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出一台几乎全新Lexicon MC-12............... [复制链接]

查看: 1470|回复: 6
1#
转让Lexicon MC-12 影音前级(非平衡版)
双层包装盒、说明书、电源线,机器是V5.0版本,有95新,使用正常无修摩,23000元转让,有意者来电13521491399







最后编辑maomhifi 最后编辑于 2009-01-13 12:25:51
分享 转发
TOP
2#

Lexicon MC-12聲音補述
劉漢盛

Lexicon圖

在上一期特別企畫中我只寫到Lexicon MC-12的各項功能,還沒來得及寫聲音的表現部份,篇幅就已經不夠了,所以我特別把聲音表現留待這次來寫。對於新視聽的器材評論來說,這是少有的。不過,請不要誤會我刻意炒作MC-12。一來MC-12的名氣無論在美國或網友私下的評論中已經夠響亮了,我再炒作也只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再者,MC-12的產量很少,據代理商告訴我,台灣的數量根本就是配給的,想要多拿也沒有,所以炒作也沒有什麼用,炒得再凶也是賣那麼幾部而已。最後,MC-12的售價對於絕大部份AV迷來說可說是天價,我再怎麼炒作,捨得買的人也是有限。綜合以上這幾個原因,我想您可以瞭解,我把MC-12的聲音表現放在這期才寫,真的是已經排好的篇幅不夠,並不是想刻意炒作。

音質音色優美是最大的強項

來!讓我們回到主題,到底MC-12的聲音表現有什麼魅力呢?讓我千思萬想,最後還是忍痛換機。要知道,MC-12的售價那麼貴,如果只是看AV時表現優秀,我還是不會動心的。要命的就是當我拿MC-12來當二聲道純音響前級使用時,它竟然也不折不扣的表現出高級純音響前級的氣勢與實力,我的意思是MC-12的音質音色表現非常好,其實這也是多年來我深愛Lexicon產品的原因之一。音質音色好有什麼重要性呢?假若您專注在AV音效領域上,當然不會瞭解它的重要性。如果您常聽小提琴、鋼琴或其他古典音樂,音質與音色的重要性馬上就浮現出來。
老實說,音質與音色絕對是純音響二聲道前級最重要的訴求,假若音質與音色表現不佳,那些昂貴的樂器所發出來的聲音可能比學生練習的樂器還不如。反之,假若一部前級能夠忠實的把昂貴樂器的優美音質音色再生出來,您聆樂時所得到的滿足感絕對是筆墨難以形容的。就是因為這樣,讓我不得不把MC-1換成MC-12。當然,我並沒有把MC-12捧成天下無敵的意思,在二聲道純音響領域裡,有很多非常好的前級,MC-12並不是唯一的。只不過,像MC-12這樣能夠進入高級二聲道領域的AV前級處理器肯定是鳳毛麟角。

Audio Controls掃除音域不平衡病症    圖1  圖2    圖3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地方讓我愛死MC-12了,那就是MC-12的Audio Controls功能。傳統上,純音響二聲道最忌諱高音與低音的調整,大家認為這樣會破壞聲音的純度。沒錯!假若這個簡單的等化線路沒有認真處裡的話,音樂訊號經過它之後,肯定只有劣化的份。不過,MC-12的Audio Controls是錄音室級的水準,它的調整分為Bass、Treble與Tilt三檔,Bass與Treble大家都懂,最神妙的就是Tilt,它以1kHz為中心,當您把數值「增加」(例如調成+3dB)時,1kHz以上的頻率以圖形顯示的曲線增強;同時,1kHz以下的頻率以相同的曲線與強度衰減,這就像翹翹板一般。同樣的,假若您把數值「減少」(例如調成-3dB)時,1kHz以上的頻率會衰減,同時1kHz以下的頻率會等量增加。這三種(Bass、Treble、Tilt)等化參數相互調配之下,幾乎可以調出任何您所想要的聲音平衡性。這種隨著頻率的不同而改變增強衰減強度的作法會讓您得到最圓順的等化效果,它讓您既能享受到聲音的補償效果,又不會劣化音質,這種功力不是一般前級或AV前級處理器所能夠做到的。
我可以這麼說,MC-12的Audio Controls雖然調整方式簡單,但它具有百變能力,經過調整之後,能夠讓夠種搭配的後級與喇叭發出不同的聲音變化與補償。以我在家裡搭配數種器材為例,當搭配Dynavox Opal喇叭時,Audio Controls一切歸零。搭配Zingali Home Monitor 215喇叭時,Bass歸零,Treble調為-3dB,Tilt調+3dB時最好,配Martin Logan Odessy全套喇叭時,Bass歸零,Treble歸零,Tilt調+3dB最好。用Mirage M-1這套系統時,Treble調+3dB,其他歸零。經過這樣的調整,每種喇叭都能夠發出美好的聲音,而且各自的聲音特性還能夠保持。在此我要強調,請不要小看這三種補償調整,MC-12的Audio Controls並不是用來改變音質音色用的,而是用來補償您空間與器材之間搭配所產生的缺陷。通常空間與器材搭配的缺陷不是高頻段太亮太刺耳就是中頻段不夠飽滿,或低頻段量感太少,總之就是高、中、低頻段的失衡。這些病症經過Audio Controls的醫治之後,保證藥到病除。

低頻段的質又提昇了

除了上述幾個重點之外,MC-12還有許多優點,第一個要說的就是低頻段表現。在Lexicon MC-1時代,它的低頻段無論在質與量以及衝擊性、控制力方面都已經非常好了。到了MC-12的時代,我認為最大的低頻段提昇是在「質」的部份,例如它的低頻向下延伸的能力非常強,控制力非常好,柔軟度與韌度非常適中,這一切綜合起來就成了好的質感。像我在看「決戰猩球」時,開始報幕的那一段裡面就有很好的低頻質感表現。這段配樂的低頻如果沒有足夠的向下延伸,如果沒有足夠的能量,如果沒有足夠的彈性,其質感精彩程度就會大打折扣,而且整個場面感的規模會縮小,聽起來也會有凌亂吵雜的感覺。用MC-12來聽這段配樂時,您會感覺就像在聽很棒的二聲道音響效果般,低頻段的神秘氣氛壓得您緊張得喘不過氣來,地板與沙發的微微震動會讓您因為不知道等一下會發生什麼事情而產生恐懼。等到最後人猿的眼睛張開之後,才會如釋重負,大大的吐出一口氣。或許您會認為我對MC-12低頻表現的形容太抽象太玄了,事實上我所寫的文字僅能夠把我的感受表達出十之二、三而已,更深層的低頻質感感受是無法用文字來形容的。

解析力特強

MC-12的高頻段相當的明朗開放,而且具有甜味,中頻段的量感與形體並不會特別多或膨脹,低頻段的量感也是適中。嚴格說來,MC-12在高、中、低頻段的量感分佈上是比較趨向「中庸」的,我認為這也是它的優點之一。我猜想這是因為MC-12已經具有Audio Controls的調整功能,沒有必要特別把低頻段或中頻段的量感加強,因此才刻意追求中庸的量感。此外,我還要說它的另外一個優點,那就是解析力也是第一流的,無論是高頻段、中頻段、低頻段的解析力都沒有話說。也就是因為解析力好,所以MC-12的聲音細節也特別多,不僅是環境噪音的細節、連洶湧低頻裡的許多聲音細節變化也都能夠聽到。

衝擊性再度提昇

在AV的音效裡,衝擊性永遠都是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假若一件AV器材的衝擊性表現不佳,整體聲音有如霜淇淋的模樣,那就徹底完蛋了。不過有些人家裡的衝擊性聽起來不夠好,並不完全是器材的問題,而是低頻段調整的問題。簡單的說就是低頻段的量感太多太渾了,以至於把整體速度拖慢,無法做到
電光石火的收放自如,在這種情況下衝擊性當然會大打折扣。在我家裡,我很小心控制低頻量感,好讓器材的衝擊性優點能夠表現出來。在MC-1時代,我認為衝擊性雖然已經很好,不過尚有升級空間,因為MC-1的個性「比較」柔些。到了MC-12,整體的速度感加快了,重量感也加大了,在速度與重量都增加之後,無論是中頻段的衝擊性或低頻段的衝擊性都非常強。我拿「獵殺U 571」以及「烈火悍將」(Heat)這二部片子來看時,很明顯的聽到衝擊性加強了,從頭頂上爆炸的深水炸彈瞬間衝力更驚人,潛艇內槍戰的聲勢與子彈撞擊的聲音也更有勁。而烈火悍將搶銀行之後那場街頭槍戰的槍聲更是激起空氣的強烈震波,那已經不是一般的槍聲,而是趨近現場聽鞭炮聲的強烈感覺。此外,看「決戰猩球」太空小艇闖入電磁暴以及降落撞地時的瞬間驚爆衝擊聲都更強烈。與MC-1相比,MC-12顯得更剛性,更有男性氣慨。

內聚力的強度更高

MC-12的樂器或人聲的形體非常凝聚,其內聚力的強度以及因為結實飽滿而產生的剛性強過MC-1。與MC-12相比,MC-1會顯得比較柔化些,樂器或人聲形體的輪廓邊緣不若MC-12那麼清晰明確。老實說,以MC-12在這方面的水準來看,似乎超出一般人對AV音效的需求,因為在電影音效中樂器或人聲的凝聚以及形體表現是允許被忽略的。不過,我相信Lexicon的工程師們不是想設計出一部只能滿足AV音效需求的機器而已,它還要能夠滿足最高標準的Music Video以及二聲道純音響的需求。事實上經過我的印證,的確是如此。我用MC-12看了幾張音樂DVD,發現整體的音響表現都提昇了,無論是芭芭拉史翠珊、詹姆斯泰勒或雪兒的DVD,或一些古典音樂的DVD都充分表現出MC-12的這種優點。在此我可以說:假若您只想看AV而已,對於音樂DVD以及純音樂並沒有多大興趣,買MC-12絕對是個浪費,以前的MC-1或DC-1、DC-2品質就可以滿足您了。如果您像我一樣,除了看AV之外,還經常要用MC-12來聽音樂,這麼昂貴的MC-12對您才真正具有意義。

期待更好更便宜者能夠出現

以上說了那麼多,都是我最近幾個月來使用MC-12的心得感受,這些文字上的形容我想讀者們是無法完全體會的。或許,每個人因為空間條件不同、搭配器材不同,而會對MC-12有不同的感受,不過其評價應該都是正面的。真的,我很難在MC-12身上找到聲音表現上的缺點。當然,目前找不到缺點並不意味著MC-12永遠都是頂級的,長江後浪推前浪,未來一定還會有更好的AV前級處理器出現。我倒是衷心期待能夠有更好更便宜的產品出現,這樣才能讓更多讀者親身體會到好器材的奧妙之處。
TOP
3#

高級二聲道領域的AV前級處理器
TOP
4#

HI-END前级,无论HIFI和AV都是极高水平。
TOP
5#

多声道前级的领先者,高水平,高质量的声音。
TOP
6#

继续出。
TOP
7#

货以出封贴。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