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昨晚再次拿出富特那张碟出来仔细听,心有愧意,没有我以前刚开始听那么糟。可能是以前对这个版本一直是如雷贯耳倾慕已久,所以听到不如自己的理解那般之后,落差太大造成。这个版本,还是能够显示富特的大师地位的。尤其第四乐章,在我听过的版本里面还是算一流的。
我上面描述为“僵化”也用词不当。应该说是“刻意、造作”。刻意在节奏、强弱等方面拉开差别。使得整篇显得不够“气贯”。还不如愚钝一点的卡拉扬的63版,来的简单一些。我认为欣赏和评价一部作品,要先从大框架大气势,然后再来讲究里面各种细节的刻画,如果这两者都能趋于完美,那就可称为“天作”。可惜至今为止好像还未听到这种所谓的天作,如果要说最接近天作的,那我认为瓦尔特58年的贝六可当此角色。这也正常,艺术就是有缺憾的,如果“天作”频出,那么人类也就走到头了(变成另外一个物种)。
我认为演绎贝3、贝5,都可以加入一些指挥家个人的东西,甚至夸大。但是贝九,我认为应该以一种上帝俯瞰宇宙的情怀来感受并诠释,其实对“上帝”的理解,每个人都可以不同,不一定非是基督教里的上帝。一个人如果极度圣洁,那么他也可以近乎上帝。即是以这种圣洁、崇高、悲悯的情怀来看宇宙人生,尽管这里面也有激越、有狂喜、也有挫折、也有悲伤、也有平静。。。但这一切,已经是“见水是水,见山是山”。如果说人类之内追求终极的崇高,那么就是四海之内皆兄弟,欢乐的歌唱,中国的说法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尽管这并不可能实现,如上所述,实现了,人就不是人类,而是另外一个物种了)这也应该是暮年的贝多芬思考的问题,他回顾了一生,思考什么是终极崇高,什么是终极圣洁,并在席勒的诗歌中找到了共鸣。
所以我认为指挥贝九,不仅只是精通音乐,还有一个人的胸怀、视角和修为。我个人认为富特加入了太多他自己的东西。
古典音乐的迷人之处,就在这个“三重创作”,这个过程没有所谓的权威,作为一个普通的乐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评价,任何一部历史上认为多么超凡入圣的作品,你都可以在里面的很多细节上找到不如意的地方。
呵呵,本人孤陋,甚至偏激,说的不对,或者得罪某些大师的崇拜者,还请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