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vlda1 于 2014-9-19 7:56:00 发表 白兄能否详谈一下电源问题,是需拉专线、上滤波及隔离电源还是插座和电源线? |
兄好!一直想就系统调整的问题说一说,特别是已经有系统还不错,但是某一部分不满意的问题,烧友往往胡子连着辫子,分不清楚,结果经常是头疼医脚、脚疼医头!
兄的这个帖子就是一个典型,出什么主意的都有,可以说每一部分只要下了功夫,都能够见到一定的效果,但是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
孙子兵法有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对我们玩好音响绝对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音响是一套系统工程,没有一个全局概念是不行的。而发烧是跟随我们一辈子的爱好,不从长远考虑也是不行的。
而这个全局概念和长久概念的落笔之处就是基础的电源,器材升级是常事,电源才是一劳永逸的工程。
之前已经说过,我个人认为系统的调整应该细分为两部分——声音的质感和声音的形体。质感就是音色、音质、密度、频宽、动态、细腻、水嫩等等等等,形体就是音场、结像、纵深、定位、分离度等等等等
相对来说,质感大多数是取决于器材(包括线材、附件),相对简单。而声音的形体不仅仅是取决于器材的素质,更取决于空间环境和位置、细节的调整,相对来说要难一些。当然这两者之间也不是孤立的,有时候对形体的正确的调整,会给质感带来细微的提升,这个现象是正常的,但是并不代表这些调整措施对质感会有本质上的改变。
对声音的质感的提升,换高一级器材当然是最有效的方法了,但是我们不可能一直无休止的升级,在现有器材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有效的调整、优化才是最实际的做法,这里面无非有三个步骤。
1,合理的器材搭配,首先是精选优质的器材,其次对于一些个性有冲突不搭的器材要尽量避免,比如说小马拉大车。
2,对于器材内部关键部位的一些优化,也就是烧友俗称的磨机,保险丝、尾插、机内线、甚至电容、芯片等等的电子元器件,当然这需要一定的基础,一般的烧友做不到。
3,对于基础电源,器材避震的全面关注,并切切实实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