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gar的《威风凛凛进行曲》一共有五首,其中最受听众欢迎的是第一和第四两曲。
这五首进行曲,第1,4,5都采用大调音阶,而2和3则是小调,所以2和3粗略听上去进行曲的感觉不太浓。英国风格的进行曲很多都是采用A-B-A-B’的结构,其中A一般是比较嘹亮、奋进的曲调,而B则一般是旋律优美、甚至有悲壮感觉的旋律。Elgar的第一首威风凛凛进行曲中的B段的旋律,其优美、动人、感人的程度我觉得真可以让人听了之后“以生死相许”的。就连Elgar也曾经这样感叹:“天啊,竟然给我想到这个旋律了!”现在西方几乎所有的中小学毕业典礼上,广播肯定都会播放这首曲子。
《威风凛凛进行曲》的版本,除了Boult指挥伦敦爱乐的这个外,Solti的Decca版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巧的是,Solti的也是指挥伦敦爱乐,并且Boult的录制时间是76年底到77年1月初,地点是金斯威大厅;而Solti的录音地点与Boult的相同,时间则是紧接着的77年2月份(伦敦爱乐几个月内录两次相同的曲目,累不累啊?!);Boult的录音工程师是Parker,而Solti的则是Wilkinson。这下子这两个版本各种客观条件都几乎相同,势均力敌,互相都是对方的强劲对手。
不过比较下来Solti版还是稍差一筹。演绎上Boult是Elgar专家,占了优势就先不说了;这里Wilkinson负责的录音,平衡就调得不自然。Wilkinson很想突出弦乐的质感,的确录出来的效果Solti版的弦乐质感很不错,但问题是这个曲目不是英国弦乐作品,而是大编制管弦乐队作品。Solti版里面除了铜管、镲的音量明显太小声之外,更要命的是很多处定音鼓敲击的声音,在录音里面根本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被弦乐的声音盖住了(为何我知道Solti版录音的现场的确有定音鼓在敲呢?是因为第四首进行曲里面有一处弦乐停得早一些,定音鼓的声音这时候隐隐约约传了出来,所以我才知道原来是有定音鼓在里面的)。而Boult的录音,各声部都相当真实,声音自然。弦乐生猛,而铜管、敲击乐音量真实。在No.4进行曲的B段里,当弦乐组演奏的时候,定音鼓是按照拍点以很小很小的力度轻轻敲击的——如此细微的一个细节,EMI的麦克风给捕捉下来了(EMI的平衡厉不厉害?)。还有就是EMI版的频响比Solti版要宽,尤其是低频下潜得特别低。当大鼓(Bass Drum,不是Timpani定音鼓)敲起来的时候,假如是用音箱而非耳机聆听的时候,感觉会和在音乐厅听现场差不多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