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kharma一套西装美梦成真,Matrix P1.0前级诞生 [复制链接]

查看: 2233|回复: 5
1#

kharma一套西装美梦成真,Matrix P1.0前级诞生



发烧情报
- 硬件情报


周四, 12 二月 2009 14:41



对许多人而言,来自荷兰的Kharma是顶级喇叭的代名词,但其实Kharma不但自己制造线材,自家也有顶级后级,如今最新推出的Matrix P1.0前级,等于完成了Kharma一套西装的最后拼图。以Kharma一向不计成本追求完美的作风推测,Matrix P1.0绝对会是一台很惊人的超弩级产品!




根据外电消息,Matrix P1.0前级已经正式出货了,台湾地区应该很快也会到货,不过Kharma原厂依然维持一贯神秘作风,数据提供的极少,找遍原厂网站与国外各大新闻网,也只找到一张正面照片,以及简单的介绍。基本上Matrix P1.0采用全平衡纯A类架构,讯号路径完全不设置耦合电容,并且特选误差低于0.5%的精密电阻,滤波电容用的则是特殊定制品,一切设计以全力降低噪声为终极目标。输入端子包括一组XLR及三组RCA,输出同样具备包括XLRRCA两种端子,最大增益为18dB2.4V)。一旦取得更详细数据,本站及音响论坛将会进行更深入的报导。(陶忠豪)


Kharma原厂网站:www.kharma.com


kharma_p1.jpg (, 下载次数:238)

jpg(2009/2/13 10:36:20 上传)

kharma_p1.jpg

分享 转发
TOP
2#

Telarc的猛将们出闸了!



发烧情报
- 业界要闻


周四, 12 二月 2009 07:58



(图片来源:www.superaudiocenter.com
三年前在网络音乐下载狂潮的肆虐下,唱片业发生了一件大事,Concord音乐唱片唱片公司宣布收购以发烧录音闻名的Telarc。从此之后,Telarc不再是一家独立的公司,而是隶属Concord集团下的一个音乐部门。
而此并购行为发生也意味着Telarc原本的组织产生了重大的变化,新东家一口气裁了27个人,这个数字听起来或许不多,但对一家发烧唱片公司而言是非常惊人的数字。或许因为裁员的关系,一群曾经为Telarc唱片公司夺下葛莱美的团队为了维持过去20Telarc在录音制作上的坚持,决定成了一个新的制作公司Five/Four Productions Ltd.(目前仅有暂时的网页,正式页面仍在建构中)。这个团队主要成员为Michael BishopRobert FriedrichBill McKinneyThomas Moore,为首的是前Telarc的录音技术总监Michael Bishop,此君的名号我不用我宣扬了吧。
而在看过Michael Bishop(如图)在接受美国Stereophile的访谈后清楚的发现,Five/Four Productions成立的宗旨很简单,就是维持当除Telarc制作唱片的精神,只不过他们现在可以接受不同唱片公司的委托。如此坚强的阵容自然也让他们的业务开始步入轨道,已经开始着手录制一些古典作品,而委托的唱片公司中居然也包括了现在的Telarc,您说这有没有趣?Bishop同时也表示未来他仍将继续DSD规格的录音,以前的Telarc一向在SACD这个软件的制作上下足了功夫。总之,发烧有准备擦亮眼睛、打开耳朵,Five/Four Productions产品很快就会问世了!(文:李建桦)


20090212bishop01.jpg (, 下载次数:231)

jpg(2009/2/13 10:37:53 上传)

20090212bishop01.jpg

TOP
3#

PMC再度出击推出新产品PB1i


周三, 11 二月 2009 09:50

经济再不景气也要听音乐,因为只有音乐能够时时抚慰人心,而且如果是用高质感音响听音乐,抚慰指数更高,当然这纯粹是个人猜想;PMC继颇受市场好评的EB1i之后,再度推出新款式PB1i
这款喇叭为三音路四单体设计,其中高音与中音单体与EB1i同样使用与SEAS共同开发的专用单体,低音单体则是采用两只170mm单体。就外形来看,它与OB1i相仿,不过多了一只低音单体,当然这两只单体全都架构在线传输式箱体上,因此它可以再生的低频段与量感极其惊人。原厂数据表示,它很容易驱动与摆位,因此不论是与二声道或多声道扩大机搭配,都可以塑造出宽广的音场与甜美音色。至于,其它的声音特质,因为还没听过不能妄下断语,等这对喇叭送来评论一切自然揭晓。
它什么时候会上市以及大家关心的售价,本地代理商表示最快将于3月底的高雄音响展与国人见面,定价则与国外售价相近,不过尚要视汇率与其它成本做调节考虑。(张峰嘉)
2.jpg (, 下载次数:222)

jpg(2009/2/13 10:46:03 上传)

2.jpg

TOP
4#

太喜欢这个品牌了,只可惜银两不足。
TOP
5#

日本调音大师木内和夫将于冠群音响展现权威绝技

发烧情报
- 业界要闻

周二, 10 二月 2009 07:51


音响玩到一定程度,玩家一定会进入「调音」的历程,透过适当的手法,让聆听质感再提升,增加音响器材的赏玩乐趣。而您知道调音这个重要概念是从何而来的吗?日本有不少人认为调音的概念与技巧源于音响界名人木内和夫,而这位祖级的大师将于今年33日在冠群音响展现他的独门绝技。


有些人可能会怀疑,调音真的是源于木内和夫吗?虽然没有百分百的证据,但是这样的说法绝非空穴来风。木内先生最早从事的是乐器调音的工作,在乐器领域,调音是很普遍的作法。而且乐器的制作技术已经传承数个世代,对于材质、共呜、抑振等物理现象都有长期经验的累积。

而在音响刚萌芽的那个年代,并没有明确的调音概念,木内和夫是将他乐器调音上所领略的内涵应用在音响聆听上,发现同样的原理也能对音响发挥很大效果,所以进而发展技术推出产品。在二十余年前,市场上还没有什么空间处理产品的时候,木内和夫的调声工具就已经被媒体加以报导。所以才有人说,他应该是音响界第一个使用调声(Tuning)这个字眼的,也有人说直接说,是木内和夫发明了音响调声。


(图片取自Harmonix原厂网站)

木内和夫为了让自己的理念能完全发挥,所以现在经营Combak公司,旗下拥有两个品牌HarmonixReimyoHarmonix品牌以调声道具为主,而Reimyo品牌以生产音响器材为主。因为木内先生是从接触乐器起家,非单纯技术人员,所以对音乐有其品味和眼界,他所调整过或设计的器材,在高阶市场都能获得肯定。


(图片取自Harmonix原厂网站)

台湾资深音响迷应该都听闻过,木内和夫的Harmonix调声道具是很神奇的工具。木内和夫在调声时,常常是拿着一只音叉四处敲打,然后贴上Harmonix著名的小贴片,就能让声音产生脱胎换骨的变化,让声音的能量与细节更为释放,尤其是精致的细节和绵密的层次,令人印象深刻。


(图片取自Harmonix原厂网站)


而且木内和夫的迷人之处还不仅止于他能调出好声,更在于他拥有非常独到的调声概念,许多想法不同于传统音响迷的认知,甚至大相径庭。例如他认为大部份吸音与扩散工具都是不必要的,这点就和一般台湾音响迷的认知不同。木内和夫调音时,常会要求把空间中的吸音或扩散板等工具拆得干干净净,只在重点部份贴上小贴片,结果反而发出令音响迷吃惊的好声音。

也因为这个过程太过特殊,太过神奇,所以有些人会以为这种手法类似旁门左道,却又不得不折服于木内和夫所创造的美好声音。其实如果知道木内先生早期的背景,和他对乐器调声的见解,就能知道这当中并没有玄学,而是他发掘了抑振的特性与重要性,同时看出吸音和扩散工具的缺陷与潜存问题。如果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认为任何调声道具都跟吸收无关,而是要让振动平均化(Unify the Vibration),并透过精妙的平衡拿捏,才能创造出好声。



在听了木内和夫的调声理念之后,您觉得神奇吗?觉得怀疑吗?我相信文字说明未必能让所有人信服,唯有亲耳验证才能知道它的神奇之处。这里有一个好消息,木内先生近期将来台湾展现权威绝技,他对配合展示的经销商很挑剔,新竹冠群音响是极少数入选的店家之一。木内先生会选择新竹冠群的原因,就是看重该公司对音响保持严谨认真的态度,同时很重视调音,以提供玩家高档声音享受为志职,绝非只是想塞产品的一般店家。



想让自己的调声观念有一些颠覆,或者想扩张自己的视野,33您可以亲临新竹冠群音响实际体验。用您自己的心、眼睛和耳朵,感受日本调音大师的神奇手段。
0206-1.jpg (, 下载次数:222)

jpg(2009/2/13 10:47:42 上传)

0206-1.jpg

TU202Wood.jpg (, 下载次数:218)

jpg(2009/2/13 10:47:42 上传)

TU202Wood.jpg

SYN-100Gold.jpg (, 下载次数:217)

jpg(2009/2/13 10:47:42 上传)

SYN-100Gold.jpg

TU-600Black.jpg (, 下载次数:217)

jpg(2009/2/13 10:47:42 上传)

TU-600Black.jpg

TOP
6#

kharma,只有口水。不知道自己的功放比起Audionet当初的845如何。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