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乐“会”报三(11月5日):亲临上海国际青年钢琴比赛火热现场 [复制链接]

查看: 2013|回复: 4
1#
11月5日晚,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一群年轻人——比我还年轻的人在这里角逐上海国际青年钢琴比赛。 听闻了众多的国际音乐比赛,这是我首次亲临次等比赛现场。虽然只是一场半决赛,但水平之高,火药味之足令人瞠耳。

三位选手每人1小时,铆足全力,你感到他们的拼命! 足足3个半小时(加期间调琴的时间)赛过三场大师的独奏会。

第一位是个可爱的法国小伙。4个曲目,从古典、浪漫、印象到现代,可能是大会选题的要求。开场的舒伯特奏鸣曲比较拘谨,然后肖邦也有些乏味,但之后的斯柯里亚宾开始流露出法国人的色彩和气质。最后他选了一个名为“什么什么作坊的蓝调”的曲目则技惊四座:一部几乎只有节奏的作品,把钢琴化作定音鼓,最后靠整个左右的小臂全部按在琴键上交叠而告终。以至于,后来中场的调音师在那里来回摆弄了半个小时。

第二位是位长得十分丰硕的亚洲女子,属澳大利亚籍。当然曲目和她的“体积”十分有联系。贝多芬的黎明,拉威尔到最后的整部《图画展览会》,显然她的力量没有看上去的那么强大,最终,虽然已经用尽了全力,还是被作品驾驭了。

如果李斯特在场,会惊讶为何一个23岁的瘦弱而纤细的女子可以咆哮出他的b小调奏鸣曲,而且如此的驾轻就熟。这是第三位出场的美籍亚裔女孩。82年出生,不过扮相成熟。第二曲德彪西《海妖》空间拉得很开,终曲斯特拉文斯基的彼得鲁什卡,本场难度系数最高的作品。和前一位截然相反,她完全的驾驭在音乐之上。后得知其来自朱利亚音乐学院,果然名不虚传!  

期间由一台斯坦威和一台雅马哈钢琴轮番上阵,感觉后者的音色要亮许多。

3个半小时,像三场战役,可惜接下来的决赛于柏林爱乐冲突,不然定紧随其后,尤其,这第三位出场的女子已经成为我的“超女”了!
最后编辑darajan
分享 转发
TOP
2#

朱利亚音乐学院的确厉害!
谢谢好文。
TOP
3#

有图片吗?
TOP
4#

最终结果,第一名空缺,第二 是法国小伙(拉威尔钢协).第三名中国女孩(帕格尼尼变奏),美籍韩裔女孩(柴一).

现场听来,韩国女孩最棒,才华无限.
TOP
5#

上海kevin 在 2005-11-21 18:13:28 发表的内容
最终结果,第一名空缺,第二 是法国小伙(拉威尔钢协)..


我第一场听的法国男生就是他!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