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美文欣赏: [复制链接]

21#

gan 在 2005-3-30 10:26:51 发表的内容
化悲憤為力量
1865年的春神尚未降臨大地之前,死神就悄悄將布拉姆斯的母親帶走了,因為心臟病。那一年,布拉姆斯32歲。
  布拉姆斯的母親大他父親16歲,年齡雖然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兩人卻也攜手走過近40個年頭,雖然生活貧苦卻也很努力地力爭上游。

  從小,布拉姆斯的母親不斷鼓勵支持他,去了解他。後來布拉姆斯功成名就,他的母親也從不吝惜表達以子為榮的喜悅。寫信鼓舞在外地奮鬥的他,當他衣錦榮歸故里之際為他整修家鄉的房子。點點滴滴讓布拉姆斯感受在心頭。因此,母親對於布拉姆斯而言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當布拉姆斯得知母親因為心臟病過世的消息,內心的哀慟是深刻無比的。不過,心裡的哀傷沒有擊倒他,只有把它化為樂思遙寄給天國的母親。陸續完成了E小調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降E大調法國號三重奏,德意志安魂曲等作品。

  記得我剛接觸布拉姆斯這首E小調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它的第一樂章彷彿是一杯不加糖的黑咖啡,許多的愁、苦,都隱藏在平順的外表下,只有品嚐了那滋味,點滴才會在心頭。

  也許化悲憤為力量吧。這首讓布拉姆斯擱置了三年的奏鳴曲,終於在他母親過世後完成了。有時,我總會去想,布拉姆斯是否將失去母親這位精神支柱的傷痛表現在第一樂章,那份不為人知的痛苦,情緒強烈的起伏,一切來得那麼突然,心裡一點準備都沒有。

  同一年夏天,布拉姆斯還完成了一首法國號三重奏。在這首三重奏的第三樂章慢板裡頭,布拉姆斯似乎已能真正面對母親的離世,那種在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當中,情緒強烈的起伏已不再。法國號緩緩地吹奏出寧靜,憂鬱的音符,就像一首寫給母親的輓歌。印象中,法國號給我的感覺是雄偉壯闊的。可是,布拉姆斯在這首三重奏裡,卻讓我對法國號有了另外一種新的體驗。在創作這首法國號三重奏的時候,布拉姆斯常常會在森林裡面漫步。也許是大自然讓布拉姆斯的心靈逐漸遠離憂傷,森林的青鬱讓幽暗的靈魂有了寧靜。

  德意志安魂曲更是花費了布拉姆斯將近11年的心血。從1857年開始,到1868年4月10日由他親自指揮首演,獲得廣大好評,讓這首以布拉姆斯的母語-德語來創作的安魂曲,為布拉姆斯帶來了成名的滋味。

  在布萊梅首演之後,布拉姆斯再添加一首女高音獨唱的樂段,成為第五樂章「而你們如今也心懷憂傷」,以懷念母親。

  看看布拉姆斯在第五樂章裡選了什麼歌詞來記念母親吧。

  「而你們如今也心懷憂傷:然而我們還會再見,屆時你們心中將充滿了喜悅,而這份喜悅是無人可以奪走的。」

  「如同母親的撫慰,我也會安慰著你們。」

  「用你們的眼看啊,看我如何以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讓你們 的心靈獲得更多的撫慰。」

  我想,到這裡布拉姆斯的憂傷已完全平靜下來,選擇了女高 來歌詠對母親的思念,昇華了當年內心的痛苦。

  布拉姆斯用音樂追思母親。大家用什麼來表達對母親的愛呢?雖然,表達對母親的愛不一定要在母親節,但是要即時,想到就去做,別為自己找太多的裡由藉口。「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

  我呢,還是下廚煮一道母親節大餐吧,手藝可是不含糊喔。

註:

Brahms,Sonata for piano and cello,op.38,in E minor.cello by Janos Starker,BMG 09026-61562-2(博德曼代理)
Brahms,Trio in E flat major,op.40,for piano,violin,and horn. horn by Francis Orval,violin by Arthur Grumiaux,piano by Gyorgy Sebok,Philips 438 365(Duo雙cd系列,環球音樂)
Brahms,Ein Deutsches Requiem,op.45,conducted by Otto Klemperer,EMI CDC 7 47238 2(科藝百代代理)
[upload=jpg]Upload/20053301041934203.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33010412135280.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533010413437988.jpg[/upload]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