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萨尔茨堡音乐节和自新大陆 [复制链接]

1#
昨晚看了3SAT电视台转播的维也纳爱乐和小泽征尔的自新大陆。是萨尔茨堡音乐节的开场音乐会。


http://www.salzburgfestival.at/spielplan_werk.php?lang=2&id=906&sommerflag=1






The "Großes Festspielhaus"




萨尔茨堡夏季音乐节的内容:
http://www.salzburgfestival.at/spielplan_ues.php?lang=2

我只说两句有意思的。

幕间休息时,电视台播了一个片子,介绍了德沃夏克写自新大陆时的背景。其中讲到德沃夏克刚到纽约时的环境和他面临着这么新奇,喧嚣,疯狂的新世界时的兴奋心情。同时插播了当时黑人音乐的一些片断,这些就是德沃夏克第一二乐章里的一些动机。又讲到德沃夏克从纽约到Iowa去看印第安人,正好赶上当地的印第安人在搞一个驱赶病魔治病救命的仪式,极端恐怖疯狂,他误认为见到了真正的印第安人。他们跳的一种快节奏的仪式舞蹈就成了他第三乐章的动机。

内容丰富形象。
最后编辑Moka
分享 转发
TOP
2#

小泽是我第一个知道的国外著名指挥家.说来惭愧,那时我甚至还不知道卡拉扬,就先知道了小泽征尔.四人帮刚下台那会,好象是七七年?小泽就来华演出了,成为当时文化开放的一大盛事.我还记得当时听古典,先问这是小泽指挥的吗?后来有学音乐的告诉我,在大师级的指挥中小泽根本排不上。然后才知道了卡拉扬。于是一段时间内又开始寻找卡拉扬。现在想来那真是个偶像极缺的年代。
最后编辑阿龙
TOP
3#

古典纵横乐友富特文格勒 在 2004-7-27 1:02:14 发表的内容
fever 在 2004-7-27 0:12:00 发表的内容
新世界交响曲是我的至愛,百聽不厭。


fever兄:什么版让您百聽不厭呢?


當然是卡拉揚加柏林愛樂,60 年代德國 DG  版啦。
TOP
4#

以前最喜欢克尔提斯的,前两日撞到一张DG档案系列的弗里柴和维也纳爱乐1960年的录音,听后甚为惊喜,最大的特点就是乐队细节之丰富在我听过的其它版里从所未闻!
TOP
5#

其实我听这两人的作品并不太多,所以不敢说没有以偏概全的地方.
也许是因为古典作曲家皆集中于欧美,同根同源的缘故,欧美指挥家的演绎可以是十分个性化的。我们较容易把握卡拉扬、莱纳、伯恩斯坦------诸多大师在风格上的特点,这不奇怪,人家是在把玩自家的东西,怎么玩都有他的道理。反之,如果他们在演绎《黄河》、《梁祝》一类作品时,如果带进这些个性的东西,我们很容易听出那种不伦不类。也许我们更喜欢他们“忠于原著”一些。
亚裔(先不提梅塔)在指挥这类古典作品时遇到的是同样的问题。小泽征尔的风格比之郑明勋要张扬许多,可是怎么听都不是那个味。我听过他的柴6(悲怆),老实说那真叫个难听,柴6是我最爱的作品之一,听过穆拉文死机、多拉地、卡爷、海丁克等多个版本,每个我都较喜欢或者至少不让我失望,只有小泽征尔彻底坏了我的胃口。我觉得那有点象一个小人物想和名人套瓷却又套不上的感觉。
再说郑明勋。我就听过他两部,《天方夜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舞剧),都非常喜欢。是一种非常纯正的味道。这种纯正于东方人尤其难得,却又不失东方人特有的细腻与敏感。(小泽连这个味道也弄丢了)最重要的是我能从郑明勋的指挥中听出一种虔诚,也许正因为他感到了自己与欧美作曲大师之间的距离,才怀着比别人更多的一份虔诚。他的指挥与其说是把玩,不如说是在触摸。他能找到最真实的一种质地。
《天方夜谭》名版无数,众发烧友都喜欢莱纳,我也很喜欢。郑明勋版刚听不会特别打动你,却非常耐听,他那种层层剥茧式的叙述,就足以胜过任何一个名版。
最后编辑阿龙
TOP
6#

只有神往的份。
TOP
7#

fever 在 2004-7-27 0:12:00 发表的内容
新世界交响曲是我的至愛,百聽不厭。


fever兄:什么版让您百聽不厭呢?
TOP
8#

MOKA兄能谈谈你对小泽征尔的看法吗?
亚裔在国际上能拿得出手的指挥家也就两个吧,还有一个郑明勋。我个人喜欢后者,什么理由容后再述。
您呢?
TOP
9#

新世界交响曲是我的至愛,百聽不厭。
TOP
10#

阿龙 在 2004-7-28 16:03:35 发表的内容
MOKA兄能谈谈你对小泽征尔的看法吗?
亚裔在国际上能拿得出手的指挥家也就两个吧,还有一个郑明勋。我个人喜欢后者,什么理由容后再述。
您呢?


龙兄,你可真会难为人,提这么“深刻”的话题。

在对作品,演奏(唱)家,乐队,有了一定认识之后,在我看来,才能上升到指挥家这个层次。指挥家好像就是让人品头论足的一种职业,不过,结果总是看出品论者的水平高下。

所以,我不是打哈哈,我是真觉得说不出什么。想听龙兄随便聊聊。

亚裔您忘提祖宾.梅塔了.
TOP
11#

我听过一次好像是伦敦什么交响乐团的演奏,自那以后就没了一张。
TOP
12#

我也很喜欢郑明勋,他最近两年在DG录的贝五和德沃夏克的小夜曲(OP22和44),这样大路的曲目,都很有个性和特色。阿龙兄的分析说得很到位。
最后编辑wp
TOP
13#

小泽、梅塔和郑明勋,我不曾现场听及、不敢妄言论其功力高低,排其坐次。但在唱片业界,所录制唱片的水准高低,前者是不如后两者,这是不争之事实。小泽还是先后师从过卡拉杨、伯恩斯坦、和苏堤。郑明勋只拜过朱里尼一位大师,但很有朱氏风范。所录下的唱片平均水准并不低。在东洋佬里,我觉得老的朝比内隆、少的小林研一郎的唱片、还值得一听。
最后编辑wp
TOP
14#

记得几年前有一期英国杂志(《留声机》?)评出20世纪前100伟大指挥,亚洲只一人,就是梅塔,排在第100位。
TOP
15#


祖宾·梅塔不算吗?
TOP
16#

阿龙 在 2004-7-28 17:17:20 发表的内容
其实我听这两人的作品并不太多,所以不敢说没有以偏概全的地方.
也许是因为古典作曲家皆集中于欧美,同根同源的缘故,欧美指挥家的演绎可以是十分个性化的。我们较容易把握卡拉扬、莱纳、伯恩斯坦------诸多大师在风格上的特点,这不奇怪,人家是在把玩自家的东西,怎么玩都有他的道理。反之,如果他们在演绎《黄河》、《梁祝》一类作品时,如果带进这些个性的东西,我们很容易听出那种不伦不类。也许我们更喜欢他们“忠于原著”一些。
亚裔(不提梅塔先)在指挥这类古典作品时遇到的是同样的问题。小泽征尔的风格比之郑明勋要张扬许多,可是怎么听都不是那个味。我听过他的柴6(悲怆),老实说那真叫个难听,柴6是我最爱的作品之一,听过穆拉文死机、多拉地、卡爷、海丁克等多个版本,每个我都较喜欢或者至少不让我失望,只有小泽征尔彻底坏了我的胃口。我觉得那有点象一个小人物想和名人套瓷却又套不上的感觉。
再说郑明勋。我就听过他两部,《天方夜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舞剧),都非常喜欢。是一种非常纯正的味道。这种纯正于东方人尤其难得,却又不失东方人特有的细腻与敏感。(小泽连这个味道也弄丢了)最重要的是我能从郑明勋的指挥中听出一种虔诚,也许正因为他感到了自己与欧美作曲大师之间的距离,才怀着比别人更多的一份虔诚。他的指挥与其说是把玩,不如说是在触摸。他能找到最真实的一种质地。
《天方夜谭》名版无数,众发烧友都喜欢莱纳,我也很喜欢。郑明勋版刚听不会特别打动你,却非常耐听,他那种层层剥茧式的叙述,就足以胜过任何一个名版。


龙兄说话真逗,是您一贯的风格。只不过概念不太好把握。

我想为小泽说两句。

上世纪小泽成熟于一个当代文明风云动荡的时代,个性鲜明,张扬极端表现在文化的各个方面,小泽不过是这大潮当中的一滴水。而这一滴水到了刚经过政治动乱而文化则是死水一潭的中国,看到他的每一个人都感到了这一滴水是那么的新鲜。这一印象深深地留在了象你我这样岁数的人的记忆中。

这之后,中国人的文化和价值观经受了考验,我们越来越变得个性鲜明,张扬极端,甚至超过了当时的那一滴水。

我细细想着龙兄对小泽的评价,回忆着小泽走入我精神世界的过程,我感觉到文化的意义和先驱者的力量;我还觉得小泽没怎么变,是我们变了。

这次看小泽的自新大陆,仍是这个感觉;他的处理和指挥风格都未见张扬。不知是他老了,还是我老了。

我的话说得远了,而且和龙兄谈的不是一个作品。
最后编辑Moka
TOP
17#

哦,忘了这个印度人。当然算。
我只想拿小泽与郑明勋作个比较。也许是文化更为相近的缘故。
TOP
18#

另外,指挥与乐团有极大关系。

小泽与波士顿可以很张扬,与维也纳和柏林爱乐就刚好。
最后编辑Moka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