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唱片的水平怎么这么不好!!!!
自从09年元旦从石家庄听音乐会回来,一直念念不忘一位烧友用阿尔泰克A5加15格号角播的皇家芭蕾,人家可是原版盘,买的时候才400块,从价位可见人家发烧多早,现在好像5000了吧。感于旋律,就买了张ABC出的,听着还可以。一个偶然,在我的CD柜子里找没听过的碟片,翻出一张2年前刻录的皇家芭蕾,赶紧听了听,不听不知道,一听毁青肠,咋比较,和原版都差不多。遂在电脑里翻原来下的APE,结果删了,郁闷呐郁闷。更郁闷的是刻录的甚至比国产原盘还好一点,宽松度好很多,心疼我的100块钱呀!!!(以前刻碟400张,太多了,听不过来的,也有因为当时系统不好觉得听不下去送人的。现在换了系统,觉得以前听不下去的都还可以,又是心疼郁闷);
因为前一段日子学习电源处理,把外置刻录机的电源做了一下屏蔽,刻出的唱片比不做好很多,就想再刻录一遍皇家芭蕾,可惜没有种子,痛苦中。
于是在办公室用电驴搜到一个皇家芭蕾的版本,不知道版本如何。当时觉得,下下来吧,反正不费事,刻出来不如正版国产删了就完了,损失不了啥,下下来之后,解压完毕,看见里面附带的文本文件是2004年抓的,一看我的国产2005年,就初步判断种子应该也行,找了两张紫光的盘,原先铼德的盘用完了。刻出来,一比较,国产的和我以前刻得均上了禁闭,就听这个,无论从演奏力度,质感,宽松度都有很大提升,原来演奏是这样的。或许刻录的和人家抓的原盘有差距,原盘我买不起,应该讲绝对有差距,但是和国产原盘一比,国产没法听了,为什么,为什么。
还有就是从刻录碟判断,抓的原盘的噪音多一些,但不影响听感,而国产的录音噪音少,明显处理过,但是听感大不如不处理,难道这就叫国人的制作水平?叹叹
再有就是通过实验,紫光盘刻出的小提琴高频不好,刮耳严重。建议大家不要用。
同事求刻录高频好的碟片。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