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初玩wilson benesch 2.0顶级单点唱臂 [复制链接]

查看: 9331|回复: 29
21#

回复 19# 阿杰 的帖子

谢谢阿杰兄的链接,得以可以一睹KUANG版的器材搭配。KUANG版是真烧呀,件件器材都是好东西,就是电视弱了;反而证明了KUANG版对声音的追求。

阿杰兄,SME3009可否改造成由唱头直通五针?由于我的唱头盖是可卸式,这样改可能比较麻烦。但是减少接点,绝对是好的。
TOP
22#

原帖由 吹水溪 于 2009-7-4 11:52:00 发表

真正的单点唱臂的调整平衡是不是非常之困难?

一般的支点唱臂,包括你那支诺定涵的“单点臂”,唱臂的移动轨迹只能是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调整时的每一个步骤都是独立的,可以说是调好一个、完成一个。
而真正的单点臂却是可以向任意方向摆动,针压、水平循迹角度以及偏压都互为牵制,随意改变任何一个参数,其他两个也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
TOP
23#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09-7-4 19:29:00 发表

阿杰兄,SME3009可否改造成由唱头直通五针?由于我的唱头盖是可卸式,这样改可能比较麻烦。但是减少接点,绝对是好的。


可以吖。
要报废一个唱头架,在中间钻一个孔,让唱臂线从中间穿出来就行了。
不过接好线之后,唱头架就不能随意拆卸下来了。
TOP
24#

而且唱臂部分也要钻孔,工程大了点。看看能不能买多一个唱头盖,还有唱臂接头,再做打算。

阿杰兄,有时间过来指导一下,我在祈福。
TOP
25#

哦,忘了唱臂本身了。
唱头盖不贵,多备用一个无所谓。
但唱臂上那个插座如果钻了孔的话,就无法复原了,这样的改动需要三思。
我这里有只报废了的唱臂插座,有空试试能否换在SME3009上,可以的话送给你了,这样就可以保留原来的插座不被报废。
TOP
26#

谢谢阿杰兄,我先找找唱臂管线和唱头的接线头。
TOP
27#

我接触到金驰唱臂很久了,不过是连着唱盘一起的套装型号0.5,其实一直对金驰的单点臂很感兴趣,直到这次新汉建业公司代理后,才有机会借到这支2.0——目前金驰唱臂的顶级型号。借回家后当晚就装好,效果非常满意,第二天就通知了阿杰,又经过两天的摸索,已初步掌握了这支唱臂的特性和使用方法,正准备贴出来和大家分享,没想到已经被阿杰捷足先登,抢先发表了!



经过几天的摸索,发现这支唱臂的安装和调整其实非常简单,而且虽然刚开始没用惯时,觉得在调整和移动唱臂时唱臂太灵活,担心其稳定性,但当调整完成后,这支唱臂其实稳定得很,完全不必担心。
和以前接触过的其它老牌唱臂相比,这支唱臂最大的特点是简洁,通过巧妙的设计,把唱臂的部件数量减到尽可能少,这样做的好处是减少了很多可能造成不利谐振的可能性。而且这种简单设计的好处在于安装非常简单,虽然我之前没有自己安装过这支唱臂,但也只需不到一个小时就初步完成安装和调整了。这支唱臂调整的关键是唱重,VTA角,抗侧滑力,水平(也就是天顶角)几个因素是联动的,对于没有调整LP唱臂经验的玩家来说有点困难,但对于有一定调整其它唱臂经验的玩家来说,只不过是要多花一点时间来微调天定角,而且因为没有使用阻尼油,笔者觉得反而比SME等使用阻尼油的唱臂调整更简捷一些。在调整天顶角的时候,我手头那只直径不到1.5CM的水平珠帮上了大忙,省了很多眼力和时间,这个配件厂家没有提供,建议厂家或者代理改进。当调整完成后,这支唱臂使用就很和普通中枢转轴唱臂没有太多差别,而且比普通唱臂优胜的地方是它不需要再考虑润滑油和阻尼油带来的任何问题,而且不需担心轴承生锈和入尘,基本上是“免保养”的。需要注意的是在用唱臂起落架放下唱臂时,唱臂会有一些外移,这是由于唱臂很灵敏,而起落架和臂管之间摩擦力不足,在抗侧滑力的作用下造成的,可能设计者自己是习惯用手而不是用起落架来起落移动唱臂,如果手不够稳的发烧友在使用时就要把唱臂移动到要播放唱片位置内侧一些的地方再放下起落架。
经过观察和比较,发现这支唱臂在结构上有几个独特之处,第一点是轻,这通过使用编织碳素纤维作为材料来达到;第二点是独特的唱臂形状,渐变的结构可以有效地控制唱臂本身的谐振,有效减少失真;第三点前面提到过是简洁,尤其是唱头架和臂管是一体化设计,这也能抑制谐振;第四点是形状独特的针压砣,和传统的圆形针压砣相比,这样的针压砣一方面能把唱臂的整体重心降得很低,使唱臂运行更稳定,另一方面可以用于调整唱臂的水平,正是得益于这个独特的针压砣,使这支唱臂达到了既轻又稳的效果,可以不使用阻尼油而牺牲灵活性,非常巧妙。(以前我接触过的0.5和这支2.0结构完全相同,不同之处是某些部件的材料不同,另外0.5不太适合搭配太重的唱头,2.0可以搭配更重一些的唱头。)
调好唱臂后,我先用动态和瞬变都很极端的唱片来测试它的性能——重播使用数字技术录制的钢琴唱片的内圈部分,而且用非常大的音量(这种测试非常极端而且不建议大家模仿),结果我自己都被吓了一跳,不需要精细调整就轻易通过了,没有听到失真的“拆声”而且速度和细节都交代得非常到位,琴锤的击弦,金属琴弦的质感,腔体的木质共鸣全部清晰可闻,以前我只在正切唱臂上听到过这样的钢琴重播效果。
惊喜之余,又一口气测了小提琴(高频延伸和音色),人声(中频密度),交响乐(全频平衡度和分析力),摇滚乐(冲击力),最后总结它的声音特点:和传统的双轴承式的重质中枢转轴唱臂相比,这支唱臂最大特点是瞬变,分析力和活生感特别好,声音鲜活自然,高低延伸非常好,这显然是得益于非常轻质的唱臂,而且没有了阻尼油的干扰,充分发挥出单点臂的优点。而和一般轻质臂相比,它的低频下潜和能量感又更加突出,而且在极大动态的时候,音场不散乱,音像保持稳定,这显然得益于低重心的设计带来的稳定性。
另外,金驰唱臂的臂座规格座和君子相同,这是目前市面最常使用的规格,只要能装君子臂的唱盘都可以安装。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唱臂本身自带了卡达士的高档唱盘讯号线和臂管内接线,这为买家节约了不少金钱。
最后编辑Dr kuang 最后编辑于 2009-07-05 17:33:05
TOP
28#

版主很认真。

敬重这样的人!
TOP
29#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09-7-5 10:48:00 发表
谢谢阿杰兄,我先找找唱臂管线和唱头的接线头。

关注SME换线!先支持一把!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0#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09-7-5 10:48:00 发表
谢谢阿杰兄,我先找找唱臂管线和唱头的接线头。

就用VDH七芯純银唱臂管线和卡达士接头吧.
我曾帮许多朋友更换过唱臂管线,换得最多、也最值得换的就是SME3009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