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舒曼 (Robert Schumann,1810-1856),德国著名的音乐家,在1830~1840年间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其中最主要的包括:由十二首乐曲组成的钢琴套曲《蝴蝶》(1829~1831)、由二十一首各具标题组成的《狂欢节》(1835)以及钢琴套曲《克赖斯勒偶记》(1838)。从1834~1844年的十年间,他在自己创办的《新音乐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音乐评论,集中的阐述了他具有典型浪漫主义倾向的音乐美学思想。四十年代,舒曼的创作重点从钢琴音乐和艺术歌曲转到交响音乐、协奏曲、室内乐、戏剧音乐等大型体裁方面,他的四部交响曲中有三部写于这个时期。
舒曼降E大调 《第三号交响曲 (莱茵)》,完成于1850年,是他旅居莱茵河畔的杜塞尔多夫时所作,所以得名《莱茵交响曲》。这部作品是舒曼智慧的结晶,也是他思想的总结。这是一部描述性很强的作品,歌颂生活,歌颂莱茵河畔的美景:那屹立于河岸的宏伟的科隆大教堂,神话般的罗列莱城堡……这部交响曲共分五个乐章,其中第二乐章之诙谐曲与以前的诙谐曲不同,有着缓慢的民间舞曲般的风格;第四乐章以间奏曲风格插入,形成音乐形式上的主要特征;而第一乐章有许多部分均给人以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近似的感觉。
试听的是第二乐章,原有副标题"莱茵河的早晨"。虽为诙谐曲,但有回旋曲风格,是一首德国民间古老的饮酒歌,具有朴素单纯的民谣风味。
演奏:德累斯顿国家剧院乐团
指挥:沃尔夫冈.萨瓦利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