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请教各位高手 急!!! [复制链接]

查看: 5910|回复: 19
11#

      今天是2003年5月22日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快速回应: E-mail
     热线:025-4514298  
下午好 8人在线    首页   业内动态   专业器材    音响常识   发烧碟报   音响论坛   关于三越  
  
特别聚焦:雨后初晴Herbeth HL-P3ES-2  
您是本文第1049个浏览者  

--------------------------------------------------------------------------------


    Herbeth HL-P3ES-2
    
     Herbeth的中文译名叫“雨后初晴”,一个极富诗情画意的名字,或许刚踏入音响圈的初哥初妹们还未曾听说,但对资深的发烧友来说,“雨后初晴”却是个亲切而熟悉的名字,当年大名鼎鼎的BBC LS3/5A 三家制造厂当中,其中一家就是“雨后初晴”(另两家分别为Rogers和Spendor。后来,LS3/5A的单元供应商KEF自己也加入LS3/5A的制造者行列)。提起“雨后初晴”,真是故事一连串。就说“雨后初晴”这名字的来历吧,当时英国Harbeth公司的产品进入香港市场,要起个中文名,由于Harbeth的音箱声音清新、爽朗,让人乍听之下便为之倾心,因此香港著名的音响诗人马浚先生就给Harbeth取了这个非常动听又非常贴切的中文名字。
     在发烧友的印象中,“雨后初晴”这个品牌总是与英国广播公司BBC有着割舍不开的联系,事实上确实如此。“雨后初晴”的创办者是在BBC工作过的哈沃德(Dudley Harwood)先生,他曾于1973年跟BBC的另一名工程师休斯(Spencer Hughes,也就是后来Spendor公司的创立者)共同研制出著名的监听扬声器LS3/5A。1986年,原在NEC工作的英国人萧雅伦(Alan Shaw)买下了位于伦敦南部的Harbeth公司,开始利用电脑辅助设计进一步提高LS3/5A的品质,并于1987年获得BBC工程部颁发的LS3/5A生产许可证。LS3/5A虽有统一的设计标准,但不同生产厂在制造细节方面却不尽相同,声音的风格上也存在着些许差异。资深的发烧友一般认为:Rogers LS3/5A声音最为含蓄严谨,Spendor较为甜美多汁,而“雨后初晴”的LS3/5A则偏向清新明朗,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的细微区别,实际上各厂的LS3/5A声音都很接近,都是传统“英国声”的典型代表。时至今日,Rogers早已易主淡出音响圈,Spendor前不久更换了老板,经营理念也发生很大变化,哎!英国传统的手工作坊式音响小厂,就只剩下“雨后初晴”等最后的一两家了。
     打住!打住!扯得太远啦!还是回过来说“雨后初晴”HL-P3ES-2吧。在萧雅伦主持“雨后初晴”之后,他亲自设计了HL-Compact和HL-5两款音箱,声音均非常出色。本来HL-5已经让他很满意了,可他的妻子和孩子们却希望有一对体积跟LS3/5A差不多、允许摆在彩色电视机左右两侧的小音箱,于是经过一番努力,HL-P3诞生了。P3体型和声音都很象LS3/5A,但性能却比LS3/5A更胜一筹,它的功率承载能力比LS3/5A高,动态也更好一些,而且音箱具有防磁性能,便于用在AV系统当中。本来P3的声音就很棒,再加上LS3/5A已经很难寻到,发烧友把希望寄托在P3身上,这样P3就更受欢迎了,面市10多年直到现在还在生产,只不过其间经历了两次改良,第一次的结果是P3ES,第二次就是您现在看到的P3ES-2。
     从技术上讲,P3ES-2很有特色,跟如今的流行的小音箱在设计思路上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如今绝大多数小音箱都采用低频反射式设计,为的是尽量获得好一些的低频下潜,而P3ES-2却和LS3/5A一样,采用了密闭式结构。密闭箱具有良好的低频瞬态响应,不过在同等条件下的低频延伸不及低频反射箱,而且P3ES-2的低音单元很小,它的聚合物音盆直径仅仅110mm(约4.5英寸),低频延伸自然很难下去,厂家给出的数据为75Hz ±3dB,我们实测的结果比70Hz低一点,看来厂家的数据是比较保守的,不过这个频响指标确实不算好。但需要说明的是,低频下潜本来就不是P3ES-2特别追求的目标,中频段才是P3ES-2表现最突出的地方。萧雅伦这位老兄有不少自己独到的见解,“能播好人声的音箱就能播好任何类型的音乐”便是他的论调之一。看起来似乎有点偏激,仔细想想却也有些道理,因为人声几乎都集中在中频段,而绝大多数乐器的基音也集中在中频段,中频搞好了,不论听什么,自然都有了最基本的保证。
    
    
    
     虽然P3ES-2的低频下限指标不怎么样,但P3ES-2的低频听起来并不糟糕,事实上,在聆听大型管弦乐的时候,您还能隐隐感受到阵阵深沉的低音,这是因为密闭箱的低频衰减特性相对比较平缓(从P3ES-2的频响测试曲线上可以清晰地看出这一特点),理论上大致为12dB/OCT,不象低频反射箱的衰减特性那么陡峭,所以有时密闭箱的低频截止频率以下很远的频率处还有输出,而低频反射箱反而做不到。另外P3ES-2在设计时将系统的Q值做得较高,使100-200Hz这段响应稍微有些隆起,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低音的力度感。
     P3ES-2还有两项独门技术也是其他牌子的音箱没有的,一项是"超级调谐箱体结构"(Super Tuned Structure),另一项为"超级音箱网罩"(Super Grille)。所谓"超级调谐箱体结构",其实来源于上世纪50年BBC的一项研究成果,大意就是采用薄壁的箱体设计,让音壁振动。天啦!都说音箱要做得尽量结实,杜绝振动,可"雨后初晴"却反其道而行,太另类了吧?"雨后初晴"的老板兼总设计师萧雅伦是这样解释的:乐器的琴腔正因为振动才发出好听的共鸣,音箱为什么不能学习乐器?当然不能乱振一气,必须在受控的状态下振动,关键是要有恰当的阻尼,我们已经找到了控制振动的方法。不管他的说法是否成立,毕竟已经将这项技术运用到"雨后初晴"的产品中去了,包括HL-5ES、Compact 7ES这样的高档产品,从用家的反馈来看,"超级调谐箱体结构"的效果似乎还不错。
     P3ES-2的另一项独门技术“超级音箱网罩”,实际上是一种独特的网罩安装方式。常规的安装是在网罩的边框上固定几只突出的“钉”,将“钉”插入前障板的“扣”内。萧老哥认为,这样的安装会在障板与网布之间留下一个小小的空隙,当声音遇到网罩的边框时就会产生反射,影响声音的结像和立体声定位。他采用完全不同的安装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具体做法是在障板的四边刨一个槽,网罩的边框上不设任何突出的东西,直接将整个边框嵌入槽中。这样一来,网布就可以紧贴障板表面,也就不存在边框反射的问题。由此看来,P3ES-2的设计还真是别具匠心。
     聆听P3ES-2,绝对是一次身心愉悦的享受。尽管P3ES-3没有Dynaudio 1.1那种抽丝剥茧般的解析力,也没有AE300或B&W 601S3那种凌厉的动态和丰满深沉的低频,但它的中频实在太出色了,播人声和小提琴自不用说,即使钢琴、大提琴甚至整个管弦乐队,经它重播出来都显得丰润、温暖、平衡而且不乏细节,尽管在气势上显得有些不足,但在聆听时,除非刻意去注意,您很容易忽略掉这一弱点,一句话,P3ES-2的音乐性太出色了。P3ES-2的音质是高贵的,10款音箱中只有Dynaudio 1.1可与之相比,音色的明暗也恰到好处,既不过分光辉,也不觉得暗淡无光。P3ES-2还拥有出类拔萃的音场,无需过多的摆位调整,P3ES-3能轻松地撑起一个开阔的三维空间,其间的声像鲜活浮凸,临场感十分强烈。至于动态能力,比起LS3/5A已有显著的提高,播放快节奏的流行乐,P3ES-2竟然也表现得似模似样,并未出现特别难堪的场面。
     在P3ES-2的宣传页上有一句话:超越了物理尺寸的优异表现(Performance beyond Size),此言不虚。另外,如果您迷恋LS3/5A却无缘拥有,改听P3ES-2吧,不会失望的。
    摘自http://www.avphile.com/2002_11/fiels/jujiao06.htm
    
    
    



--------------------------------------------------------------------------------

更多>>> 返 回
TOP
12#

ProAC Tablette

記得多年前認識李富桂先生的時候,曾經在他家聆聽Rogers 3/5a 15歐姆版,那裡的聲音讓很多人留下深刻的美聲印象,大家也普遍以為Rogers 3/5a 15歐姆版本是小喇叭的極限。但自從Pro AC Tablette出現之後,讓我對於小喇叭有更大的驚訝,深深體會到小喇叭也能夠營造出更大的空間感。Tablette的中高頻以及弦樂質感,完全不輸給Rogers 3/5a,兩者皆具有第一流的音質,但Tablette可以營造出比3/5a更大的能量、透明度、音場以及動態等,這些都讓小喇叭的極限再向前推進一些。但Tablette系列後來開始改款,聲音也逐漸走了樣,越更新的版本聲音越瘦,已經逐漸失去了過去甜美的質感,人聲及樂器的質感不若過去聆聽時的感動
TOP
13#




 



  純正的英國風味 Rogers Ls-7t


周紹基




Rogers LS7t是一個中規中矩的英國喇叭,音色純正,在小提琴及中頻上有其迷人的一面。在面板上下方設有低音反射孔,這是一般英國喇叭所喜用的方式。
在動筆Rogers Ls-7t以前,我要向讀者報告一件事:那一夜,我與太座盛裝出席了Kanawa的獨唱會,各位都知道票價貴死人,但為了一睹佳人風采,還是忍痛買了二張最便宜的票,共花了二件新台幣,結果那一夜,一到劇院,找到位子後,太座開始後悔沒去買個望遠鏡,您知為何?因為這一仟大洋的位置是兵家必爭之地-「制高點」,而且還是「側翼制高點」。從座位望下去,冠蓋雲集、萬頭攢動。舞台上那座孤伶伶的鋼琴變得真小,我與太座交頭接耳,打睹Kanawa看不看得見我們。直到Kanawa出來後,我不禁想起步校教官教過的目測距離:「臉部口鼻可辨,目測距離大約XX公尺」。結果,Kanawa的歌聲硬是突破空間的隔閡,衝了上來。此時我與太座方才放下心中大石,暗喜這一仟大洋沒有白花。當晚Kanawa的表現並沒有令太座及我得到多少驚喜。太座本來就不甚喜歡Kanawa ,她是想來求證Kanawa在現場演唱時的音色是否像唱片上的一樣。而我呢?本著「大丈夫豈可為小女子身後」的古訓,自然也就與太座同上「制高點」了。從當晚聽眾胡亂鼓掌中可以得知有一部份的聽眾是來參加「社交活動」的。太座還發現樓下有幾顆蛋頭不到中場就已經開始猛點,不知Kanawa看了作何感想。終場聽眾猛烈鼓掌(我與太座淡淡鼓掌而已),並且頻頻獻花,此情此景,不禁令我周某人感到悲傷;同樣的由勞力士主辦(他們與Kanawa有廣告契約關係),當晚的精美節目單也是香港印的,而且比照香港音樂會的習慣免費贈送,而香港大會堂的座位還不比國家劇院多,他們最貴的票一張才四佰多港幣(主編說的),折合新台幣一仟多元。難怪太座說:「台灣人最可悲之處就是不懂行情,處處受人剝削,從肥皂、化粧品到音樂會均是如此」。

尊敬Rogers

苦水吐完,回頭來看這對不高不矮的Rogers LS 7t。從雜誌社拿了這對喇叭回來之後,為了擺它,還真麻煩了一陣,放在一層空心磚上嫌太矮;放在我的喇叭架上又高一些,最後衹好把喇叭的腳釘及空心磚去掉,然後將LS 7t直接放在喇叭架上,高度算是勉強接近理想。今天我會想提起Kanawa事實上也是與Rogers LS 7t有關,原來太座聽完Kanawa回來後,再用LS 7t聽了一次那張「Auvergne之歌」,覺得LS 7t在人聲的再生上好過我那對ProAc,所以才使我在寫這篇文章先向讀者們吐一吐苦水。從我聽音響開始,我對Rogers這個牌子便有一種「尊敬感」,這種「尊敬感」可能源於最早Rogsrs的LS 3/5A喇叭,有一次,我看到了被拆出來修理的LS 3/5A分音器,那密密麻麻的零件是我從未在別的分音器上見過的,加上LS 3/5A的聲音真是威猛,胃口又大食,由此我才「又敬又畏」。後來才知道Rogers衹是產品的名稱,他們的公司叫Swisstone。由於以前買唱片常跑「上揚」,每次總是會聽到他那塞在唱片架上的Rogers。奇怪的是,「上揚」衹用日本綜合擴大機在推它而已,可是聲音怎麼那麼「醇」呢?以前我百思不解,現在我總算瞭解了(待會再談)。Rogers靠LS 3/5A一砲而紅後,自己生產的喇叭也陸續登陸台灣,像LS 1,Studio 1,LS 7等。那時我最嚮往的是他們的Studio 1。後來Rogers又推出擴大機、分音器,但是並不如喇叭成功。Rogers第二次讓我印象深刻的是LS5/8這個產品,它衹有二音器,但是箱子很大,兩旁還有把手,用二部Quad 405來作電子分音。在當時這對喇叭的售價可說是天文數字(那時我還在騎摩托車),我僅能「仰望」而已。大概是因為價錢昂貴,銷路有限,後來他們就單出LS5/8那個大喇叭,不再附加電子分音,價錢也降到十萬台幣以下,型號也改為PM510。第三次令我驚訝的是Rogers又推出了新款喇叭,時間大約在二年前。此番名曰LS5/9,也是二音路,外箱大概與這個LS7t差不多大小,而售價竟然與PM510差不多。從Rogers型號上的排法,我瞭解到衹要是與英國BBC公司合作生產的專業鑑聽系列都以雙數為記,如3/5A,5/8A,5/9等;而自已生產者就冠以單數編號,如LS1、LS5、LS7等。雖然我對Rogers一直存有良好的印象,但是總無法用得起他們那種鑑聽系統。最後,總算也用了一個Rogers LSB-1的輔助低音,也算是Rogers結了善緣。

保守的英國作風


Rogers LS7t的中低音單體很美,是半透明的設計。高音單體為鈦合金。鈦合金可以發出很高的頻率,但是 Rogers LS7t 並沒有讓它發到很高的頻率,這也是它「純」的一個原因。
Rogers的頻率規格大概是我所見過的喇叭中最保守的,其低頻大約都衹標示到50Hz左右;最大的PM510也衹標示到40Hz而已(一個喇叭箱重32公斤)。LS7t的頻率響應是55Hz~20KHz±2Db。高音用25mm的鈦金屬高音,中低音用八吋的PP半透明膠盆,這種半透明謬盆具有很好的美感。當我與太座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面板「撬開」時,太座由衷的讚美著。小口徑中低日、小尺吋的外箱,加上低音反射孔,這幾乎就是典型英國平價型喇叭的寫照。我見過很多的英國喇叭,幾乎也都是這種尺吋,這般單體,甚至低頻再生的能力都在40Hz~50Hz而已,由此可見英國人保守之一斑。Rogers LS7t的喇叭輸入是新近流行的Bi-Wiring端子,可以接二組不同產格的喇叭線,喜歡玩線的朋友可以玩個夠。

小提琴香香的

由於我經常到「上揚」買唱片,因此我對Rogers的音色有很深刻的印象,此番主編拿給我的試聽,僅不過是增加我對LS7t再生細節能力的瞭解而已。第一天接起來聽時,太座說與我的ProAc Super Tablette截然二回事,ProAc Tablette像驕蠻的富家小姐,稍一不順她的心她就使脾氣給你看,讓你受不了;如果一切都搭配得宜,Super Tablette可真會讓人愛死了。而Rogers LS7t則不然,它一接上擴大機就沒什麼大問題,不會有令人如坐針氈的刺耳,並且高頻有一種「被純化」的現象,什麼是「被純化」呢?就像是用雜音消除系統將高頻的雜音濾掉般,聽了很乾淨、不刺耳,又不失其高頻的光澤。這是Rogers LS7t很特殊的音色之一。太座說聽Rogers LS7t重播小提琴時有一種木頭的暖味,甚至有一種「香香」的音色。「木頭的暖味」我懂,但是「香香」的音色我就丈二金剛摸不著腦門。在我的感覺中,Rogers LS7t的極高頻有一些兒壓抑,不是暢行無阻的直上雲霄,我甚至覺得Rogers LS7t是有意的衰減一些極高頻,使人在小房間聽來耳朵比較不那麼疲勞。太座則解釋Rogers LS7t的小提琴泛音比較暖,有一種古老小提琴的「香香」音色,所以聽起來很舒服。可能是我聽慣了Super Tablette的那種極高頻吧。我承認LS7t的極高頻的確很順耳,但是在某些火熱處它還是欠缺一絲「白熱」的透明感。

中頻特別傳真


Rogers LS7t也是Bi-Wiring的設計。這似乎是目前流行的趨勢。
在還沒去聽Kanawa以前,我與太座就覺得LS7t的人聲部份特別傳真,以如此體積的喇叭而言,勿寧說它的中頻部份有重量感,它除了具有高度傳真的真實感之外,尚帶有些許的強調。衹要是播放歌劇時,我們就會感覺人聲堅實而又凝聚。而在合唱團出現時,更是覺得合唱的層次及解析力特別好。太座特別喜歡的一張合唱CD是Proprius的「為主獻唱」。每次聽它時太座都不忘贊嘆幾句,說瑞典的合唱水準高實不是台灣所能向背的;人家一個團沒有幾個人,但是唱出來卻像是五、六十人合唱團的氣勢澎湃;不僅如此,男女聲的音色亦非常平衡而圓融。太座猜他們在錄音時可能採男女團員混合安插的方式,所以聽起來不會男聲一塊,女聲一塊的。Rogers LS7t在重播這張CD時人聲特別的精準、寬廣,我與太座皆無條件承認它在這方面的長處。有些音響迷在試器材時喜歡拿鋼琴來試,在他們的看法中,鋼琴的音域最廣,力度亦最強,因此可以測試音響器材的所有特性。以前我也曾持此種看法,但是太座卻不以為然,她認為鋼琴音域最廣是事實,而且也能發出從極弱到極強的大幅力度,但是不能以此而涵蓋所有的音響特性;她說鋼琴的弦以及敲打發聲的方式與小提琴或長笛,三角鐵都不同,因此這三種樂器所發出的泛音也不相同。鋼琴在低頻至高頻的代表性可以被重視,但是極高頻則不具有強烈的代表性。她也舉出實例,說根據她自己彈琴的經驗,在琴鍵上極高與極低的二個八度使用到的機會根本很少,而且音色已經不美,一個音響迷到底要如何以那近似敲打木頭的聲音來判斷音響器材的高頻與極高頻的優劣呢?屢屢與太座由音樂而討論到音響時,我暗地裡總是由衷的佩服太座的某些見地,並且慶幸太座男兒身,否則我這個「音響論壇」主筆豈非早己拱手讓予太座。Rogers LS7t在聽鋼琴時與聽人聲一樣傑出,琴音具有溫潤的音色,快速音階彈奏時顆粒輕盈清楚,這代表著LS7t的暫態反應非常好,也代表著紙盆掣振能力極佳。太座說所有鋼琴的作曲家或演奏家都不會在快速音群移動時將曲子寫成(或彈成)模糊一片,因為在此時每一個音符的時值都很短,有時甚至要帶點斷奏的技巧才能維持此處的清晰。因此假若喇叭在重播此種樂段時能夠晶瑩剔透,那麼這對喇叭至少成功了一半。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假若此處的鋼琴糊成一團,那可能代表著喇叭紙盆存在著相當嚴重的機械失真(當然!這機械失真的名詞是我加上去的,太座那懂得什麼紙盆機械失真。)使得琴音整個模糊掉了。我想,這也是此類型喇叭都將中低音單體尺吋設限在八吋左右的原因;太小低頻不夠;太大又則又行動動遲緩。

猛勁嫌不足

用LS7t來聽熱門音樂如何?太座對熱門音樂缺乏興趣,這段就由我來「獨樂樂」了。雖然熱門音樂在精密、複雜、結構的層次上比古典音樂還來得低,但是它有其時代的背景以及需要,它可視作現代社會中苦悶心理的一種潤滑劑與消氣筒。沒有它,不知有多少青少年的澎湃熱情無處發洩。當我放上「Dark Side of the Moon」時,我必須坦白的告訴讀者,那股心跳聲已經失去震憾力了,而我相信心跳聲在這張唱片裡佔有很重要的象徵意義。速度、反應依然如昔,可

惜震憾力不夠,它使得我在聽熱門音樂的效果上大打折扣。我記得「上揚」那裡聽到的低頻比我在家裡聽時要足,想到此處,我立刻把LS7t連腳架都搬到靠牆處擺(幾乎貼牆),然後再放「Dark Side of the Moon」,果然心跳聲厚重許多,也低沈一些,奈何此時音場中的深度感與層次感減損大半。依此經驗,我的建議如下:如果在聽古典音樂時,LS7t一定要按照正常離牆方式去擺;假若想聽聽熱門音樂,享受感官的一時刺激時,則不妨將LS7t貼牆擺。反正此時要的不是層次、深度等細膩的東西,衹要能夠滿足「衝擊性」的效果也就行了。

音像凝聚力不俗

Rogers LS7t音像的凝聚力十分不俗,我或許該用「相當精確」來形容它,我認為它「十分不俗」。當我的Super Tablette不加輔助低音時,其音像的銳利程度勝過LS7t,不過此時Super Tablette實在瘦得可以,不耐久聽。待我將輔助低音接上,聲音的平衡性恢復正常,此時Super Tablette的音像就擴大了些,它的凝聚力反而落在LS7t之下。由此觀之,LS7t到底不弱。

沈穩內斂,精確細緻

我想,還有許多Rogers LS7t的特性我尚未提及,不過,我所聽到較「重點」之處都已經為讀者們寫出。它極高、極低二端的表現極為正常的不足(請想想它是什麼尺吋、什麼價位的喇叭),太座認為它的小提琴有「香香」的音色,而且具有年代較久的好琴那種「稍暗木頭音色」, 我在此趁太座沒看稿時加一句:極高頻要是能足些就更美。它最大的長處是從中低頻到高頻這一段音域上,人聲與鋼琴的表現非常傑出。暫態反應快,音像凝聚力強,由它所發出來的音樂顯然有一種內聚力存在,將音樂緊緊包住,而非任其飛散。聽熱門音樂時低頻量感嫌不足。但是,純以古典音樂的再生而言,Rogers LS7t卻表現出一派汭穩內歛、精確細緻的性格。我深信它是甚少受到美國喇叭影響的英國喇叭之一,因為它保存著正確而不誇張的英國原味。最後,我想借太座閨訓中的一句話來作結尾:「你要挑剔我嗎!可以,但請先把自已變成秦漢再說」。是的!你要挑剔Rogers LS7t嗎?可以!但請先付雙倍的價錢再說。
TOP
14#

24平米用书架箱小了点,还是用小型落地箱较好!
TOP
15#

      今天是2003年5月22日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快速回应: E-mail
     热线:025-4514298  
下午好 6人在线    首页   业内动态   专业器材    音响常识   发烧碟报   音响论坛   关于三越  
  
台湾有关网站对雨后初晴Harbeth HL-P3ES的评论  
您是本文第623个浏览者  

--------------------------------------------------------------------------------

Harbeth HL-P3ES
    36,000元
    超值指數:0.264
    
    Harbeth HL-P3ES●二音路二單體密閉式●使用0.75吋金屬振膜高音與4.5吋塑料中低音單體各一只●進口總代理:施佳(02-25006345)
    原廠公佈規格●頻率響應:80Hz─21KHz(±2dB)●效率:85dB●平均阻抗:8歐姆●最大輸出音壓:99dB●外觀尺寸/重量:302╳190╳162mm(高╳寬╳深)/5Kg
    
    從喇叭設計的角度來看,Harbeth設計者Alan Shaw推出這款HL-P3ES的決心是值得欽佩的,因為這是第一款針對古典銘器LS3/5A叫陣的喇叭;就整體作工品質與完成度來說,HL-P3ES的成就也確實值得稱許,因為它的確在許多方面超越了LS3/5A的能耐。
    話說回來,HL-P3ES的超值本色究竟如何呢?首先,Harbeth原廠在整體製作上毫不馬虎,HL-P3ES不但音箱構造比同廠更高價型號紮實,外觀處理也絲毫沒有因為它的平價而顯得遜色。同時,Harbeth的「無繞射專利面網」設計,在HL-P3ES上也可以見到,中低音單體裝箝方式又與同廠旗艦Monitor 40相同。總之,Harbeth喇叭所有的音箱設計與製作特質,在這款最平價的小型產品上都有,這種音箱等級當然是不便宜。
    
    HL-P3ES採用Seas的單體製品,高音振膜前方加鍍了一層黑色物質,具原廠宣稱可以改善延伸特性,中低音單體則是懸邊經過改良的型號。這二只單體的市售價格不算太過昂貴,不過就三萬多元的喇叭來說,已經算是很奢侈的用法了,在絕大多數同價位產品上並不會見到這樣的單體採用方式。
    HL-P3ES的超值指數之所以高,就是因為前面所述的音箱與單體部分用得夠捨得。同時,新代理商接手經營後的HL-P3ES,價格比起早年便宜了一截,於是超值指數又不知不覺的向上提昇。
    最後要補充的一點是,以喇叭設計與製造者的角度來看,HL-P3ES是很討人喜愛的一款產品。理由呢?不僅是因為它的整體完成度夠高,最重要的是設計者很清楚自己想要創造出何種產品,而且用實際行動努力達成了目標。■
    
    
    



--------------------------------------------------------------------------------

更多>>> 返 回





三越音响试听室欢迎您常来看看、坐坐、听听......享受一片纯净的音乐天空
  
关于三越   专业器材 发烧DIY 二手器材 发烧碟报  音响论坛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
Tel:025-4514298 E-Mail: njsyst@263.net  QQ: 暂停使用
Best Use IE 800*600 >>> 三越音响 2001-2002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TOP
16#

真的
TOP
17#

因为Proac中高音较薄,高音略尖,要注意搭配。音场是他最拿手的,消失咯!
最后编辑leslie
TOP
18#

谢谢这些资料,太感谢了
TOP
19#



一石一胆两部合并机比高下

ELECTROCMPANIET ECI3

          VS

      《欧博》M500







    这是一场相约已久的发烧友聚会,笔者被邀请参与这场在音乐上的相遇,甚感荣幸!音乐与音响一样是需要交流与互动的。闭门不出,玩音响是不会产生进步与提高的,由于有这种共识,才有了我们之间这场难得的相聚!

    老韩与艾先生都是我的好友。一行三人相约而至,在老韩家中,互相探讨器材的玩法,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将现有的器材尽可能的发挥全部的潜能与能量。然而,值得记录下这次盛会更重要的另一个原因是艾先生而起。他刚刚花去一万多元购买的Electrocompaniet《音乐之旅》ECI3合并机,与老韩的《欧博》M500试比高下。
    刚到老韩的家中,映入眼帘的一架钢琴,让整个房间洋溢着音乐的氛围,硕大的客厅布置得格外精美雅致,34英寸的Sony彩电与一套简易的影院系统被主人搁置在宽阔的客厅里,显然老韩并非一个影院迷。老韩算是一个对音响比较执着与专注的玩家,这点通过家中的装修结构可以感知得到。

      老韩采用的器材有《欧博》QM3分体电子管前级;T99五周年纪念版前级;M500双单声道全电子管后级与《马兰士》CD-l9,而最让主人骄傲的是那对相伴多年紫檀木ProAc Tablette 50S(签名版)扬声器。老韩从早年自制矿石收音机到而后的自制胆前级,数十年来对音响的热情矢志不移,甚为难得。在玩ProAc Tablette 50S扬声器之前,伴随老韩度过许多音乐时光的是Spendor LS 3/5A(签名版)扬声器。换去3/5A的原因并非老韩不锺意其固有的那种特色与细腻温柔的声底,而用单管300B 9W的功率,让LS 3/5A表现出良好的低频,巳十分不易,再现庞大的音场则更加困难。老韩还说,以后拥有大功率的扩音机,一定再次将Spendor LS 3/5A请回家,享受那种浓郁甜润的美味。老韩的ProAc Tablette 50S(签名版)扬声器是现代音响美学派的代言人,其通透恬适的音色与绝佳的平衡度也是对它动心的主要原因之一。


比试

      一席真诚的畅谈之后,主人急切地开机热声。先用《欧博》QM3与M500,推动ProAc Tablette 50S。数曲下来,此套器材的音色超于丰润甜美,有近似3/5A的味道,但是中频又比3/5A来得通透晶莹,小提琴娇美热情之余,带有数分美好可爱的姿态,余韵灌注到房间的每一个角落,让人很自然融入到在音乐所营造的氛围中。由于M500只具有9W的输出功率。听交响乐时,在30平方米的房间里,力度感还是略显得单薄了一些。在乐曲高峰部份里,乐器之间的层次还不够分明,而欧瑞强厚实粘稠的嗓音演绎时,给人一种久违的感觉,我与艾先生有不约而同的惊叹,这是一套诠释欧瑞强嗓音最具人性化的配搭之一!

现在该是艾先生今次带来的Electrocompaniet ECI3合并机出场了。在介绍ProAc与Electrocompaniet的韩的《欧博》M500试比高下。演绎结果之前,还是让我们先来对合并机的特性,作为一个简单而具体的告白:这是一款北欧富裕国家挪威的70W合并机,也是Z001年《Stereophile》杂志乙级榜的力荐机种,这是艾先生近来从《昌业音响》购买的新机器,此机最大的特点在于采用了独家开发的FTT技术(悬浮变压器技术),这种专利技术可以令合并机的输出电流达至惊人的60A! 强大的输出电流可以是阻抗,即使瞬间趺至0. 5欧姆时,仍能保持强劲的功率输出,而另外采用的超甲类放大线路也是令本机取得艾先生青睐的重要原因之一。

Electrocompaniet合并机推动ProAc扬声器,声音呈现出活泼自然和充满活力的特色。它与《欧博》胆机含蓄内敛的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提琴并非刻意追求那种浓郁迷人和香味四溢的像真度,但却胜在精准传神,腻而不躁。铿锵有力的钢琴声丁冬作响,通透之极,少了一份亲切感。欧瑞强的人声不见了一份朦胧感,略有修饰,但不造作。宁静的背景换来了清晰的结像,歌声干净利落,自然流畅。表现交响乐的大动态乐章时,整个舞台感生动而逼真,没有丝毫的压缩,能轻易地再现离箱之感,弦乐群、管乐组和定音鼓之间的层次有着强烈的纵深度,虽没有营造那种汹涌澎湃的低频,却有拳拳到肉和撼人心扉的味道!在这点上,它比M500应是优胜得游刃有余了。《欧博》胆机在重播弦乐作品时,很显然所描绘出来的意境联想与乐曲深度是极易让人浮想联翩的。另外,小提琴的泛音与松香味也是令人回味无穷的)甚佳的平衡度让人容易沉醉于乐曲所表现出的意境,人性化的声音也是300B 电子管最经典的优点。Electrocompaniet合并机则显现出晶体管特有的个性,这是一种更具理智色彩的风格:声音通透纯净,清新脱俗,畅快淋漓 !

论价格,老韩采用的《欧博》300B 胆机与艾先生的Electrocompaniet合并机应该是同属于一个级别(武汉市场零售差价不到一千余元)都是Hi-End级的入门机种,但在音色上却有着迥异的风格。电子管与晶体管向来就又有其各自的拥护者,况且每个人的听音标准也不尽相同,我们大可不必武断地将其任何一种否定。正因为有了发烧友之间的较量与比试,才更提高玩机的乐趣。

主编补笔:

      用同级的石机与胆机比较时,前者通常会“即输”,现今Electrocompaniet在输了音色之余仍然显出其本身优点,已经算是非常难得了。

 

2001/11《发烧音响》第117-119页
TOP
20#

这款贵族音箱和雨后初晴的p3那个好搭配一点,是否都需要胆机来搭配?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