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Up!Up!再Up!升级潜力惊人的CD-PRO2【转帖】 [复制链接]

查看: 3276|回复: 2
1#
Up!Up!再Up!升级潜力惊人的CD-PRO2

摘自:www.diyzone.net    作者:廖斐森
★本文欢迎转载   请注明出处为www.diyzone.net

曾经当过多年音响杂志主编的人也搞DIY?或许\不少DIYer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其实,由于厂机目标市场的转移、发烧零件的取得通路逐渐畅通,以及网络兴起所带动信息流通与跨地域的快速交流,已经彻底改变了音响DIY的方式、规模与目的(或许\各位最近也发现DZ网友的组成结构开始产生微妙的变化,有越来越多厂机的玩家加入)。在十年前(甚至是三年前、两年前),您绝对无法想象能够经由自己的双手,DIY出CD-PRO2这么质感一流(包括外观与声音)的超值Hi-End级CD转盘;然而,DZ和我们办到了(虽然经历了一番波折与延宕),而且DZ还继续向更高阶的产品(如共同底盘前级、后级、R3.8喇叭与LP-PRO2等等)迈进,说实话,我经常有一种「我们正在创造历史」的感觉。



音响DIY到了CD-PRO2这种层次,早已不是为了省钱或单纯喜欢「从无到有」的成就感,相信许\多网友DIY的目标都已经提升到「自我理想声音回放之实现」的程度;尤其是在Hi-End Audio厂商普遍忽略「中阶Hi-End Audio」市场的潮流趋势下,对于无法负担(或不愿负担)超高价厂机却又对音响性能质感有所坚持的音乐/音响爱好者而言,DZ这种「Hi-End级DIY」提供了最接近上述目标的途径与机会。或许\您会问:那么Hi-End厂机与Hi-End DIY两者日后会有交会或冲突吗?个人看法是两者的市场几乎是没有重迭部分的,而且Hi-End厂机所贩卖的并不仅只是声音性能,「身份」或「品味」的表彰其实占有更重要的意涵。

由于帮杂志测试器材的关系,很幸运能比一般大众有更多试用、比较、搭配Hi-End厂机的机会与经验,我必须说纵使难免有些器材「名过于实」或「金玉其外」,但那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厂机都有其特定的优点(越高价者尤其是)。用厂机就像到大饭店享受名厨的精致料理,DIY则是自己挑选材料下厨料理;用厂机必须找到找到口味与自己相同的厨师,DIY则是自己调配最契合自己喜好的口味。所以,个人建议DIYer千万不要排斥厂机,更不要认为自己的作品天下无敌,那实在是阻挡了自己的标准向上提升的机会。多聆听现场演奏与演唱,也多聆听别人搭配调整良好的音响系统,并从中摸索确认自己所喜好音响的表现特色,将会对打造您「终极理想」的音响系统有很大的帮助。



好了,个人对于厂机与DIY的看法表过,接下来要进入正题了。我没有跟上CD-PRO2的首次团购,是在去年12月初第二波销售时「一次购入」的,花了约两天的时间装机完成(我在学生时代也玩过DIY的,还算有点粗浅的经验),完全没发生任何问题。CD-PRO2一开声(完全使用DZ的标准套件,没有任何修改),就发现它的音质、透明感与细节表现十分优异,虽然无法与一万美元级以上的CD转盘完全平起平坐(这是实话),但整体的表现绝对远远超过它的身价。而且在连续Run-in一星期后清楚察觉它的声音表现越来越好。在后来陆续进行的几次「小改机」过程中,更确认了CD-PRO2真是个素质优异、潜力无穷的CD转盘。相信目前全球数千位CD-PRO2的幸运拥有者都会对此有同感。

接下来我就从最近进行的这个「Starbucks CD镇」改装过程开始,与各位网友分享一下我的CD-PRO2改机升级经验吧。



图说:原厂磁铁放入DZ的CD-PRO2专属CD镇之后,磁铁与CD镇外圈底部还有约0.8mm的间隙,可以加上金属片增强吸力。但是原厂的金属片太厚了,拿来使用的话,CD镇外圈就无法压到CD片,而CD镇中心内部也无法与转轴密合。

话说,我的CD镇由于DZ处理订单有点延误,比大多数的网友要晚了好一阵子才收到。在此之前,看到网友说原厂那不起眼的圆环金属片有让磁力线成为封闭回路、增强磁力的作用,就打算对CD镇作这方面的改装,试试对声音有没有影响。不过,原厂那金属片太厚了,无法拿来装在DZ新的CD镇上面(更别说我根本没有冲床之类的重机械,能够把那圆环金属片内外都切到符合DZ CD镇凹槽的尺寸),于是就必须得另外找「薄的金属片」了。当想到要这么做的时候,刚好时值半夜,没办法到五金行等地方寻宝,结果抬头一望看到Starbucks这瓶装咖啡的瓶盖\好像是金属的,拿磁铁过去试果然能吸住,而磁力也会因此增强,再加上赫然发现Starbucks商标圆环的尺寸竟然跟磁铁内外环完全一样……想想这样我切割的时候就不需要另外再画两个圆圈了(方便多了),所以就这么对这瓶盖\下手了。



上面的照片就是我使用Starbucks瓶装咖啡的模样(瓶身是上圆下方的设计),在台湾的话可以在7-11买到(通常会放在开放的饮料冷藏柜上),有几种不同的口味,瓶盖\的颜色有些差异,但材质应该是完全相同的,这瓶装咖啡每瓶售价NT$80,不便宜,不过味道还不错。我们只会用到金属瓶盖\的部分,因此先将它取下来。



真的很巧,这瓶盖\上Starbucks商标绿色圆环的尺寸竟然跟CD-PRO2磁铁的内外环尺寸一模一样。



因为只需要用到顶部「圆盘」的部分,先将瓶盖\周边圆环有螺纹的部分粗略剪掉(使用斜口钳就可以了)。接下来只要沿着「STARBUCKS COFFEE」绿色圆环内外两圈白色圆周线剪裁就可以了,这瓶盖\的厚度很薄(大约0.2-0.3mm左右),外圈用园艺剪树枝的剪刀很容易剪得蛮圆滑,内圈比较麻烦一点,如果跟我一样没有适当工具的话,可以用小铁钉在白色内环上密集钉一些小洞,再用斜口钳将「Starbucks女神」移除并修整细部。



下图是瓶盖\顶部内面的样子,中央区域黄色薄膜部分我维持原样,没有加以去除(真想要去除也不是很容易)。瓶盖\内部这黄色部分跟内装咖啡是会直接接触的,所以应该不是铜,应该是不知名材质的抗氧化涂布薄膜。再者,铜和铝是不受磁化的,因此推测这瓶盖\的金属材质应该是以铁为主的合金。



「Starbucks绿色圆环」裁剪完成后,就可以跟原厂CD镇的磁铁结合了,由于修整过程中多少会让圆环无法完全平整,所以可以先用小铁锤轻轻地尽量敲平。而如果您跟我一样还没将磁铁黏上CD镇的话,建议您可以将金属片圆环先黏在CD镇凹槽的底部再黏上磁铁,如此与CD片的接触面可以更平整;当然,如果磁铁已经黏在CD镇上,就只有把这金属片圆环黏在磁铁底面了。以上这两种方式,我做过一番AB Test比对,差异并不大。对了,网友们也可以找别的薄金属片来用(不知道3M铜箔胶带可不可以?),只是这会影响到最终CD镇的磁力大小,对声音的改变当然就不会跟我完全一样了。

个人聆听修改CD-PRO2时主要搭配器材如下:
◎ CD-PRO2:只使用同轴数字输出,当CD转盘用。
◎ 数位线:Wadia(数字讯源名厂Wadia没有出过线材啦,我用的是他们连接自家CD转盘与DAC的同轴数位线)。
◎ DAC/前级:Demon「次旗舰」环绕扩大机AVR-3805(这个可能比较让人吃惊,不过我看中的是Denon可将数字信号提升到192kHz/24bit的AL24 Processing Plus技术,还有相当醇厚纯净的音质)。
◎ 前级至后级信号线:也是DIY的,采Van Den Hul M.C. CS16镀银线三股,仿Kimber Kable「Varistrand方式」编织,使用Van Den Hul RCA头。
◎ 后级:Music Fidelity「近A类」135瓦、峰值电流输出25A的P270.2后级(机内当然也动了些手脚),嗯……四个月后就要迎接DZ Gryphon纯A类150瓦两只大怪兽进门啰^____^
◎ 喇叭:B&W Silver Signature加装Pioneer PT-R4丝带超高音。

图说:喇叭线、音圈线与外接分音器零件导体部分都采用纯银的B&W 25周年纪念喇叭Silver Signature除极低频欠奉外,是一对质感细致、音场开阔、细节丰富、表现相当全面的书架型喇叭,喇叭上方黑色的对象是极高频延伸可达120kHz的Pioneer PT-R4超高音。

图说:Wadia自家CD转盘与DAC专用的同轴数字线,接头上面刻有Wadia的商标。

图说:DIY仿Kimber Kable「Varistrand方式」编织的Van Den Hul信号线。

好了,费了一番功\夫才完成这个圆环金属片,对声音能有什么改善?一个只是增强些许\磁力与下压力的CD镇,当然不会有十分惊天动地的大改变,如果系统不够敏锐的话并不容易分辨出来。不过,由于我听到的是完全正面的改善,并没有反面的副作用,建议网友们都可以安心「服用」,即使目前在您的系统中听不出明显的改善,应该也有正面的效果。这个改装后的「Starbucks CD镇」对声音的改善主要是:全频段的形体更凝聚、声音的密度提高以及微小强弱信号的起伏更连贯。DZ不是音响杂志,不适宜对声音花太多的篇幅描述,在此我以两张网友们拥有可能性应该很高的CD来作例子,方便各位实际比较,看看是否有跟我相同的体会(先靠磁力吸在磁铁上就可以试了,觉得确实有改善再黏上固定)。



Amanda McBroom「Dreaming」(Gecko Recoeds)
只要听第一首Amanda的演唱人声和伴奏的鼓声就可以了,加强磁力后的CD镇会让Amanda的形体较凝聚、也更有立体感,相对来说未修改版CD镇的人声会较「扁平」;鼓声的部分,加强磁力后的CD镇能够让每一鼓点的敲击劲道更显著、也更有弹性。

莱纳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展览会之画」(RCA Living Stereo 09026-61958-2)
请集中注意力于一开头的铜管吹奏,使用这个加强磁力的CD镇是否让铜管更厚实?铜管吹奏的表情是否更生动?

希望各位都能在自己的系统上,听到上述的明显改善效果。

除了这次「Starbucks CD镇」的改装之外,在此也把先前我所做一些改装的结果整理一下,提供各位网友参考。

◎ 沥青胶带:黏贴在机箱底板、侧板、变压器底部、中央后段顶板底部、CD-PRO2M模块四个圆脚与底板之间。音场透明感与定位的精准度略有增加。

图说:除了机箱底板、侧板和变压器下方等处之外,CD-PRO2圆脚与底板之间也贴了沥青胶带作进一步的震动阻绝。

◎ 内部电源配线:5V与9V稳压板→电压循序延迟模块板、电压循序延迟模块板→CD-PRO2M模块、数字输出板的电源线,由原来的细线改为较粗的多蕊线。中低频的量感增多。



◎ 改装Pure Clock:这是截至目前为止,我这部CD-PRO2获得最大升级效益的改装。Pure Clock的改装确实让CD-PRO2的声音往上跃升一大级,音场的深度加深了、乐器人声的密度与形体感提升(钢琴和弦乐差异最大)、音场后方角落的透明度增加,最让我感到吃惊的是音场内「高度」乐器人声高度的描绘(比如说歌手演奏吉他自弹自唱时,口形与吉他的高度差),一般要极为高价的CD转盘才能明确显示,而CD-PRO2在改装Pure Clock之后,这方面的表现极为优异!



◎ EMI/RFI夹式滤波器:加装于CD-PRO2M模块到VFD主控板的排在线。可以让细节增加、音像形体更明确,但要注意过大的滤波器可能会使得高频量感衰减过多、声音变得太暗。这种夹式滤波器的价格蛮便宜的,又可以轻易拆装,建议网友可以多多尝试比较不同滤波器的效果,找到最适合自己系统的来用。



◎ 接下来想作的:数字输出改装Re-Data、5V与9V稳压电源的修改……
◎ 声音方面的终极修改目标:以个人的口味而言,我觉得CD-PRO2的个性还是太「温和」了点,改机的大目标将会朝向增强整体的动态与速度感努力。

这部CD-PRO2组装完成将近两个月,对它的声音可说越来越满意,期间陆续进行的几次改装,CD-PRO2也给我一次又一次的惊喜与回馈,到现在我还感觉尚未挖掘到CD-PRO2潜力的极限,它还有继续Up!Up!再Up!的广大空间,CD-PRO2可真是一部能让DIYer充分享受升级快感的制品!
diyzone1.jpg (, 下载次数:13)

jpg(2009/4/17 10:46:23 上传)

diyzone1.jpg

分享 转发
招聘电子工程师
  熟Layout、音响类电路设计,有经验者优先!
  有意者请发简历到iris.lin@guacamole1394.com
      或来电:0592-5860382(林小姐)
TOP
2#

学习!
TOP
3#

請教樓主,這個轉盤有成品賣嗎?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