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交響曲之父海頓 [复制链接]

1#
談過巴哈和韓德爾的作品,在談莫扎特和貝多芬之前,有一位偉大作曲家不得不介紹,他就是Joseph Haydn, 海頓一生甚為多產,單單交響曲就有104 首,還有近六十八首弦樂四重奏,還未計彌撒曲和三重奏,真是嚇人。今年是海頓逝世二百週年,就來讓我們再聽聽他的作品
讓我們先看看海頓生平:
http://www3.ouk.edu.tw/wester/composer/composer004.htm
簡單來說就是年青時在教室合唱團學作曲,後來在Esterházy當宮廷私人作曲師,主人仙逝後就週遊列國,名成利就。也就是因為宮廷樂師水平有限,樂隊規模有限,海頓就只能在大模式不變之下在細節中求變。他的交響曲全集是一個不斷改進的過程,由最初規規矩矩到後來變化多端。當中不乏幽默之處。其中以九十四號「驚愕」最有名,大家可能聽過Haydn 就是要在慢板突然強奏來嚇醒那些在慢板睡覺的闊太。在今天唱片大平賣的日子,我倒建議收藏一套全集,我在家中常隨機在全集中抽一片出來聽,但發覺首首動聽,再看副題更令人會心微笑。其中第四十五「告別」更令人驚喜,在綱上有一生動的故事:
《「啊,在鄉下開始住得厭煩了。」
「最好快一點回到城裡家人的身邊。」
「可是親王好像沒有要回去的意思。」團員們一個個地抱怨著。
這是一七七二年的夏天,和往常一樣,艾斯特哈基親王到鄉間離宮避暑,但這次實在待的太久了,團員門開始懷念起家裡的妻兒子女,歸心似箭。 儘管這樣,親王卻毫無所覺。於是身為宮廷樂長的海頓為了使親王了解大家的意思,決定作一首交響曲。
有一天這首交響曲終於演奏了。第一樂章是精神抖擻的快板音樂,接著是是溫和寧靜的第二樂章和明亮的小步舞曲樂章。這一切和海頓別的作品沒多少差別,問題就出現在第四樂章上。 起初是悲切的、快速的曲調,但中途卻平靜下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第一雙簧管和第二法國號的團員,把蠟蠋吹熄,拿了樂器就離開舞台。 親王和在座的人看了都覺得莫名其妙。可是團員表情是悲戚的。 不一會兒,低音管的團員也退去了,接著第二雙簧管、第一法國號和低音提琴也相繼默默離去。舞台上越來越冷清、淒涼。隨後大提琴走了,小提琴也跟著退去,中提琴也不見了。最後只剩下兩位第一小提琴仍然留在台上,面無表情地把音樂演奏完,然後吹熄蠟蠋走下台去。
別人雖然因此發愣,可是親王卻了解這首交響曲中所暗示的意思,他明白團員們想早一點回去和家人團聚。 親王馬上到團員休息室,宣布明天大家可以回城裡。次日,海頓在大夥兒的感激聲中,面露笑容,和團員們一起踏上回家的路。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XY4DaF9d9Y

弦樂四重奏中以「帝皇」四重奏最有名,其中慢板樂章莊嚴優美,足球迷在世界盃時一定聽過,因為這首旋律被選為德國國歌: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tHc9xWhFH4


我則十分喜愛海頓的「創世紀」他把聖經中神造天地的經過治以音樂表達,是聖樂中的代表作,引孔在齊的樂曲介紹:
11. 別出心裁自然流暢
http://www.musicdata.org/md_new/pages/posts/11.-A7oA5xA4DFB5F4A6DBB5mACyBAz243.php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5RHDwdaanQ

對普羅市民來說,這首海頓作品一定不會陌生,「琴晚夜有個上海婆閙我」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SB6hFUat4g

你喜愛的海頓作品又是那首?
分享 转发
My Blog : http://hk.myblog.yahoo.com/chankaiming
TOP
2#

回复 1# chankaiming 的帖子

我最喜欢大提琴协奏曲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1498458327
TOP
3#

大提琴協奏曲也是經典手頭上是Fournier 版
My Blog : http://hk.myblog.yahoo.com/chankaiming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