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它是静电音响吗? [复制链接]

查看: 999|回复: 0
1#


      Magnepan公司的屏风,型号是MG2.5,平面磁诱式设计,不用加阻抗耦合变压器,直接推动,就和一个普通的半球型高音单元一样,只需要用传统的分音器把高频分出来便可。
       制作过程分四部份:
       (一)磁条基座(二)振膜(三)分音网路(四)外罩 磁条基座是一块啤了一排排直纹的钢板,大小刚可放进木架的空框内。这一课是将贴胶喽在整块钢板上,然後铺上 一条一条数尺长,像筷子般大小的磁铁。说是【铁】其实不大对,因为这些磁条,其实是磁粉和黏土混合再磁化而成,用利刀可以将它切开。
         学习排磁条需要聚精会神,因为条与条之间的极性是相反的。排好之後,用高压啤机将磁条贴实在啧了贴胶铜板上,工序便完成。熟手的技工,将数十条磁条上板,总共还花不到十分钟。
         跟著的工序是将薄如蝉翼(其实0.0005P寸的厚度比蝉翼更薄)的Mylar箔膜,拉上一个长方形木框上。面积和磁条基板一样。拉时用预先计算好的张力使箔膜绷紧,等差不多十分钟,才贴上木框上。上了框的箔膜拿在手上还是轻飘飘·
        最考师傅的步骤,相信是贴线圈在箔膜上。我们这次学师的是小型的SMG,只有高低音两组线圈。低音用粗铝线,大概是16号罢。高音则用30号左右的铜线,因为线这么幼,用铜用铝已再没有显著重量分别了。
         上线的工模真正匪夷所思。首先将线绕上一个有伸缩性的铜架上,大小和整块箔膜差不多。绕成後往线圈上喷胶,然後将钢架盖在箔膜上,张力一松,整组线圈就掉在箔膜上,轻轻一压,就贴牢了。值得令你鼓掌的是线圈上每一条导线,都刚好对准了磁条和磁条间的间隙,配合得天衣无缝,其实也只能这样,才能使导线在磁场内有反应。
        线圈贴好後,再在整块箔膜上倒上一小酒杯的胶,扫匀在膜上。这是特别的胶,其中百份之六十的水份都会蒸发 掉,乾後等如在原本的箔膜上,盖上另一层箔膜,将线圈夹在中间。
       学习时用来【较飞】的SMG的分音器十分简单,是6dB衰减的线圈、电容两件头,藏入屏风下端,与音圈一齐焊接在一个输入接线端上,再将整个木框套人大麻布喇叭网内,便大功告成。
扁带和平面磁诱式的原理
    Magnepan的MG III a,都应用到以上两种原理, 请先看下图,右边的狭长金属条。 扁带(Ribbon)是一条狭长的铝箔,夹在两条同样长度的磁铁中,但却不能跟磁铁接触。电流通 过时,铝箔便制造出一个磁场,以原来的磁场相尅而产生震动,从而发声。
    图A就是这个【静】的磁场。



    图B的铝箔,褶成波浪形,一方面增加电流通过的面积,另一方面也使铝箔容易振动发音。



这和英国Decca的一样。但Decca的只有四、五寸长。Magnepan的长60寸,阻抗大幅增加,免除了匹配变压器,也使音质更传真。
    Magnepan的中低音振膜,是一块大小像床板的胶(Mylar)箔膜,度只有0.0005寸。喇叭的音圈,就绕贴在箔膜上。膜後是长条磁铁。这些长条与长条之间的缝隙,制造成一个半圆形的磁场,而音圈的导线,就排在磁场中间,见图C。 音响电流经过音圈导线时,产生一个磁场,与原来的磁场相辅或相尅、产生振动而发音。
    Magnepan在箔膜上贴的是圆形单股铝线,取其质量比铜线轻,不致使振膜的总质量过份增加,这是瞬变响应优异的先决条件。
    Magnepan认为,不论音圈线是圆是扁,贴在箔膜靠磁力来振动(见图D),都是他们的专利,现在和APOGEE打官司,就凭这点APOGEE的高音,也和图B一样,也是和Magnepan的专利有冲突。
          

         其实,不管是静电喇叭还是平板喇叭,几乎所有用箔膜振动的喇叭,开始中低频段音色稍见乾硬,包括静电的如Acoustat、Quad等,都需要用上数星期後,箔膜的张力稍为松弛,音色才真正进入状态。
         参数如下:
频率响应:45Hz-22KHz
灵 敏 度:86dB/500Hz/2.83v
分 频 点:2KHz  
输入阻抗:4欧姆
规格尺寸:17 X 51 X 1.5(英寸)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