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馬勒隨筆 [复制链接]

查看: 2901|回复: 7
1#
三月十八日呂紹嘉要率國家交響樂團,在新竹演出馬勒第九號。這是「新竹之春」音樂節的序幕,聽說接下來還有三場馬勒的演出,對馬勒迷來說,當然是天大的福音。

不過今天要談的不是這個,而是馬勒音樂創作的意義。從我懂得聽馬勒起,透過隨手可以利用的管道,唱片、評鑑、音樂書刊、網路論壇,所瞭解到相關訊息,很少不從死亡的壓迫和恐懼來看待馬勒的音樂。這種說法俯拾皆是,在馬勒樂迷圈裡,可以說到了五尺童子皆能言之的地步。我就隨手舉十八日音樂會的曲目介紹做例子:

在《第九號交響曲》中,……在沉緩的步調下,死亡的頌歌緩緩升起,時而哀傷、時而憧憬,生命的美好時刻似浮光掠影再次浮現,死神的腳步卻又不時以懾人的氣勢咄咄逼近,馬勒在《第九號交響曲》中,以巧妙且複雜的對位與和絃手法,創造出厚重深沉的音響效果,融和各種生命的面貌,反映出死神的無情與迫近;而在此曲完成後不久,馬勒也溘然辭世。

看了這個介紹,你會怎麼聽馬勒?重點是擺在生命種種面貌和美好呢?還是擺在死亡的無情與無奈呢?我們不管是聽唱片或演出,馬勒的音樂總是顯現出強烈的悲劇性。為什麼他們總是要強調悲劇性?因為他們總是在馬勒的音樂裡看到死亡的陰影,他們也以為面對死亡的掙扎,就是馬勒創作音樂的動力和心境。

我還算是個馬勒迷,也就如此而已,因此說要和專家爭論這樣重大的音樂問題,實在力所不及,也非所願。不過,我總覺得,如果我們就用這種方式聽馬勒,馬勒的音樂就真的死了,這大概不是馬勒所願吧!
分享 转发
TOP
2#

up
TOP
3#

我一直抄的,你们是不是要算帐了啊,我闪.........
TOP
4#

TOP
5#

這是我網站上的文章被抄襲了
TOP
6#

diala 在 2005-4-22 15:30:26 发表的内容
這是我網站上的文章被抄襲了


该抽他收版税
TOP
7#

要是转载可以标上的嘛
好文章大家一起分享啊
TOP
8#

问题在于楼猪是个网络骗子.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