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TAD,大家来谈谈 [复制链接]

查看: 8912|回复: 37
31#

TAD喇叭与单体
分类: 声色场所
2008/02/25 18:59
TAD的全名为Technical Audio Devices。 1975年在日本成立,是先锋Pioneer集团底下的一个牌子,由先锋派出多位研究人员与原JBL副社长担任顾问,在本州北部的山梨县成立研发中心与喇叭单体生产线,以不计成本追求终极理论的实现为目标。

1979年TAD喇叭单体首先向国际市场推出,日本国内则到1981年才正式贩售。 1983年Pioneer以旗舰品牌Exclusive推出Model 2401Twin喇叭,采用了两只TAD TL1601a(40cm)低音单体与一只TD4001/TH4001大型木质号角高音。 这是为录音室需求而接单生产的,最大音压可达126dB,各声道都具有逼人的气势与刻画入微的音质表现,而且在很宽阔的聆听范围内都有定位鲜明的音像, TAD单元因此一炮而红。 同时推出的Model 2402只用了一只低音,最大音压仍达120dB其频率响应特性、指向性出类拔萃,因此也吸引了一些发烧友。 之后Pioneer陆续在自家喇叭产品中引进TAD单元,像1993年的Model 2251(使用25 cm低音单体两只)、1995年的Model 2404(使用40cm低音单体两只)与Model 2252(使用25 cm低音单体两只)都获得极大好评。

之后 Pioneer开始推出小型鉴听喇叭,例如1996年的S-LH5、S-LH3。 TAD TSM-300是美国地区销售的型号,在日本国内称Pioneer LH-3。 TAD TSM-300秘密不少,主要都是单体设计:低音双弹波、无悬边,前后双磁钢,发声点与号角高音在同一平面,解决了相位差。

TAD并没有太多新的单元设计理论,只是他们尽心尽力把每个步骤做好,从振膜纸的挑选到线圈磁铁的运用都是如此。 由于TAD单元产量少,因此价格昂高贵。 以新的高音驱动单体TD-4003为例,报价2130美金;木质号角TH-4001报价2265美金;低音单体TL-1601C则要990美金,你可以算算看,一只顶级TAD喇叭要多少成本? 其余像是Westlake西湖、义大利Zingali等制作大型鉴听喇叭的厂商,也不免使用TAD单体,TAD在专业领域拥有崇高的地位。
TOP
32#

一代铭机- TAD TSM-300鉴听级喇叭



TSM-300
是一款是由
TAD
设计的扬声器。TAD
以制造世上最优质和最昂贵的喇叭而驰名,创办人原是
JBL
几位设计工程师,所以在
TAD TSM-300
这款扬声器上保留了很多鉴听音箱的风格,声音豪放爽快、忠实直白但并不黯淡,富于动感,在表现爵士,
ROCK
,流行等方面极佳。



TSM-300
号称新一代鉴听喇叭,它由两个
5
吋中低音单体中间夹一个号角高音组成对称类点音源式书架喇叭,频响
35Hz~35kHz

二音路设计的
TAD TSM-300
,是为今日数位录音混音制作所发展的近场鉴听喇叭。TSM-300
所使用的高音号角是以
AFAST-SZ

Acoustical Filter Assisted System tuning
)技术制作,这种造型特殊的导音管能吸收号角发音时造成的共振,避免声音模糊不清,因此能使喇叭再生更清晰且丰富的高解析音质。TSM-300
的高音采用钛金属振膜的压缩式驱动头,能再生
35KHz
超高音域,突破过去号角高音极高频受限的瓶颈。
而在低音部分,它以对称类点音源方式,上下各放了一只六寸的无悬边式低音单元。
这种无悬边低音单元为
TAD
独家开发的
ELPD

Edgeless Linear Power Desgn
)技术,除了提供更宽的频率响应与再生超低频率,其无悬边式低音结构(
Edgeless Structure
)并不会限制低音纸盆震动冲程,因此能承受大功率的输入而不失真。TAD
并以精确的相位调整技术,大幅减少音讯号转换所造成的音色损失。TAD TSM-300
具备非常准确的音色与音像定位力,又能承受数位录音的极大动态。



倍受推崇的
TAD TSM-300
号角监听喇叭,地位堪比
LS 3/5A

PROAC TABLETTE REFERENCE 8 SIGNATURE 94
%。
此喇叭已停产,临停产前还订单不断呢!
(可惜
PIONEER
公司决定转款)

可谓卖一对少一对,别说国内了,就连
EBAY
上也很难碰到有人出二手的
TAD TSM-300




  TAD TSM-300
规格:
  抗阻:
6 ohm

  频响:
35Hz-35,000Hz

  低音:
Two 6 inch Linear Power woofers

  号角:
1 inch AFAST-SZ Titanium Compression Driver

  承受功率:
Max 160w

  灵敏度:
88dB/W(1m)

  分频点:
3,000Hz

  尺寸:
236mm
×
517mm
×
309mm (
宽×高×深
)
  重量:
23kg


TOP
33#

逐视追闻品铭记:TAD TSM-300 (一)

在一般两分频的书架式号角喇叭中,高音号角而中低音单体用传统倒相式的设计较为多见一些。
不过在高音与中低音单体的整体速度感与量感的匹配方面有一定的难度,做得好的不多。
去年有机会试听了一对来自日本先锋旗下品牌
TAD

TSM-300
书架式号角箱,觉得是一款非常不错的设计。
就结合试听与搭配的情况作一番介绍。



先来看看这款
TAD TSM-300
的外形,它的体积比一般的书架箱显得要大一些,尺寸为
236mm
×
517mm
×
309mm(
宽×高×深
)
,因为它的中低音单体用了两只
6
吋单体,在面板上下各一只,与高音呈对称型式排列。
这种单体对称式排列法是为了求得类似点音源的发声,而达到良好的声像定位效果。



在高音的设计方面
,TSM-300
采用了一颗
1
吋钛金属膜的压缩驱动振膜,使高频的延伸能达到
35KHz
,比起以往的小号角箱高频通常受限的现象有了不小的提声。
与钛金属膜驱动振膜配合使用的是以
Acoustical filter assisted system tuning
技术制造的高音号角。
这种造型特殊的扩散管能吸收号角发声时的共振,避免声音模糊不清,因此能使喇叭再生清晰且丰富的高音。



前面说过它的中低音用了两颗
6
吋单体,这两颗
6
吋中低音单体与一般的中低音单体还有些不同。
它是采用
TAD
独家无悬边线性功率技术
(Edgeless linear power design)
设计的单体。

TAD
自己的说法。
这种技术除了能够拓宽频率响应外,无悬边单体结构并不会限制纸盆震动的冲程距离,能承受大功率而不失真。
此外,还能完全消除传统喇叭在悬边振动时的杂讯。



其实,无悬边单体并不能算一种很新的技术。
市场上以前也曾出现过此类设计的喇叭,例:
B&W
就有过
FST
无悬边的中音单体;日本也设计过一些无悬边的小喇叭。TAD
采用无悬边中低音单体的理由应该是搭配它采用压缩驱动钛振膜的的高音号角设计。
质轻的钛高音振膜在微动作时也能通过号角敏锐的传送出去,高音的反应速度将会是非常快速的。
打个比方来说它的高音速度可以用“喷射”来形容推动空气的质量也很大。
而它的中低音单体并非号角式设计,如果采用普通的单体方式,那么由于悬边的阻尼性在音频信号加上去的同时会有一个滞后的效应,迫使中低音比高音要慢半拍,整体的速度感将达不到一致。
还有悬边在纸盆冲程距离上的限制,推动空气的质量也会有不足。
换用了无悬边单体后。
起音的反应速度会更快,纸盆获得更长的冲程作线性位移,量感上能得到增强。
无论是全音域范围内的整体速度感还是量感平衡方面都会得到相当平衡协调性。
当然,没了悬边支撑在纸盆的运动稳定性等等方面就需要厂家另外想办法,不过既然作为一款推向市场的产品,
TAD
应该找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逐视追闻品铭记:TAD TSM-300 (二)

2008/03/01 15:34




相较于全号角设计的喇叭音箱,
TSM-300
灵敏度并不高只有
88dB
,阻抗
6
欧姆。
频率响应
35Hz~35KHz
,实际聆听感觉它的低频延伸性与量感也是可圈可点。
试听时用过多台扩大机进行搭配,老实说在万元以下的晶体机里就能把
TSM-300
推好的基本找不到,高频通常会显得紧与硬,不够松软柔润。
推得好的机器又太贵,如
Gryphon 2200
综合扩大机。


不过只要是换上了管机,也不必
300B
这一类的单端直热三极管机,就是
KT88

EL34
同样也可以将
TSM-300
动人的一面发挥出来,符合管机配号角的传统玩法。
实际聆听时以
Micromega

SACD
为音源,用
KT88

Jolida EL34

300B
真空管机驱动
TSM-300
,以这样的搭配下来应该说基本对它的特点有 ​​一个较为准确的把握。


在真空管机的驱动下,
TSM-300
的高频表现出了相当不错的柔润性,听来谐调丰富入耳。
特别是高频质感十分强烈,使重播出的音乐具有良好的活生感。
用它来 ​​欣赏小提琴的演奏唱片,称得上是一大享受。
就以帕尔曼的那张电影配乐名篇《辛德勒名单》为例吧,即使在大音量下也能够不吵不噪,细节非常之多,琴弓擦弦的质感异常逼真。
它并没有将琴声的尾声余韵进行刻意的延长美化,而 ​​是靠高超的高频延伸性与干净的声底将小提琴本身的琴音美感尽力再现出来,让人觉得特别的真切。
此碟中第一首主题曲帕尔曼拉出的琴音纤细而温润,带有强烈的木质韵味。
能够很好的将听者带入原著音乐那悲凉、忧伤而又感人的氛围中去。



再以人声而论,
TAD TSM-300
演绎得十分精采,歌手录音时贴近麦克风演唱的细节被它完整地捕捉下来。
与英式风味的喇叭相比,从
TAD TSM-300
中传出的歌手可能会少一些甜味,但又另具一股质朴的美感。
你可以说它缺乏味道,但这对原本就设计用于录音室监听的音箱也许就要杜绝这种稍加修饰的甜味,还音乐的本来面目才是它的初衷。




TAD TSM-300
的中频来说,大体可以用平实来形容,它既没有刻意做得很饱满来凸出肌肉感,也没有追求紧身的效果来表现风姿绰约的骨感魅力。
听来与号角高音的衔接平顺流畅,无论是重播歌剧中男声的胸音与鼻音都毫不矫饰,呈现出自然而又直接的音色特点。
现场爵士伴奏表现上,爵士钢琴的高音像是抹上了一层滑亮的橄榄油,一颗颗音符都轻盈异常。
钢琴整体的气势也相当不错并且有很好的形体感,琴键的弹奏触键感极佳,那种松软柔润的感觉就象刚刚绕出的绵花糖一般诱人。



从聆听搭配时所播过的打击乐录音来看,在管机的驱动下,它再现出来的鼓声有着沉稳的力道。
但点到为止没有强烈的感官冲击,听起来是一种很舒服的音律起伏。
而用上大功率的晶体机后,
TSM-300
的瞬变与动态均会进一步加强,此时不管是重播大鼓还是爵士套鼓,猛然变得强烈的中低频段,都让再生出来的低频带着几分压迫力,喜欢速度感或量感低频的朋友也许钟情这样的声效。
不过老实说它高频的表现会比用管机要减色几分,这就要看玩家的取舍了。



号角喇叭的音场规模感与条理清楚的层次感同样能从这对
TSM-300
上感受得到。
另外它的摆位也比较容易设置,不需要做特别的调整才能得到好声。
当然,对它进行仔细地调教获得的回报也会多一些。



综合来看,
TSM-300
以它优异的高频及平实自然的中频,搭配上全音域内良好的平衡性,让有心品尝号角之声但又无力负担高价型号的朋友有了一个不错的选择,以声论价它的
C/P
比也是很高的。
要说对它有何不满的话,恐怕只有一个外观问题。
它的成本大约都投资到声音上了,连木皮都没贴,的确不漂亮。
当然,光从声音的角度来说
, TAD TSM-300
就足够应付对声音品质上的苛求。
但对又要声音好又要美观的朋友来说,可就得忍耐忍耐了。



TOP
34#

TAD好东东,我喜欢
TOP
35#

TAD300我玩过,TAD2402我蹭听过几次,声底和JBL一样的中性、直白,TAD追求的是中高频的质感,放弃了丰满而弹性十足的低频,TAD没有了JBL的那份激情,反过来JBL没有了TAD中高频的纯净与细致,中规中矩的TAD是我放弃TAD300的理由,激情澎湃的JBL是我选择的借口。
TOP
36#

jbl和tad最大分别在于声音的骨架感和密度感上。
TOP
37#

路过看看
TOP
38#

继续讨论,我是S-LH5A用家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