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因老浦东而体验发烧的乐趣 [复制链接]

查看: 4046|回复: 13
11#

老哥好:
呵呵,同一份錄音,最後處理的母帶工程師不同,美學就完全不同,有的是中音厚實二端適度延伸,有的則是二端延伸二好,而整體聲音就清淡了些(和國別也有關),有趣的是發燒友人人愛好不同,也因此百花齊放。
有一次香港一位錄音師的作品就是這樣,代理製作成精選集時,是拿CD片(是的,您沒看錯)去德國某家處理,但回來後的「作品」在音響系統上呈現出不同的美感,最要緊的是經過德國那裡的處理後,雖然沒拿所謂的原母帶.....等,在聽感上這也是非常好的作品。
◎請多用夏威夷自古流傳下來的「荷歐波諾波回歸自性法」--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這四句話來靜心以及和人分享,一定會讓你富在工作。
◎「張明彰博士的故事」局部內文—
「.....華人是一個很奇怪的族群,他們可以為自己的汽車添上最好的汽油,為房子做最好的護理,可是對自己的身體健康就不捨得投資。」
TOP
12#

原帖由 sohuna 于 2009-3-25 23:39:00 发表
期待3楼这位XD的结论.不知道你会怎样得出?


偶同时预埋了一组没缠胶布的电线给墙插,用的就是大牌的电线,嘿嘿。
生命的精彩在于把握浪漫与现实间的契合
TOP
13#

  那用品牌线缠一层3M,效果岂不是更好?
TOP
14#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09-3-26 8:31: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abrams 于 2009-3-26 0:32:00 发表
校聲調音很像拉麵團。

比如把二端的麵團往中間擠,那中間就會突出,二邊就會縮減。

反之,同一件器材、線材在校聲調音的過程中,往二端拉,中間就相對的變薄。

而調聲調音高手的學問就在於中間到底要多薄,可以拉高低頻寬的感覺,而不能讓人耳聽感讓中音域的聲音變薄。

錄音師在master處

声音必须保质保量的高品质的“飚”出来,不“飙”就是用很消极的方法来对待声音。不过要积极的话就很需要技术革新。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