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平价英雄
AR 308HO喇叭 简信昌
谈到AR这个厂牌,许多人一定会想到它过去的历史铭器,也就是气垫式的AR 3a。但随着AR 3a的停产,新一代音响迷对AR的最深刻印象,可能就是一年多前曾在本刊评论的AR 310HO。那对落地式喇叭当初送来社里时受到了相当的好评,更何况AR 310HO还是「器材龙虎榜」五万元以下A级榜的一员。而谈到AR就不得不谈到前Infinity的总裁Cary Christie。由于先前由Cary Christie成立的Christie Design Corporation和AR合作的成功,Cary Christie对于重建AR往日风采也有相当的信心,因此Cary Christie出资买下AR公司,并且设计出HO系列的产品,可见HO系列或多或少还流有早期Infinity的血统。
和AR 310一样,AR 308也是采用了全闭式充气振膜高音。这个外观看来并不起眼的高音,外层还有所谓的高频能量控制障板(Energy Control Contour Baffle)将它围住,根据原厂的说法,这样的设计对于抑制震动及对于声音的扩散都有相当大的作用。而低音单体的设计则遵循了AR过去的设计,将单体放在喇叭的侧边,这样的设计方式对喇叭的摆位有着相当大的影响。AR的高输出(HO)系列,对于AV的爱好者也有相当友善的设计,包括防磁设计及容易驱动的特性。所以读者想要自组家庭剧院的话,AR 308HO也可以符合您的需求。
AR 308HO的低音单体应该面向哪边才会有较好的效果﹖Cary Christie建议用家将低音单体朝内,笔者也认为这种摆法会使得低频的量较为丰腴,而且结像力也比将单体朝外的摆放要好的多。不过若以AV取向来看,低音单体朝外会不会比较好呢﹖笔者在这里不敢作太武断的定论,可能需要读者自己做一下摆位的测试,不过AR 308HO的使用手册内容说,原来这样的低音单体设计就是为了让纯音乐及AV的使用者在使用上有不同的用法。AR的使用者手册中认为在纯音乐的使用上还是以低音单体朝内会有较佳的表现,而如果是AV的爱好者,AR原厂还是建议您将低音单体朝外,也许这样的摆设会获得较好的包围感。
HO系列果然是名符其实的「高输出」,这对AR 308HO的效率有92dB,而在实际的聆听经验上,它果然也是相当容易驱动,即使只要二、三十瓦的扩大机也能将它推得十分爆棚。我想Cary Christie把它设计成高效率的喇叭也是希望它能够很容易找到门当户对的扩大机,毕竟市面上大功率扩大机的价钱似乎都不是那么的容易负担,如果308HO的效率太低而不容易找到匹配的扩大机,那Cary Christie希望「以Low Price得到Hi-End声音」的美意可就被打了折扣了。
讲了这些设计理念,想必已经有不少读者急着想要知道它的声音表现怎么样。首先我们先来看看它的音质、音色部分。AR 308HO的音质如果以价论声,它虽然还没达到物超所值的价值,但绝对是物有所值。音色部分,AR 308HO能忠实的表达前端器材的表现。在各频段的平衡度则是AR 308HO表现相当出色的一个部分,虽然它在规格的数据上并不出色,但是整体的平衡性却相当令人赞赏。低频的延伸虽然只到50Hz左右,但在它有限的延伸下却有相当完美的声音;梁实秋先生写的「增一分则太肥,减一分则太瘦」这句话用来形容AR 308HO真是再也适当不过了。另外,宽广的音场在AR 308HO中似乎是相当自然的事,只要你的空间条件不太差的话,应该都能享受这么美妙的空间感。速度感和瞬时反应也是AR 308HO的一项优点,尤其以AV用的喇叭而言,这个条件也是相当重要的。
但是使用AR 308HO也有一些要注意的事,第一当然是我们之前提过的摆位问题,由于AR 308HO的低音单体设计方式和一般的喇叭都不太相同,因此该如何将这个平衡性做到最好,还是要用家依据自己的空间作各种的尝试。第二个问题则是AR 308HO对于扩大机的需求问题,我们先前提到AR 308HO是相当容易驱动的一对喇叭,但是根据笔者的测试,如果遇到一些控制力较弱的扩大机,它会在爆棚表现之外发生音场压缩且混乱的情形。
既然AR 308HO的优点很多,是不是任何人都适合这一对喇叭呢﹖当然不是。如果你的音响只是用来突显你的身分、地位,那你绝对不能买这对喇叭,或者你对音响有无比的挑剔,一点点小瑕疵都无法忍受,那你也不适合使用这对喇叭。反之,如果你的预算有限,想买一对高价值/价格比的喇叭,那你就不妨去试听看看,我想你也会爱上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