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恐怖的封面 [复制链接]

41#

我没见过蓝MM本人(美女否?),貌似她刚开店子不久后我就开始在她那买了,原来一直以为她是男的。大概那时她生意还没火起来比较有空,QQ上偶尔闲聊,我还冒了许多脏话(陋习啊)。后来偶然知道她是女的,那个汗颜啊……我还记得那时很郑重的问了她一句:你是女的??
最开始她介绍我买的史维特兰诺夫指挥的拉赫玛尼诺夫交响曲全集,她说她听过,强烈推荐我买,我半信半疑,结果一听之后……靠!真他妈好啊!比普列文在EMI那套不知道好多少倍,真的!有喜欢的人,我也推荐这套,可惜电驴上没有。
还有Telarc出的麦克拉斯指挥的莫扎特交响曲全集,也是她介绍我买的,音质演奏都灰常好哦!
有音乐听好幸福!
TOP
42#

稍微继续借题发挥一下,我再次强调,就事论事,不是对任何人进行人身攻击或者赞美奉承,只是从这件小事有感而发,为中国的教育,为国人的创造力而担忧。

为什么说中国现在这样的教育体制,把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精神都搞没了。不可能有创造力,创新精神! 就是从我们这个帖子里面的讨论,就能看到一个很好的例证!

首先,是LZ贴了一幅画面较为恐怖血腥的名画为封面的唱片封面,给大家欣赏。

然后,就有人强烈反感,要求删除,经过蓝MM的解释说明,就引发了对于未曾见过的外来事物,未知的知识,国人的几种反应和态度。
1) 有讥笑别人不懂装懂,比较二的,2)有恍然大悟的,3)有提供线索,告知资料查询路径的,4)有引申发布更多资料的,5)有说摆渡也不会找的,6)有引申出教育问题的,等等

这里,要和过路云兄,再探讨一下,请别见怪。我跟你都一样,我们的思维逻辑是有一个定式的,从小教育和培养出来的,我们从小思维就被圈养和禁锢,死记硬背,这种思维定式,是很难改变的,这种思维就会导致我们缺乏对未知世界的探寻精神,未能很好的掌握探寻的工具和手段,即使有提醒,还是说不会摆渡,然后,qsyd 老兄只好再次详细说明。

而qsyd 老兄,他可能已经改变了思维定式,思维可能更加美国化,变得更加开放,对未知世界,未知的知识的资料收集分析,对他而已,已经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自然而然的事情,所以他才会随口跟你说去摆渡一下,维基一下就知道了,相信他这里没有任何嘲笑,显摆的意思。

就是从这件事情,我马上意识到两者思维模式的差异,qsyd 代表了美国的思维模式,过路云代表着中国的思维模式,孰优孰劣,不言自明。从1800年至今,对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国富民强,人类幸福,这些作出重要的贡献的是什么人,中国人吗?恐怕不是吧? 各种创新,创造是靠从小背出来的? 恐怕不是吧。莫扎特,贝多芬,柴可夫斯基,他们从小背乐谱吗,恐怕不是吧。

不反对背诵一些经典,但思维一旦固化,就很难有所突破。杨振宁他们,如果不让他们出国去改变思维定势,在中国恐怕也得不到诺贝尔奖的。为中国教育制度悲哀啊!如何才能改变呢?!
最后编辑bomber 最后编辑于 2011-08-26 14:06:03
TOP
43#

这楼歪的,从恐怖的唱片封面(只有一张)演变成了中国教育制度之我见,顺便科普了蓝铁矿的性别,外带电脑教程"如何用百度"。哈哈哈
TOP
44#

回复 42# bomber 的帖子

不生气啊,哈哈,大家聊天而已。生活压力已经够大的了,上个网还弄得自己一肚子气的话,纯粹活腻了没事找事的主儿……
我的思维我承认确实……不行,但是不能以我去代表别人,我不行,有很多人比我好的,查个网络资料而已。
教育这个东西,我不好说,因为我自己就是典型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我只知道有大师称号的人,无论钱钟书、季羡林还是启功……都不是49年以后培养出来的,49年以后培养了什么“人才”呢?我觉得余秋雨挺能代表的……
教育产业化,嘿嘿,看看中国教育都搞成什么样子了,祸国殃民第一步啊!
有音乐听好幸福!
TOP
45#

看看中国教育都搞成什么样子了---带垄断性质的国企??
TOP
46#

中国教育可能是唯一比文革主动或被动参与人数更多的运动。这个历史车轮的惯性太大,而且越来越大,这个事儿太血腥恐怖了,参与的人都在为变本加厉添砖加瓦。


原帖由 bomber 于 2011-8-26 14:04:00 发表
稍微继续借题发挥一下,我再次强调,就事论事,不是对任何人进行人身攻击或者赞美奉承,只是从这件小事有感而发,为中国的教育,为国人的创造力而担忧。

为什么说中国现在这样的教育体制,把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精神都搞没了。不可能有创造力,创新精神! 就是从我们这个帖子里面的讨论,就能看到一个很好的例证!

首先,是LZ贴了一幅画面较为血腥恐怖的名画为封面的唱片封面,给大家欣赏。

然后,就有人
TOP
47#

从 “一个馒头引起的血案” 到 “一幅名画引起的教育批判”,呵呵,hifi168 记一功
TOP
48#

[quote] 原帖由 qsyd 于 2011-8-26 18:57:00 发表
中国教育可能是唯一比文革主动或被动参与人数更多的运动。这个历史车轮的惯性太大,而且越来越大,这个事儿太血腥恐怖了,参与的人都在为变本加厉添砖加瓦。
真的要说一声让您见笑,因为我没有读懂您这段话,不知您所指??
有音乐听好幸福!
TOP
49#

不知所指无所谓。正如楼上所说,各位回归正题吧。

原帖由 过路云 于 2011-8-28 23:52:00 发表
真的要说一声让您见笑,因为我没有读懂您这段话,不知您所指??
TOP
50#

同意求索者的观点!

原帖由 求索者 于 2011-8-22 21:15:00 发表
强烈要求删贴!毫无美感,与音乐何干
因为图画是名画就可以血腥?就可以在任何地方发表?提出反对意见的就是无知?不解!平时看清水亚当、老范等dx的发帖给我们带来美感和享受,大多数朋友看了如此血腥的画面得到了什么?了解该图画的故事又如何?不解!
最后编辑ccjtb 最后编辑于 2011-08-29 10:12:48
TOP
51#

图画背后有故事有来历,不代表别人就不能对它“反感”。
当然,第一帖如果在贴画的同时,就把百度结果一起公布,看者恐怕会更容易接受一点。

看这贴我倒觉得中国教育体制的牺牲品更可爱一些。
本来就是,人都是无知的。从某种程度上,也都是并不知道自己是无知的。
但表达自己的情绪,本来并无错,况且这种情绪是自然真实的。这和是否知道这画的来历并无多大关系。
TOP
52#

任何人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喜恶——无论是否“无知”,就像即使资深的古典乐迷,也有人不喜欢贝多芬、勃拉姆斯、瓦格纳等等。但问题在于二楼在反感的同时就要求“删贴”,论坛是个公众交流的地方,在不违法有关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本版版规的前提下,有什么权利要求删别人的贴呢?
TOP
53#

原帖由 ccjtb 于 2011-8-29 10:02:00 发表
原帖由 求索者 于 2011-8-22 21:15:00 发表
强烈要求删贴!毫无美感,与音乐何干
因为图画是名画就可以血腥?就可以在任何地方发表?提出反对意见的就是无知?不解!平时看清水亚当、老范等dx的发帖给我们带来美感和享受,大多数朋友看了如此血腥的画面得到了什么?了解该图画的故事又如何?不解!

首先,这张唱片里的作品说的就是图画里的这个故事,所以唱片用这幅画作为封面是没问题的。
至于说到有些封面能带给大家美感和享受,而这幅血腥的画面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无疑,这不是一幅给人美感和享受的图画,但能成为名画,我们是否应该多了解一下,到底背后有怎样的文化和艺术背景?它成为经典的理由是什么?
再往深了说,就涉及到所谓的艺术观的问题了。就像音乐,按一般的理解,也应该是“给我们带来美感和享受的”,但如果简单地按照这个原则来衡量,伯辽兹《幻想交响曲》里的断头台进行曲,拉威尔《夜之幽灵》中的《绞刑架》,理查.施特劳斯的《莎乐美》,是否算是古典音乐里的糟粕了?
TOP
54#

原帖由 过路云 于 2011-8-26 0:17:00 发表
自己上大学时,大一老师就要求我们对作品死记硬背,看着总谱把一个作品的各个主题都背出来。一首交响曲,有些学生偷懒,想着考试可能就抽主部或者副部主题,于是把乐曲剪切主题出来,结果一考试……连接部的旋

路过云兄一定是专业人士,看这段话是学指挥的“不像”,“音乐学”?大一就能看总谱的学生不是很多。
TOP
55#

古典音乐用这个做封面

估计我不敢买了

好血腥
多建一间学校,就少建一间监狱。
TOP
56#

原帖由 古典之最168 于 2011-9-1 0:15:00 发表
古典音乐用这个做封面

估计我不敢买了

好血腥

估计:边看边听:令人毛骨悚然:效果达到:不要乱搞!
TOP
57#

原帖由 ccjtb 于 2011-8-29 10:02:00 发表
原帖由 求索者 于 2011-8-22 21:15:00 发表
强烈要求删贴!毫无美感,与音乐何干
因为图画是名画就可以血腥?就可以在任何地方发表?提出反对意见的就是无知?不解!平时看清水亚当、老范等dx的发帖给我们带来美感和享受,大多数朋友看了如此血腥的画面得到了什么?了解该图画的故事又如何?不解!


不管别人从里面能得到什么,但这个图贴出来并不违反国家法律,凭什么要求lz删掉?你得不到什么就能代表别人也得不到什么?你就可以代表其他人?

中国社会现在这种自以为是的道德卫士太多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