CD)
POINT CLASSICS LM 1306 (CD)
LENINGRAD MASTERS LM 1306 (CD)
KING KKCC-6515 (CD)
RUSSIAN LEGACY MDT8427 (CD)
TOP
4#

[upload=jpg]Upload/20064423581632663.jpg[/upload]

这个是封面图片,小了点。可以到旋律公司的网站上找。

我家里的碟是69版的,音质怎么说呢。反正旋律公司的录音感觉都不怎么样。同样是60年代初期的录音(这张cd的柴一录于1959年)和DG公司卡拉扬的那版录音(录制于1963)技术相差的太远了。呵呵。至于演绎的话,因为音质不咋的,就没仔细往下听。估计这半richter的柴一LP会很不错的,低频的浑厚的磁性会出来。

cd里面还有吉列尔斯的柴二(1972年录音),录音有很大改进。比较不错。
最后编辑ttsoo
TOP
5#

foma 在 2006-4-4 23:25:04 发表的内容
1959年的录音,音质个人可以接受。
听起来的总感觉好象情绪投入不够似的,可能是技术过于完美了吧。有几段音色级佳,分句另类。
开篇略慢些,估计是个人听音习惯问题。最后一个乐章显得有些潦草。
个人觉得不是最好的版本。


开篇不会慢的,而且十分饱满,后面有一段钢琴和乐队交织的,有点慢,但里赫特三个录音这个地方都这么慢,不知是不是他用的谱有问题。卡拉杨版的这个地方也是这么慢的,但卡跟贝尔曼的版本这个地方就很快。为什么卡跟里赫特时这个地方也慢了下来呢?

第三乐章潦草?估计是没认真听吧,乐队跟钢琴完美融合在了一起。从来没听过这么好的第三乐章了。
TOP
6#

没人说?
TOP
7#

里赫特一共有三个柴1,一个是穆拉文斯基指挥,一个安塞尔指挥,一个卡拉杨指挥,穆拉文斯基是最好的版本,也是里赫特自己最满意的版本。

这个版本除了录音梢差外,在演奏上无可挑剔,完美至极,是我听过的最好的一个版本。比霍络维兹版(托斯卡尼尼指挥),阿格里奇的三个版本(康德拉辛,阿巴多,迪图瓦)都要好很多。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版本穆拉文斯基指挥非常出众,我们可以听到他处理乐队的整体与某些细节与其他指挥家不些不同,听了这个版本在听其他版本会感觉到在乐队的处理上明显不如穆拉文斯基,也可以看出穆拉文斯基在指挥俄罗斯作品上的确比其他指挥家高明的多。柴一我听过很多版本,乐队上还没有超过穆拉文斯基斯基的。

里赫特的演绎当然也是不能超越的。这个你自己听了就明白了。

里赫特与卡拉杨的,一个字:烂!!虽然从单方面讲,卡的乐队很好,里赫特的钢琴也好,但钢琴乐队配合不好,乱七八糟的。第一乐章尚可,第二乐章与第三乐章根本听不下去。还有就单乐队而言,卡拉杨的显然不如穆拉文斯基(这么说不是贬低卡拉杨,我也很喜欢卡拉杨)


里赫特与安塞尔的,演绎没穆拉文斯基版好,录音也差,不做推荐。

正宗俄指挥 + 正宗俄钢琴家 演绎 俄作曲家曲目,相信未来也不会有哪个版本超过这个版本了。
TOP
8#

VRMLSite 在 2006-4-5 8:09:36 发表的内容
foma 在 2006-4-4 23:25:04 发表的内容
1959年的录音,音质个人可以接受。
听起来的总感觉好象情绪投入不够似的,可能是技术过于完美了吧。有几段音色级佳,分句另类。
开篇略慢些,估计是个人听音习惯问题。最后一个乐章显得有些潦草。
个人觉得不是最好的版本。


开篇不会慢的,而且十分饱满,后面有一段钢琴和乐队交织的,有点慢,但里赫特三个录音这个地方都这么慢,不知是不是他用的谱有问题。卡拉杨版的这个地方也是这么慢的,但卡跟贝尔曼的版本这个地方就很快。为什么卡跟里赫特时这个地方也慢了下来呢?

第三乐章潦草?估计是没认真听吧,乐队跟钢琴完美融合在了一起。从来没听过这么好的第三乐章了。



呵呵,我说的都是我的感觉,因为开篇我听过更饱满更激情更快的。觉得乐队有些拖沓。
第三乐章,尤其结尾,绝对是处理的潦草,当然还是个人感觉。

每个人听音习惯不一,更有些先入为主,所以有分歧是必然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