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巴赫十二平均律 [复制链接]

1#
有没有关于巴赫十二平均律的介绍?请上传
最后编辑stanleyhgy
分享 转发
TOP
2#

对不起,我还没听到巴赫,还请坛上别的DX代劳。
请啊!
TOP
3#

我想知的是乐理方面的知识,不是那个版本好。
古尔德的版本我有,而且十分喜爱,就是不知何为十二平律。
TOP
4#

终于找到一些关于巴赫十二平均律的概述:


所谓的十二平均律,是一种律制,即是把一个八度分成相对均等的12个音程,每一个音程规定为半音,两个半音为一个全音。 巴赫的平均律共写了24个大小调(C大调,c小调,升C大调,升c小调,D大调,d小调,降E大调,升d小调,E大调,e小调,F大调,f小调,升F大调,升f小调,G大调,g小调,降A大调,升g小调,A大调,a小调,降B大调,降b小调,B大调,b小调),每一个调都包括了一首前奏曲与一首赋格,所以一共是48首前奏曲与赋格。分上下两卷,分别创作于1722年和1744年。其实平均律并不完全算是巴赫开的先河,早在1702年,费歇尔(约1665-1746)就出版了《新风琴音乐的阿莉阿德尼》,包含二十首前奏曲和赋格曲,分属二十个不同的调。这部作品用了24个大小调中的19个调,只有升C和升F大调,降e,降b和升g小调没有用, 而e小调用了两次。在未采用十二平均律之前, 演奏中移调转调都会受到很大限制。所以说,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在音乐史上的地位是里程碑式的,当之无愧。
   提到平均律,想着重谈谈其中的赋格。因为实在是非常喜欢这样一种体裁,也是各人演绎巴赫最大的分歧之所在。

    “赋格”原为拉丁文“fuga”的音译,又有“追逸”、“遁走”的意思。两个甚至更多的声部进行模仿与对答,你追我赶,造成此起彼伏的和谐的旋律线条。其基本特点是运用模仿对位法,使一个简短而富有特性的主题在乐曲的各声部轮流出现一次;然后进入以主题中的部分动机发展而成的“插段”,此后主题及插段又在各个不同的新调上一再出现;直至最后主题再度回至原调,并常以尾声结束。在第二、三部分中,有时运用“增值”、“倒转”、“交迭”等手法处理主题。用“交迭”手法写成的乐段堪称“紧接段”(stretto)。

    在巴赫的很多音乐中你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这点,两个声部通常是以五度之差呈示与反复的,例如巴赫的“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开头,先是第二小提琴奏主题(23456),再次反复时是第一小提琴移高了五度(67123),以赋格的方式竞奏。当然,并不等于说,“平均律”中的“前奏曲”,就是简单流畅的东西。其实前奏曲也有好几种类型,一种是强调的旋律性,快速的流畅的段落,大多使用分解和弦和音阶的形式,例如著名的“C大调第1首前奏曲与赋格(BWV·846)”,“升C大调第3首前奏曲与赋格(BWV·848)”,“D大调第5首前奏曲与赋格(BWV·850)”,听起来随意而即兴。这点, Richter和Fischer都弹得很有感觉;而另外一种,就是同赋格一样,属对位式的,也可像赋格那样,有“镜像”(上下行的对比),“增值”(节奏或音程)和“交迭”(轮唱与模仿)的形式。
TOP
5#

小克 在 2003-10-9 17:28:05 发表的内容
“十二平均律”(Well-Tempered)音乐律制的一种。十二平均律是将一个八度音级分成12个相等的半音,亦即将一个八度内的十二个半音的频率按照等比数列排列,相邻半音的频率比为2的12次方根。


真是长了见识!高人呀!
TOP
6#

http://www.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35859&ntypeid=11
http://www.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23779&ntypeid=11
http://www.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32841&ntypeid=11
TOP
7#

“十二平均律”(Well-Tempered)音乐律制的一种。十二平均律是将一个八度音级分成12个相等的半音,亦即将一个八度内的十二个半音的频率按照等比数列排列,相邻半音的频率比为2的12次方根。
TOP
8#

如果在基点有注册,到这里看看吧,宽带上网的朋友也可以试听(要注册才能看到):
http://www.mydcentre.com/club/dispbbs.asp?boardID=34&replyID=22714&ID=4284
最后编辑阿杰
TOP
9#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转贴)

SM2K 52 600   SM2K 52 603

旧约全书--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


以前写过很多关于巴赫键盘乐的小评论,唯独绕过了平均律;因为不敢谈,这样一部鸿篇巨著,被誉为钢琴作品中的“旧约圣经”(新约是贝多芬的32部钢琴奏鸣曲),岂是我等小辈敢开口乱评的?即便是今天斗胆写了两行,也是战战兢兢,诚惶诚恐:)

    有必要先解释一下什么是平均律。所谓的十二平均律,是一种律制,即是把一个八度分成相对均等的12个音程,每一个音程规定为半音,两个半音为一个全音。 巴赫的平均律共写了24个大小调(C大调,c小调,升C大调,升c小调,D大调,d小调,降E大调,升d小调,E大调,e小调,F大调,f小调,升F大调,升f小调,G大调,g小调,降A大调,升g小调,A大调,a小调,降B大调,降b小调,B大调,b小调),每一个调都包括了一首前奏曲与一首赋格,所以一共是48首前奏曲与赋格。分上下两卷,分别创作于1722年和1744年。其实平均律并不完全算是巴赫开的先河,早在1702年,费歇尔(约1665-1746)就出版了《新风琴音乐的阿莉阿德尼》,包含二十首前奏曲和赋格曲,分属二十个不同的调。这部作品用了24个大小调中的19个调,只有升C和升F大调,降e,降b和升g小调没有用, 而e小调用了两次。在未采用十二平均律之前, 演奏中移调转调都会受到很大限制。所以说,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在音乐史上的地位是里程碑式的,当之无愧。

    以上是从乐理书和过去写的相关帖子中整理出来的。接下来要谈谈我个人对平均律的一些浅陋的看法了,包括重点提到我对赋格这种体裁的偏好。

    平均律作为复调音乐的文献作品,单就技巧上而言,都是难以驾驭的。个人以为,最为基础的音乐感觉,是具备对多声部的敏锐的听觉和良好的手指独立与谐调性。在此之上才能够说是更全面地增强音乐的表现能力。巴洛克音乐的作品,复调音乐的作品,可以说是一切的源头与起点。而巴赫的这套平均律钢琴曲集,无疑是这方面训练的最佳教材。尤其是赋格,在后面的文章将要专门提到;那些三声部四声部,甚至是五声部的赋格,在键盘上构成此起彼伏,交相辉映的旋律走向,是何等神奇的景象!就音乐上而言,巴赫的“平均律”真正是包罗万象,一部令人惊叹的百科全书!所有的情感,欢乐与痛苦,平和与焦虑,光明与阴暗,清新与晦涩……在这整部钢琴曲集中都有最为深刻与详尽的描述。巴赫的音乐不完全是理性的刻板——哪怕表面听来是如此。其实他的所有情感都深藏于底,只以比较内敛的方式呈现出来,朴质又动人。所需要的只是耐心,逐步地走进那奇妙的境界;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也许对于表现技巧,完全没有必要考虑那么多,听者可以仅仅把他当作一种键盘游戏来欣赏;而对于情感,似乎也没有必要揣测,一切进入都是纯粹的自然。听听一开头的那段C大调的前奏曲!简洁而朴素动人!什么都不多想,一种绝对的均衡,流畅的线条,瞬间就把人的心灵荡涤成一片澄明的安详。(然而接下来的四声部赋格则严密而理性)

    我一直都很喜欢巴赫的“平均律”,七零八落地买了好几个版本——因为盗版“平均律”经常不全,往往不是漏了上卷就是下卷的一些前奏曲与赋格,为了保持曲目的完整性,所以拼凑了不少,只有菲舍尔的“平均律”是买的正版。对于巴赫的平均律,自由发挥的空间是很大的,号称“净版”,无任何速度、力度和表情的标记符号。所以说,每个人的巴赫都有其自身的可取之处。在钢琴的演奏中,我本人最为偏好Gould和Fischer的,两个比较大的反差:)Gould将robato发挥到了一个极致,独到的分句和触键的音色前所未闻;而Fischer则是我听过的最随意的演绎,他的演奏充满了人性化的气息。

    提到平均律,想着重谈谈其中的赋格给我的感觉。因为实在是非常喜欢这样一种体裁,也是各人演绎巴赫最大的分歧之所在。

    “赋格”原为拉丁文“fuga”的音译,又有“追逸”、“遁走”的意思。两个甚至更多的声部进行模仿与对答,你追我赶,造成此起彼伏的和谐的旋律线条。其基本特点是运用模仿对位法,使一个简短而富有特性的主题在乐曲的各声部轮流出现一次;然后进入以主题中的部分动机发展而成的“插段”,此后主题及插段又在各个不同的新调上一再出现;直至最后主题再度回至原调,并常以尾声结束。在第二、三部分中,有时运用“增值”、“倒转”、“交迭”等手法处理主题。用“交迭”手法写成的乐段堪称“紧接段”(stretto)。

    在巴赫的很多音乐中你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这点,两个声部通常是以五度之差呈示与反复的,例如巴赫的“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开头,先是第二小提琴奏主题(23456),再次反复时是第一小提琴移高了五度(67123),以赋格的方式竞奏。当然,并不等于说,“平均律”中的“前奏曲”,就是简单流畅的东西。其实前奏曲也有好几种类型,一种是强调的旋律性,快速的流畅的段落,大多使用分解和弦和音阶的形式,例如著名的“C大调第1首前奏曲与赋格(BWV·846)”,“升C大调第3首前奏曲与赋格(BWV·848)”,“D大调第5首前奏曲与赋格(BWV·850)”,听起来随意而即兴。这点, Richter和Fischer都弹得很有感觉;而另外一种,就是同赋格一样,属对位式的,也可像赋格那样,有“镜像”(上下行的对比),“增值”(节奏或音程)和“交迭”(轮唱与模仿)的形式。这方面的例子在“平均律”的下卷非常多,就不一一举了,各位可以自己下去找来听听。

    在“平均律”的几个演绎中,我个人就以下几个方面对其特点作简单归纳:

    ■首先是对节奏、速度与音色的运用。

    以“降a小调第18首前奏曲与赋格(BWV·863)”的赋格为例子,可以感觉到Gould以非常缓慢的速度来演奏的,而奇怪的是,在这些段落强调慢速的演奏,但是在类似舞曲的赋格中,他却弹得比谁都要轻盈,短促的音型;可能正因为是对比,舞曲才跳得起来吧。那独树一帜的触键和音色更是没得说的。Fischer的速度是最快的,在所有的前奏曲与赋格的演奏中,他似乎强调的就是一种即兴的一挥而就,不加刻意雕琢的痕迹,浑然天成;

    Richter在“升C大调第27首前奏曲与赋格(BWV·872)”中的前奏曲表现独到,这段前奏曲分两个部分,前段被他弹的虚无缥缈,真不知道这样的音色他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而后段转了一个Allegro,立即转化为令人振奋的对答(又是一个类似赋格的段落),Richter弹的应该是属于非常诚挚,忠实巴赫原作的感觉。

    ■其次是对于声部的运用

    以前提到过,巴赫的东西,是那种“立面”的思维方式。他的音乐是独立的,甚至可以说是“抽象”的。其中有一个横向(旋律)与纵向(和声)的关系,如何均衡,是精义所在。个人以为巴赫从来就不是靠旋律“优美”见长的音乐家,他的很多东西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是枯燥的。所听到的这些演奏,尤其是Schiff的,对旋律就更加注重一些。他强调的是旋律的横向发展,所以他的演奏听起来就是最为优美动听,也是最为讨好人的一个:)而在下卷,这样的方式,显然对巴赫音乐的表达就不够全面了(个人认为下卷比上卷难以接近得多,更加注重多声部的均衡,就是所谓纵向而非横向了)。当然,无可否认,这是个不错的演绎。毕竟是我买的第一套完整的“平均律”。

    而Gould本人是更加注重对声部的运用,强调各个声部各自的独立性,层次感极强--一般来说,三声部以上的赋格,其中必有一个是在充当类似通奏低音的角色;别的演奏家可能更加注重的是旋律的取向,但是我特别喜欢Gould的演奏,是因为他无时不刻地在强调声部这种“均衡”的关系。他演奏出来的音乐,各声部都具有极强的独立性,错落有致;他似乎对多声部的音乐有天生的极度的敏感,经常可听见在手上演奏几个声部的同时,口中还唱着另一个声部。而且那些声部,它们是平等的,Gould时刻提醒它们的存在,哪怕是模仿通奏的低音声部。每个声部都有出来做主角的机会,每个声部都能统领其他的声部。

    ■最后是关于装饰音的运用

    这个很是有趣,巴赫“平均律”里的装饰音非常多,颤音、回音、波音等; Richter听来几乎是省略了所有的装饰音,他把线条尽量整得流畅平实;而Gould则恰恰相反,所有的装饰音他都用尽了,尤其是他特有的“小颤音”,在句末和转折的地方出现,异常灵敏,能够想象Gould是怎样一个神经末梢极度敏感的人啊:)

    其实是下了很大决心才发的这篇文章;因为本人乐理方面的知识相当于通了九窍(一窍不通)的那种,提到这些让行家见笑了;只是想借助这个谈谈我个人喜欢的作品,不妥之处,还望多多包涵了……

古尔德:发明巴赫?


    
    古尔德是疯子?怪人?天才?但无论哪一种说法,都在表明这样一个事实:古尔德在二十世纪的钢琴演奏历史上占据着一个极其显要的位置。他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钢琴家,但也不能说是一个反传统的人物,我们只能说,诞生于加拿大的钢琴家古尔德是一位非传统的钢琴家。
    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可以把古尔德的演奏艺术定位为一种音乐现代主义。由此而论,在二十世纪音乐演奏的返古并追求客观的强大潮流中,古尔德可算是二十世纪演奏家中最大的叛徒,他32岁放弃音乐会演奏生涯(要知道,这可是李斯特以来的钢琴家的主要生存方式);他热心于新兴的录音和广播技术,认为这给音乐带来了广阔前景(这显然有点像布莱希特、本雅明等人对技术进步所表示的革命乐观主义);他破坏了钢琴演奏的一次性的神圣性质,用多次录音合成的方法来制作自己的唱片,并认为这才是艺术的要求(实际上,现在的很多音乐听众也不能接受通过音响合成技术来“制造音乐”)。但仅仅这样说还显得不够,古尔德不仅仅是在破坏、创新,他同时也在恢复和唤醒,他重新引起人们对音的重视、对作品逻辑结构的透视,他的手指速度非常快,但线条清楚,细节都交代得极其清晰,由此他轻易地删除了音乐所附着的历史文化“赘肉”,呈示出音乐的一种透明构成,而这正是西方音乐文化传统中真正特殊的一环,即所谓理性化的形式、毕达哥拉斯以来对数字乃至几何关系的极度推重;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古尔德对复调、对位的强调才能获得理解(我们可以注意到,他多次指责肖邦作品的对位关系)。
    对于现代音乐,我们总是强调勋伯格、斯特拉文斯基、韦伯恩等作曲家的意义,但我们可能忽视了古尔德在钢琴演奏上对这些作曲家的呼应关系(请注意古尔德对勋伯格作品的喜爱),更为奇妙的是,古尔德是在古典音乐的巅峰——巴赫作品上呼应着现代音乐,联系到现代音乐后期的“新古典”倾向,就不能不使我们重新考虑古典与现代的复杂关联。加拿大,这个西方文化的边陲地区,使得古尔德没有受到某种传统先见的约束,同时却又保持着对传统的新鲜感受,他曾表示不知道巴赫作品有传统的速度,对于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等钢琴标准曲目,他常有出人意表的演绎,对作品展开新的探询。他对古典作品的重新构造和他对晚期浪漫派瓦格纳、理查·斯特劳斯的热爱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古尔德独特的现代感。
    现在,古尔德已被公认是巴赫作品的权威诠释者,——妙的是,所有的乐评家都认为他指下的巴赫乃是离经叛道的演绎,但都又承认这确实是精妙无匹的演奏。古尔德几乎录制了巴赫所有的键盘作品,其中的《戈德堡变奏曲》、《平均律键盘音乐曲集》、《创意曲》都有很高的声誉。他对于乐谱有深刻的洞察力,这一点尤其适合巴赫的音乐,他以天才的敏感和理智透视巴赫作品的复杂结构,领悟其中的优雅活力,这使得他演奏的巴赫总是那么富有歌唱性,跃动的节奏推动着乐曲,流畅而充沛,表情丰富,带有很强的亲和性。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古尔德重新发明的巴赫,唤起了二十世纪音乐听众对巴赫的热情,展示出音乐经验和想象力的全新维度。
    巴赫的作品常常被人们比喻为一座巍峨的大教堂,它是那样的结构严密、引人入胜,传统的演奏家则仿佛一位导游,引领我们在这座大教堂中漫步;而古尔德却像一位粘上了翅膀的异教神话人物,他带领我们遨游,他打开教堂的门窗,把巴赫呈现为一个恢弘阔大的世界。
TOP
10#

要借你的晃子做宣传。
不过也是听得喜欢后才去找的。
其实在常去的网站就有,只是眼大看过头罢了。
TOP
11#

真是高手云集,佩服ing!!!
TOP
12#

惭愧,受教啦。
猴子把标题修改一下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