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产正版与打口孰优孰劣 [复制链接]

1#
国产正版与打口孰优孰劣
--------------------------------------------------------------------------------

   2002-06-04   来源:网友提供摇滚年




一直以来,很多朋友对打口和扎眼的由来非常迷惑,其中比较多的说法是在当作洋垃圾进口的时候海关打口和扎眼。其实不然,经常买打口和扎眼盘或磁带的人都会发现,不同公司出品的音像产品打口和扎眼的方式有很大不同,并且从未在打口市场上见到某些公司的产品,这是为什么?


理由很简单,这些打口磁带和光盘确实是以洋垃圾的名义进口的,但确是在运输之前就打了口的。这些打口和扎眼产品其实是唱片公司生产过剩的积压货,为了保证品质和维护信誉对这些产品进行销毁,我们在买打口时经常见到某某商店的贴标就可作为佐证。有些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但是想想资本主义国家有过把生产过多的牛奶倒在地沟里的事情,就不会觉得奇怪了。由此可见打口和扎眼是被“销毁”了的正版。

我们再来看看国内引进的“正版”,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目前国内有4种“正版”(以下均以光盘为例):

一种是打着正版名义挂羊头卖狗肉的假正版,此类产品可谓无耻到极点,我就曾在音像店内见过班德瑞的一套假正版,居然恬不知耻的印上了HDCD字样。这类盘普遍印刷粗糙,多数是拿来正版封皮复印,由于技术与成本问题,往往只有封皮和封底2张破纸遮羞,鉴于售价与成本的考量,不与深究;我们再来看看盘片,由封皮的质量可知盘片印刷水平的一二,最后我们来看最重要也是最令人关注的音质问题,此类盘片采用正版盘片做母盘,按道理来说生产过程可以看作是原盘拷贝,音质应该与原盘一样,可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在欣赏这些光盘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吱吱”的背景声,尤其是听到高低频的时候,低音发闷,各种乐器和人声搅在一起,高频严重失真,令人生厌。要解释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并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明白的,简单的说是2方面产生的问题。1、母盘。虽然是正版盘,但是在压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码,就像我们复印文件一样,印出来的东西总会有些失真,用这样的母盘再去压盘,其失真程度可想而知。2、复制盘。作为压盘的最终载体,其重要地位不容忽视,然而盗版商近些年来利润大副缩水,为了谋求高利润率不得不压缩成本,所用盘片质量越来越差,越来越薄,“透光性能越来越好”,这么差的盘片质量对于音质的损害是致命的。

第二种是所谓的港版,其外包装比较精美,盘片质量较之上一种有很大提高,价格却与上一种相近。其实这种盘片是在香港压盘(不知是母盘还是成品盘)的港版盗版。

第三种是真正意义上的引进版。可细分为2类。1、引进国外唱片公司的母盘进行压制,此类盘片素质较高,但与源版正版相比音量较小,听起来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大概是因为压盘技术与国外还有相当差距。2、引进版权,自制母盘,国内压制。由于母盘制作工艺比较复杂,须经过在玻璃上涂专用胶光刻,制作阳、阴盘三道工序,对于水平不高的国内厂家来说可想而知,再加上在压盘过程的失真,使其质量有时还不如港版。

最后一种是通过各种渠道引进的“老外原版”(美、英、德、荷等国家),此类产品不但硬件素质较高,软件素质同样值得称道,对于录音版本都是经挑细选,并且在录音和压制过程中不断加入新技术,RR公司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其近期录出品的光盘几乎全部采用HDCD录音。这种碟然而这些高素质产品的售价却着实不诽,低价品大都在60元以上,中价80,高价95以上,笔者钟情的ESTHER的一张烧碟居然卖到200多元!奈何!!

通过上边对打口与正版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打口和扎眼的诸多优势,其低廉的价格,正版的品质,对于口袋里米不多的学生音乐爱好者而言,无疑是一大福音,尤其是当你费尽千辛万苦找到一张没有伤到、并且自己喜欢的碟子时,那种喜悦如果不是身在其中是无法体会的。

然而由于大多打口与扎眼的保管不好,受潮或刮划现象严重,使其品质受到严重影响。刮花程度尤以近期笔者所买的古典CD为最,简直惨不忍睹,起初用在DISCMAN上,感觉无所谓,可当笔者近期考虑购进一台CARY CD303的时候才开始后悔,实在不舍得在6000多元的机子上播放这种碟子。对于打口销量另一大威胁就是各大唱片公司推出的低价双张系列,例如PHILIPS的DUO系列,双张只卖单张低价,60多。这使我想起了北京最黑的那家打口专卖,每张扎眼卖我30大元,怎一个黑字了得!!!

加入WTO之后,“老外版”音像制品对现有音像市场的冲击,很有可能导致音像制品的全面降价,到时候打口扎眼根本不是其低价系列的对手,打口行业如果还是这般浑浑噩噩不求进取,前途堪虑!“发展才是硬道理!”完全可以在抓好进货品质的同时开拓经营项目,可以在广州海印市场这样的地方联系代售普及系列CD,或者干脆不进标注低价的产品,脱离这部分市场的竞争,把打口的经营重点转移到唱片公司的高价产品上。
最后编辑leslie
分享 转发
TOP
2#

这使我想起了北京最黑的那家打口专卖,每张扎眼卖我30大元,怎一个黑字了得!!!

我也去过,30/张打过口的,而且往往已伤到盘,简直可笑。
TOP
3#

jazzlee 在 2003-8-1 14:41:09 发表的内容
我最近买的几张包装是锯口的,但碟子是完好的.
是怎么回事?

和以上是一个类型。
TOP
4#

打口碟,便宜,还是听得成的。如果器材不是很高档。也很没钱的话。
TOP
5#

yl 在 2003-7-31 14:27:05 发表的内容
这使我想起了北京最黑的那家打口专卖,每张扎眼卖我30大元,怎一个黑字了得!!!

我也去过,30/张打过口的,而且往往已伤到盘,简直可笑。

在我们这里有过卖,10元一张。
TOP
6#

这些东西我向来不感冒,扎眼的的确没有见识过。
TOP
7#

对于打口销量另一大威胁就是各大唱片公司推出的低价双张系列,例如PHILIPS的DUO系列,双张只卖单张低价,60多。



哪里的价?
TOP
8#

你说什么?/
TOP
9#

原片满合算的
不过有钱最好正版
TOP
10#

zhouyi814 在 2003-7-30 22:40:27 发表的内容
对于打口销量另一大威胁就是各大唱片公司推出的低价双张系列,例如PHILIPS的DUO系列,双张只卖单张低价,60多。



哪里的价?

我也想问。
TOP
11#

可有可无的还是买打口,一定要拥有的曲目还是买进口原版
TOP
12#

打口扎眼是我启蒙教育的第一步呀。
不过,关键看机器读盘能力了,有的机器上打口碟机器噪音惊人,让人心惊肉跳。
TOP
13#

正啊!!!!!!!!!
TOP
14#

呵呵,来啦!
TOP
15#

请教,扎眼是怎么个扎法?
TOP
16#

好文
TOP
17#

在海印的进口唱片价格已经低于国外市场了,不少甚至比原产地更便宜,入关后正版唱片降价的可能不大。
内地的唱片价格偏高,更大的原因是当地中间商的利润,关税的影响很少。
TOP
18#

audio 在 2003-7-31 11:20:54 发表的内容
请教,扎眼是怎么个扎法?

老兄没见过这种碟吗?就是在碟片上打一个“小窟窿眼”好象是用电钻。
这种碟,“musiclover兄”就有收藏。
TOP
19#

初哥! 在 2003-7-30 19:24:10 发表的内容
打口碟,便宜,还是听得成的。如果器材不是很高档。也很没钱的话。



同意!
TOP
20#

我最近买的几张包装是锯口的,但碟子是完好的.
是怎么回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